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strong>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如今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属于“隐退”状态,只有在过年过节,或者有喜事丧事的时候,才会出现当个背景;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明清时候,可谓是“横行”天下。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对联的基本规则简单,形式灵活多变,内容不限,也就能够容纳人们的各种情感,也能适应各种情境,因此诞生了很多经典对联。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是一个很受百姓爱戴的知府,和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抱得美人归。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话说在明朝时候,漳州有个知府,平时很关心民生,常常主动下乡,近距离观察百姓的生活,有什么问题、隐患都能及时解决,因此很受老百姓的爱戴。因此,虽然没有遇上什么大机遇,能让他跳跃式升官,倒也是在一步一步向上升迁的。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他有过一任妻子,只是因为身体不好,早两年就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儿子。他本来是想等做了京城的官,再去考虑续弦的问题,不过一次偶然的相遇,改变了他这个想法。那一次他去一个姓林的县令家里谈了一下未来的发展道路,因为是临时起意,所以林县令的家人们都还没来得及避嫌。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于是他见到了林家的掌上明珠,虽然只是惊鸿一瞥,却已经深深印在他心里。当场,他就有了娶妻的想法,又怕人说闲话,只好作罢。回到府上,他立刻让人去找来全城最好的媒人,派她去林县令的家里提亲。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上头看中了他的女儿,他能不答应吗?林县令欲哭无泪。但是林家大小姐可是他的掌上明珠,从小捧在手里怕摔了的主,天生丽质不说,还饱读诗书,而且很有主见,未必会统一嫁给一个知府当继室。不过这个知府还是很实诚的,家里有个儿子的事情也没有隐瞒,算是一个加分项吧。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林县令和妻子一起,把知府上门提亲的事情说了,少女知道自己父亲的为难,也没有说不,只是提了两个条件:一个是要明媒正娶,她要风光出嫁;一个是知府要能对得上她出的对联,否则婚礼不算。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林县令让媒人传达了少女的意思,知府听了一笑,他正儿八经地考了功名,得了官职,还会对不出一个少女的上联?他就当做林家答应了这门亲事,着手准备婚礼,聘礼、花轿一样不少;再托人选了一个吉时,就等着抱得美人归了。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婚礼十分顺利,他的名声很好,有很多人来捧场,当然也没有不长眼的在人家大喜的日子来找事。不过想到在新房里等待的美娇娘,他心里一阵猫挠似的。酒席一结束,拒绝了众人“闹洞房”的提议,他就急冲冲地往新房赶,结果被丫鬟拦在了门口。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还有这一茬呢?知府叹口气,让丫鬟出上联。丫鬟拿出自己小姐写的上联,给知府看。就见那纸上写道:<strong>“牵牛喝水嘴对嘴。”

那字迹清秀,算不上大家,倒也颇有韵味;而上联写牛喝水时,牛和倒影的嘴部就连在一起。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这个上联其实可以有很多种对法,既然是牵牛,可以自然物一对,比如“趁风吹笛声连声”。但是这样就不太应景,也算不上好对联。不知道里面的新娘合格的标准在哪里,他有点焦心。幻想着未来妻子的身姿,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下联,就大声说了出来:<strong>“携妻共枕心连心。”

少女出上联:“牵牛喝水嘴对嘴”,知府巧对下联,赢得少女芳心

这个下联其实并不算太工整,但是知府对少女的心意却借此表达出来。我们知道在那个时候,女子的地位不高,能过遇上一个真心相待的丈夫,也是件幸福的事了。所以少女听了知府的下联之后,芳心暗许,往后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和和美美,令人羡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