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統率陷陣營,人狠話不多(三國名將)

歷史中關於陷陣營的描述筆墨不多,但精悍戰力世人皆知。這支部隊的統帥,筆墨同樣不多,三國志中也沒有單獨立傳。但他所統帥的陷陣營創造的戰績可以用耀眼奪目來形容。這就是被歷史淡忘的高順。按照現代語言來形容,<strong>高順就屬於人狠話不多的典型代表

。先看戰績再說話。

高順統率陷陣營,人狠話不多(三國名將)

高順,近乎完美的悍將

公元198年,呂布佔據下邳,派遣高順領兵攻擊沛城劉備。劉備向曹操求援,曹操派遣夏侯惇領兵救援。高順打敗夏侯援軍後,立刻又打敗劉備。這段描述很簡單,但信息量巨大。劉關張三人,軍士中還包括一部分善戰的丹陽兵;夏侯惇所率之軍,雖沒有虎豹騎的記載,但其地位特殊,手下自然也是曹軍精兵。<strong>高順採用的是典型的圍點打援策略,關張夏侯三大將皆敗。可以說明高順對兵法的研究也是很透,策略得當,戰術有效,<strong>是個有智謀的大將。再看對陷陣營的描述:“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這是一支數量不多的隊伍,而且從未打過敗仗。兵士的裝備精良,維護保養也到位。這個直接就說明部隊訓練有素,紀律嚴明,更是<strong>代表高順的治軍能力非常優秀。可以說高順是一個<strong>有勇有謀,治軍有方,善於打仗的優秀軍事將領,在部隊裡有很高的威望,才會有戰必勝、攻必克的業績!真正的狠人一個!這也側面證明三國演義強化武將單挑的不合理,且權當小說看看就可以了。人狠已經證明,話不多何來?

高順統率陷陣營,人狠話不多(三國名將)

人狠話不多,有勇也有謀

<strong>對於高順說話的記載的只有4句。一是郝萌(這個名字萌萌達)叛變,呂布帶著老婆狼狽逃到高順的都督府,高順只問一句:<strong>“叛軍何方口音?”得到河內口音的答覆後,只說了<strong>“此乃郝萌也。”就立刻帶兵趕到下邳,斬殺亂軍,平定了叛亂!這是何等乾脆利落,沒有一句廢話,個人與手下都很狠!這也證明高順是個遇事冷靜,頭腦清晰的主,有點完美的意思了!後面兩句話有點多:”<strong>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strong>將軍躬殺董卓,威震夷狄,端坐顧盼,遠近自然畏服,不宜輕自出軍;如或不捷,損名非小。”前一句意思是勸諫“呂布不能善用人才,做事不過腦子,失誤太多”高順真是個<strong>明事理的直腸子,這等勸諫,也是開口就說,不考慮個人得失,離完美又近一步。後一句的意思是:“主公自斬殺董卓,威名遠揚,此時應該穩定根據地再根據形勢謀劃行動,不要輕率的自己帶兵行動,萬一敗了,對名望的損失很大。”從中有沒有感覺高順的政治眼光有點謀士的模樣!<strong>更近完美!

高順統率陷陣營,人狠話不多(三國名將)

為人清白,坦蕩徹底

<strong>還有兩段記載,看完便知高順的可愛!一是高順為人清白,不喝酒,也不接受饋贈,坦蕩蕩君子一個。二是呂布多疑,剝奪高順兵權。而高順當沒事一樣,表現如初,毫不介意,連一句怨言都沒有說過。<strong>這等心態,常人有幾個能做到。好了,再看最後一段:呂布手下叛變,將高順綁至曹操面前。曹操問他願降否?這位大爺愣是筆直站立昂首不語,平淡的出奇!試想一下,曹操與劉備端坐一起,勝利者的姿態顯露無疑,當著全軍將士,<strong>給你高順一個大大的臺階,這位爺好似沒聽見一般,不語不視,

從容就義!這個場面,想必曹操很是尷尬,對比呂布求饒,陳宮接話,那高順的表現就是<strong>快點殺,別廢話!這樣的高順倒也是爽快到極致!

高順統率陷陣營,人狠話不多(三國名將)

從出場到落幕,沒有一句廢話

高順,一個被歷史忽略的三國戰將,從出場到落幕,沒有一句廢話。來也洶,去也雄!正可謂<strong>人狠話不多,近乎完美!您覺得呢!本文原創,禁止搬運!資料來源史籍非三國演義,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或署名!謝謝閱讀,下回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