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清代著名教育家張彥士字龍弼不字龍 我訂正了百度詞條

近日,點校清代康熙《黃縣誌》(今煙臺龍口市存最早縣誌),遇到康熙黃縣訓導張彥士一條。遂百度求證,不曾想百度詞條中竟然存在明顯錯誤。

據張彥士曾參與編修的康熙《黃縣誌》記載:

張彥士,定陶人,貢生。甲午(清順治十一年,1654年)擬《元有闈墨》行世。工詩賦,善古文,尤長於等韻、字學,(康熙)十一年訓黃。敏課驚多,士靡不佩服。

在康熙《黃縣誌》卷一下有編校人員備註:陶丘 龍弼 張彥士 校。據其行文格式,陶丘即張彥士籍貫,當為今菏澤市定陶縣。龍弼即張彥士之字。

又載有:康熙黃縣知縣李蕃所作與張彥士唱和之作《<strong>同張子龍弼遊石泉次韻》。

由此可知,張彥士字龍弼,而非百度百科詞條此前據荷澤市情網所錄“字龍”。張彥士是康熙《黃縣誌》的編撰者之一,又與李蕃等人同時,古代平輩之間常稱“字”以示尊重,所以在這本書中不可能將其“字”搞錯。同樣,今四川通江縣李蕃後人所編《雪鴻堂文集(校注)》一書也錄有《同張子龍弼遊石泉次韻》一詩。

古人之名與字,往往是相對或相近的意思。相對者,如韓愈,字退之。相近者,如杜甫,字子美。張彥士之名與字,即取相近義。彥士,意思是有才學的人。弼士,即足以輔佐君主的賢士。龍在古代是皇帝的代稱,龍弼即取弼士之義,指可以輔佐君王的賢士。這與彥士的意思基本一致。

不僅如此,張彥士出任黃縣訓導的時間也是錯誤的。據康熙《黃縣誌》載其“康熙十一年訓黃”,又有其作《贈烈婦林氏》一詩為證,其詩開頭說:“皇帝十一載,二月初八日。我來訓黃城,下車聞勁質。”此詩明確無誤的告訴我們,他出任黃縣訓導的時間為清康熙十一年(1672)二月初八。因此,菏澤市情網所錄必有誤。(見下圖)

菏澤清代著名教育家張彥士字龍弼不字龍 我訂正了百度詞條

荷澤市情網相關截圖

此條,最後一句也應該是筆誤。《張徵仕傳》應該是《張彥士傳》,“錄如”應為“錄入”。

根據我的修改,百度百科已經更正了張彥士之字,其出任黃縣訓導時間及最後一句也應該修改,容後提交。菏澤清代著名教育家張彥士字龍弼不字龍 我訂正了百度詞條

我們常說“萬事不懂問度娘”,其實百度也是由無數人一點點錄入的,其間難免有錯。“盡信書不如無書”,一切工具都要有選擇的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