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雲岡石窟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2018年9月14日攝於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年(約公元460年),一位法號曇曜的高僧來到京城,即今天的大同市。走在大街上,突然被文成帝的座駕銜住了袈裟。於是眾人稱奇,言馬識善人。文成帝於是召見,並拜為師。曇曜請示文成帝並領銜督辦,選擇城西鍾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曇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雲岡的名稱是從明朝嘉靖年間開始有的。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雲岡石窟的開鑿歷時60多年。早期的曇曜五窟,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吸收並融合了古印度文化特徵,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北魏遷都洛陽以前的孝文時期,是北魏最穩定、最興盛的時期。此時期,雲岡石窟集中了全國的優秀人才,以其國力為保證,雕鑿出更為繁華精美的大窟大像,同時也掀起了佛教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過程。這說明發展是創新的基礎。文化的創新往往建立在經濟的繁榮基礎上。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特別是雲岡晚期石窟的窟室佈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郁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既是佛教的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國文化永續發展的共性特徵。

和光同塵,隨緣教化——雞背秋攝圖說(7)石窟藝術中國化的發端

文並攝影:武漢一望無際。

阿彌陀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