「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收入下行符合预期,聚焦赤字——2018年11月财政数据点评

特别提示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客户中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张文朗团队」收入下行符合预期,聚焦赤字——2018年11月财政数据点评

张文朗 郭永斌

要点

税收增长下滑拖累整体财政收入连续两个月负增长。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5.4%(前值-3.1%)。增值税、个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进出口相关税种下滑拖累整体税收增长,但地产相关税种逆势反弹。11月单月财政支出同比下降0.8%(前值8.2%),符合我们前期“财政后劲不足”的预判。

往前看,增收压力凸显,减税关键看赤字(广义和狭义)。经济下行拖累投资,加之PPI下滑,预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将难现快速增长;地产走弱叠加经济下行,高端消费走弱拖累消费税增长;“贸易抢跑”结束和全球经济走弱预示明年出口下滑,进出口税种增长将受到一定抑制;尽管地产政策有边际改善的趋势,但“房住不炒”政策预示地产难有大调整,地产相关税种也将大概率走弱。明年增收压力凸显,对减税政策或将形成一定掣肘,减税多少关键要看赤字力度,我们对此相对乐观。

正文

税收增长下滑拖累整体财政收入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累计财政收入进度连续两个月慢于去年同期。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5.4%(前值-3.1%),连续两个月出现下滑,且下滑幅度扩大,其中税收同比下滑8.3%(前值-5.1%),非税同比增长4.5%(前值10.8%),税收连续两个月下滑,非税连续两个月正增长,非税增长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引起。1-11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同比增长6.5%(前值7.4%),占年初预算的94.1%(去年同期为95.9%),收入进度连续两个月慢于去年同期。

增值税、个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进出口相关税种下滑拖累税收增长,但地产相关税种逆势反弹。

11月国内增值税同比下滑1.2%(前值-2.8%),连续3个月呈负增长,PPI下滑叠加工业生产放缓拖累增值税增长;消费税同比增长下滑71.3%,“双十一”消费增速放缓成为拖累消费税下滑的主要因素;个税同比增长下滑17.3%(前值7.0%),个税税率下调导致个税增长下滑;PPI下滑拖累企业利润,导致企业所得税同比下滑9.4%(前值-10.5%),连续两个月下滑。

11月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同比增长下滑6.1%(前值18.1%),关税同比增长下滑10.6%(前值3.5%),受“出口抢跑”结束和内需弱化导致的进口增速下滑,进而拖累进出口相关税种增长。

从地产相关税种来看,11月契税同比增长14.3%(前值19.1%),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土地增值税同比分别增长20.3%(前值25.7%)、38.3%(前值-4.8%)和11.8%(前值5.3%),地产相关税种逆势反弹,其中交易类税种增速有所下滑,主要受商品房销售下滑拖累,但投资类税收逆势反弹,或间接反映出地产投资仍将维持高位。

11月单月财政支出同比增长下降0.8%(前值8.2%),符合我们前期“财政后劲不足”的预判。目前财政支出主要聚焦在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科学技术等基建和科技类支出,其余支出均有所下滑,主要受收入下滑和今年赤字规模萎缩影响所致。1-11月累计赤字规模1.94万亿,占年初预算赤字的91.4%(去年同期为92.3%),整体稍慢于去年同期,但受收入下滑影响,预计12月份支出难有大起色。

土地财政弱化。1-11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6.1%(前值28.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增长28.9%(前值32.1%),土地财政继续弱化。

整体来看,增收压力凸显,减税关键看赤字(狭义和广义)。经济下行拖累投资,加之PPI下滑,明年利润增长将会继续下探,预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将难现快速增长;地产走弱叠加经济下行,高端消费或继续走弱拖累消费税增长;另外,尽管“贸易摩擦”或将有所缓和,但前期的“贸易抢跑”结束和全球经济走弱预示明年出口将下滑,进出口税种增长将受到一定影响;尽管当前地产政策有边际改善的趋势,但“房住不炒”的政策预示地产难有大调整,地产相关税种也将大概率走弱。整体来看,明年增收压力凸显,减税多少关键要看明年的赤字力度(狭义与广义)。

本订阅号由光大证券研究所宏观研究团队编写,所刊载的信息均基于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在新媒体形势下研究信息、研究观点的及时沟通交流,其中的资料、意见、预测等,均反映相关研究报告初次发布当日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义务,任何情况下任何完整的研究观点,均应以光大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光大证券客户中非专业投资者客户,不论通过何种渠道阅读到本订阅号的内容,请自行评估相关内容适当性,并咨询专业投资顾问,对相关信息可能的风险进行充分的了解,若因不当使用本订阅号中任何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需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非光大证券客户,请勿订阅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光大宏观组团队介绍

张文朗 首席宏观分析师 13811233375

黄文静 宏观经济和市场研究 18611288099

郭永斌 财政与固收收益 15120034181

周子彭 宏观经济和资产配置 13699222628

刘政宁 海外经济与金融市场 13761178275

邓巧锋 债券市场和货币市场 13810828167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