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調查報告:銀行業實施營改增尚未做好充分準備

和訊銀行消息 近日,中國銀行業協會、普華永道聯合發佈《中國銀行家調查報告(2015)》。《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8月末,超過八成的銀行家表示尚未做好實施“營改增”的充分準備。

根據調研,“營改增”準備工作的一般流程可分為四個階段:梳理業務、制度設計、系統改造和測試實施。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5年8月末,超六成銀行的準備工作尚處於梳理業務階段,進入測試實施階段的銀行佔比僅為3.2%。這反映出中國銀行業實施“營改增”的準備工作尚不充分。金融業“營改增”的延期,應該說是為中國銀行業提供了更為充足的準備時間。

《報告》顯示,銀行家認為銀行業實施“營改增”困難較多。銀行系統複雜(83.1%)、產品眾多(78%)、發票管理複雜繁瑣(67.7%)是最主要的三個方面。由於“營改增”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比如會計師事務所等)協助開展各項準備工作是業內的普遍做法。銀行家表示他們希望從這些機構獲取全方位的支持,其中,財務核算系統的設計和重新構建(84.1%)、業務流程的設計和重新構建(79.3%)和“營改增”相關制度政策(75.7%)是最主要的三個方面。

《報告》還顯示,銀行家認為實施“營改增”對中國銀行業影響中最大的三個方面是:實際稅負(66%)、發票管理(55.4%)和財務系統及財務制度(50.7%)。43.9%的銀行家認為“營改增”實施後銀行的實際稅負將會上升,只有15.6%的銀行家認為實際稅負會下降。62.2%的銀行家認為影響增值稅實際稅負最主要的因素是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對於銀行業實施“營改增”後應採任種計稅方式,52.9%的銀行家認為不應該“一刀切”,部分採取簡易計稅辦法,部分採取一般計稅辦法。計稅方式與銀行業務的複雜性有關,應該區別對待。此外,47.1%的銀行家認為實施“營改增”後,發票管理工作量和難度都會加大,且法律風險提高,把開票職能放置在分行層面是一種較為合理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