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神劇《起跑線》:上層拼資源,下層靠政策,中產階級不擇手段?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為了讓孩子進名校,父母什麼都願意做。

印度電影《起跑線》今天在國內上線,時間上可謂恰逢其時。這句寫在海報上的“副標題”,也是一枚宜於中國家長咀嚼的“青橄欖”,百般滋味在其中。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海報上的副標題可謂是中產父母的心聲。

自3月底到5月中正是中國孩子的升學擇校節點,無論是勝券在握的,還是忐忑無著落的,家長們都可以在《起跑線》這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執念與辛酸。

當孩子最終進入名校,家長早已面目全非。與以往很多喜劇片不同,《起跑線》呈現主題的方式不是誇張,而是太寫實。

就在上個月,我在朋友圈看到一則令人絕倒的真人段子,一個創業開公司的牛媽,在為女兒報私立國際學校的時候,針對三所熱門學校的偏好,分別將自己的職業填成:<strong>公司創始人,公司兼職,和全職媽媽。

為什麼要這樣?但凡稍微熟悉國際學校的家長看到這個段子都會笑而不語,有的學校喜歡家長自帶社會資源,但有的學校希望家長隨叫隨到。這些都不是什麼錦上添花式的附加要求,而是家長面試時硬槓槓的加/減分項。

但經過這一輪之後,家長你到底是誰?

中產階級家庭的擇校變形記

電影《起跑線》講述了一個讓我們心有慼慼的故事。印度中產階級夫妻拉吉和米塔,為了把獨生女皮雅送進德里最好的私立學校,經歷了一系列魔幻現實主義般的遭遇。

在階級等級遠比中國固化的印度,做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拉吉一家,不差錢,但社會地位一般,這是他們進名校的痛點,但對於媽媽米塔來說,從幼兒園開始就一定要進名校,不僅關乎教育本身,同樣是他們完成階級躍遷的機會。

這種對孩子教育的“寄託”,中國家長是不是看著眼熟?

爭搶最好的教育資源,上流社會靠圈層優勢,下層人民靠政策傾斜,中產階級上下不及,只能拿出自己最可靠的法寶:拼了。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拼娃

因為申請名校差不多是米塔一時之間定下來的決策,所以當她坐在“幼兒園升學指導顧問”的辦公室裡時,才知道自己“入場”得有多遲。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在這位金牌顧問開出的早培班中,拉吉和米塔夫婦看到能專業講解恐龍知識的女孩、用四國語言打招呼的男孩……對於處於擇校升學環節的家長來說,從來沒有哪種暴擊比“別人家的孩子”來得更猛烈。

去年有篇帖子,將一個詞捧得熱出天際,那就是“<strong>劇場效應

”。所有尚未加入競爭遊戲的家長都恨這個詞,然而但凡一隻腳跨進去,就很難再有轉身爬出來的家長。

要不然能怎麼辦?

拉吉的態度就是所有中產家長的縮影。剛在辦公室坐下時,他說,我們皮雅很聰明,不需要再學額外的課程。

在與顧問聊完之後,拉吉說,我們聽你的。所有班,我們都報了。

拼爹

很多年以前我們說中產家庭進名校只有兩條路,一條是拼娃,一條是拼爹。這幾年看,道路好像簡化了一點,因為爹、媽和娃,要一起拼了。

拉吉一家,輸就輸在了拼爹這件事上。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學區房可以砸錢買,高端派對可以尬進去參加,但家庭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一種很難假裝的東西

說英語還是說母語是一層鄙視鏈,欣賞古典音樂還是在派對上跳舞是第二層鄙視鏈,這些都能假裝,但如果對職業本身就有Judge,那麼,就真沒得玩了。

你可以覺得顧問和學校狹隘、充滿偏見,然而很多時候,套用米塔“英語即階級”的金句,在頂尖資源層面,教育也早就已經是“階級”了。

無論是“三萬塊撐不起一個暑假”的感慨,還是“海歸高管競選家委會”的鬧劇,向來“執念”導演出的荒誕劇,在我們的朋友圈也並不少見。

拼“不擇手段”

拼娃、拼爹都行不通了,只有不擇手段了。拉吉最終豁出去自己的底線,偽造財產證明,鑽教育公平政策的空子,假裝窮人申請頂尖學校的入學配額。

這是《起跑線》中最魔幻的情節。為了應付審查,拉吉一家從富人的高檔社區又搬去貧民窟,學習“貧窮的藝術”,最終幫女兒拿到錄取通知書。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魔幻嗎?魔幻的;誇張嗎?倒未必。走到一種緊要關頭,為人父母者似乎並不吝於踩入一條灰色的小路。只不過差別在於,電影用一種反思狀態告訴觀眾,這件事是偷竊,是欺騙,但更多時候,在一條從教育到幫孩子走向“人生巔峰”的路上,家長以一種無知無覺的狀態,隨波逐流。

我所聽說過來自現實生活的一個魔幻故事,是一個家長為兒子準備爬藤,在課外活動上所開的腦洞。

為了準備一個亮眼的、出奇制勝的履歷,他動用所有資源為孩子生造了一個小眾的世界比賽,找齊了一個團隊來陪“太子”闖關,最後終於拿到了世界冠軍的認證。

也是歎為觀止了。

教育的異化,在於承受太多

如果教育只是為了跨越一道階級之門,那麼目的導向的路徑的確可以五花八門。但教育的根本意義,還在於,你希望孩子最終成為什麼樣的人,過怎樣的生活。

這是《起跑線》在鬧劇之後,通過拉吉的眼睛,拋給觀眾的問題。拉吉一家既走不進上流社會的“高雅”,也吃不了底層人民的苦,卻通過這個“三界遊走”的經歷,看到生活更廣闊的“面相”。

印度神剧《起跑线》:上层拼资源,下层靠政策,中产阶级不择手段?

在貧民窟,拉吉和米塔受到鄰人希亞姆的幫助,也看著一直生活在真空泡泡裡的女兒皮雅找到了友情,懂得分享即關愛,“在沒有小飾物、電視機等小玩意的情況下保持開心”,找到更純粹的真我。

而這些本該是精英教育靈魂的理念,在異化的名校遊戲中,在階級固化的貴族學校裡,已經不可能真正教給孩子了。

在電影的最後,拉吉和米塔幫皮雅辦了退學,轉回了公立學校。這也是一心追求階級躍遷的米塔與自己的和解。

從“我不想孩子接受和我們當年一樣的教育”,到對拉吉表白“我希望皮雅以後成為像你一樣的人”——在此之前,拉吉不會說英語、不夠高雅這件事一直是米塔的心病,但知錯而改,以一己之力撕開貴族學校虛偽和偏狹的行為,讓她終於明白,讀不了名校並不是什麼損失,不敢活出自己的勇氣,才是真正的損失。

而<strong>我們在追求名校的路上,因為一個目標落空而來的世界末日感,都來源於家長內心深處的輸不起與沒勇氣。

教育會因為階級分層,在一個社會中,這是不可逆轉的單向道,但教育仍有高於階級追求的本質,是面對自己生活的能力,真正的起跑線在這裡。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作者吳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