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昆明流行風|「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strong>-當年昆明流行風-

選自 <strong>餘斌

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

本文共計 <strong>2053 字 | 預計閱讀時間<strong>7分鐘

20世紀40年代的昆明,在背街上,如有格外時髦的女郎走過,就會有若干小男孩遠遠地跟在後面喊:“摩——登!上街找先——生!”

“摩登”在這裡是名詞,指穿著入時的青年女子。碰到小男孩的這種街頭騷擾,如果是初出茅廬的小姐,不免有些尷尬,於是加快腳步,或扭頭啐上一口唾沫做憤憤然兼不屑狀了事;如果是成熟的女人,見多了無所謂,神態自若,甚或轉身朝孩子們笑笑,丟下一句:“你們曉得哪樣。”揚長而去,孩子們反倒灰溜溜地討個沒趣。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據我留下的印象,這種被叫作“摩登”的女子,一般並不特指女學生,包括聯大的女生。女學生有女學生的氣質,不管穿什麼都顯得大方、自然,並不特別引人注目。幾位當年的聯大學生寫的回憶也印證了我的童年印象。其中一位說當年聯大女生的服飾“沒有一定的標準”:

就色彩來說,穿素色的旗袍當然可以,穿花旗袍也不會受到別人的非議;就質料來說,絲的、毛的、麻的衣服均無不可。就服式來說,中式、西式,甚至於你願穿什麼樣式,你就可自去做一套來穿上,以至於有幾位女同學穿起男裝,雄姿英發地在校內外參加各種活動,也沒有人認為荒誕不經。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西南聯大關於制服的公告

這篇文章寫於1945年5月聯大尚未結束之時,可信、可靠。另一位的文章是在臺灣寫的,時間是1981年,說聯大女生 :“衣著都很樸素,因天氣四季如春,多是一兩件旗袍,外罩一毛線衫,穿大衣者絕少,但都雅而不俗,真是衣著不在美,有氣質則靈。”

外州縣的情形似乎與昆明有些不同。抗戰時期中山大學一度遷到雲南澄江縣,十多年前我在《人民日報》上讀到一篇回憶中大師生在澄江生活的文章,裡面說澄江的小男孩沒見過女人穿裙子,在街上碰著穿裙子的中大女生就叫:“中大生,講摩登,不穿褲,講衛生。” 據文章的作者說,有時在公園裡,有的小男孩還趴在地上抬頭往人家裙子裡看呢。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當時讀了覺得好笑,半信半疑。往裙子裡看,怕不至於吧。直到後來見到錢穆教授等的文章,才信了。

錢穆說的是1938年西南聯大文法學院在蒙自,女生的衣著打扮對蒙自女學生的影響。

學校附近有一湖,四圍有行人道,又有一茶亭,升出湖中。師生皆環湖閒遊。遠望女學生一隊隊,孰為聯大學生,孰為蒙自學生,衣裝迥異,一望可辨。但不久環湖盡是聯大學生,更不見蒙自學生。蓋衣裝盡成一色矣。聯大女生自北平來,本皆穿襪。但過香港,乃盡露雙腿。蒙自女生亦效之。短裙露腿,赤足納雙履中,風氣之變,其速又如此。

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師生由湖南來雲南,八百多人走海路,經香港、海防(越南)乘火車入滇。兩百多人組成的步行團,經湘西、貴州到昆明(文法學院的再從昆明乘火車去蒙自)。女生全部走海路,在香港停留時間並不長,卻很快受香港風氣之影響。聯大師生在蒙自才幾個月,剛到不久,蒙自女生即受聯大女生之影響。看來時尚之流行,從前也並不慢,即便是蒙自這樣的小縣城。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周定一先生(當時是中文系學生,後為中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持《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輯部工作多年)觀察更細,他注意到女人旗袍袖子的長短,說蒙自“婦女的旗袍袖子長到腕部,而聯大女同學們的旗袍袖子已短到肩部,幾乎沒有袖子了。不久,當地婦女的衣袖受到影響,越改越短,以致胳臂上顯出幾節深淺分明的膚色”。

錢穆注意到女生不穿襪子(在北平原本是穿的),周定一留意到女生的袖子短到肩部,這兩樣都對蒙自女子發生影響。

周更絕,蒙自女性因趕時髦而在胳臂上留下的“歷史印記”都未漏掉,文人的眼睛到底不同。

浦薛鳳教授(政治學系)的回憶更具體,夾敘夾議。

“蒙自閉塞,自無問題,聯大遷來多少有些少見多怪,尤以聯大女生,最惹地方人士之注意與評論”。“衣服與化裝,自比本地人講究。何況女生路過香港,免不得略受薰陶,故予到蒙自後,覺女生裝束脩飾,顯較在長沙時講究。然惹人想入非非,亦緣於此。”

接著補充了“一樁笑話”,說蒙自每逢三六之日西門外有市集(即趕街),附近的少數民族來的很多。“女生某次前往,一苗婦見其赤足不穿襪子,竟驟掀其旗袍曰:‘我要看看你著褲子沒有。’”

看來,中山大學女生在澄江的趣聞還是可信的。

浦薛鳳還說及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女生之不同,謂“南開北大者均較清華女生注意修飾”,然後舉了兩個南開女生為例,其中一個是南開外文系的:“有王慧敏者,好裝束整容,師生群稱為交際花,顧盼善笑,惹人注意。”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王小姐是當年的“另類”,不能代表一般女生。而且學外文專業的女生歷來就有些與眾不同。今天的重慶有三所大學各有特色,一所是重大(重慶大學,老名牌);一所是西師(西南師大,校園美,今西南大學);一所是川外(四川外語學院)。

前些年聽說重慶有新民諺雲:“重大的牌子,西師的園子,川外的妹子。”這麼一句就說川外的女生新潮、時髦,走到哪裡都是搶眼的人物。看來這也是一種文化傳承。

回過來還說聯大。文法學院在蒙自時蔣夢麟(北大校長、聯大常委)由昆明去蒙自看望文法學院師生,在歡迎會上講了話。

“蔣校長在會上還勸同學們,漂亮衣服在蒙自穿太可惜了,最好留去昆明穿。他這話的意思無非是要大家入鄉隨俗,衣著不要太顯眼,不過說得比較含蓄委婉。”

不過這批原三校學生在昆明少則一年,多則三年也就畢業。以後在昆明新招的學生已無所謂北大、清華、南開之別,加之抗戰後期生活的日益艱難,不樸素也得樸素了。

當然,比較時髦的女生總還是有的,例如聯大校花高訓詮和被許淵衝先生譽為“名副其實的美人” 金麗珠(均外文系女生),她們先後於1941年、1942年結婚,都很洋派,都是先在金碧路錫安聖堂舉行婚禮,然後去巡津街商務酒店(當時昆明的頂級外資酒店)舉行婚宴。這等排場,當然是極其個別的了。

<strong>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strong>購買二維碼

長按掃碼瞭解購買詳情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本文主體內容摘自

<strong>《西南聯大·昆明天上永遠的雲》餘斌 著

文中圖片來自本書及網絡

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当年昆明流行风|「西南联大·昆明天上永远的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