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銀行股權價值縮水?!阿里拍賣史上最大銀行股權流拍

中小银行股权价值缩水?!阿里拍卖史上最大银行股权流拍

中小银行股权价值缩水?!阿里拍卖史上最大银行股权流拍

導讀

非上市銀行股權沒有活躍交易市場,只能通過拍賣等方式進行轉讓。受讓方需符合監管要求的股東條件,並非誰都可以做銀行股東。業界人士認為,銀行股權流拍或打折出售,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銀行未來發展看不清楚,對不良資產的真實狀況看不清楚。於是,粗暴地先打個很大的折扣,留足風險敞口,提前計提可能的損失。另有觀點認為,拍賣結果不理想,一是有評估值不實的可能,二是有資本市場估值水平較低的因素。上市銀行市淨率普遍低於1倍,主要是銀行經營盈利能力下降,潛在不良增加,尤其是中小銀行的經營風險加大,股權價值縮水。

近日,在阿里拍賣司法官網上掛牌的海航旅遊集團持有的長安銀行5.92%股權拍賣已結束,但無人參與競拍。這筆阿里拍賣史上最大銀行股權首次拍賣以流拍宣告結束。

記者注意到,銀行股權流拍的情況並不鮮見。

阿里拍賣司法官網顯示,2017年9月,江西興和置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九江銀行5865萬股股權第一次拍賣定價為每股8.58元,起拍價為5.03億元,最終卻以流拍結束。時隔兩個月,2017年11月,九江銀行股權進行第二次拍賣,雖然第二次拍賣成功,但該筆拍賣是以4.03億元的價格起拍,最終以競拍價4.57億元成交,較標的評估價格折價近10%。

很多銀行股權第一次拍賣流拍後,都選擇折價拍賣的方式進行後續拍賣。

例如,巴東長江港口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巴東農商行10%的股權曾被拍賣過兩次,而兩次拍賣均以流拍結束。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在阿里拍賣司法官網上對該標的第三次掛牌,最後一次掛牌變賣價為1604萬元,僅為評估價2864萬元的56%。但此次折價變賣仍然以失敗告終。

除了“打折”能提高銀行股權拍賣成功率以外,銀行股權拍賣還可以採取“零售”的方式。不少銀行股權拍賣失敗後,選擇將標的拆分為多份掛牌拍賣。

阿里拍賣司法官網顯示,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8年5月曾將溫州如新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溫州銀行股權拆成10份分別掛拍,每份293.54萬股,當時起拍價為891.77萬元。不過從拍賣結果來看並不理想,10筆拍賣均以流拍告終。而後浙江省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根據申請執行人請求,將標的拆分成100份分別掛拍,每份29.35萬股。從拍賣結果來看,被拆分成100份的標的均拍賣成功,最高拍賣競拍價為117萬元,較起拍價高出27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拆分成100份後拍賣結果均成交,但最高競拍價117萬元較評估價依舊折價8%。

近期多家銀行股權出現流拍和打折“甩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結果不理想?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告訴記者,銀行股權流拍或打折出售,主要還是投資者對於銀行的未來發展看不清楚,對於不良資產的真實狀況看不清楚。於是,就粗暴地先打個很大的折扣,留足風險敞口,提前計提可能的損失。

黑龍江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資金運營中心主任張銘富指出,非上市銀行股權沒有活躍交易市場,只能通過拍賣等方式進行轉讓。受讓方需符合監管要求的股東條件,也就是並不是誰都可以做銀行的股東。

他認為,拍賣結果不理想,一是有評估值不實的可能,二是有資本市場估值水平較低的因素。上市銀行的市淨率普遍低於1倍,主要是銀行經營

盈利能力下降,潛在不良增加,尤其是中小銀行的經營風險加大,股權價值縮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