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strong>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如今對聯在我們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時間屬於“隱退”狀態,只有在過年過節,或者有喜事喪事的時候,才會出現當個背景;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明清時候,可謂是“橫行”天下。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對聯的基本規則簡單,形式靈活多變,內容不限,也就能夠容納人們的各種情感,也能適應各種情境,因此誕生了很多經典對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是一個很受百姓愛戴的知府,和一個才貌雙全的少女。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話說在明朝時候,漳州有個知府,平時很關心民生,常常主動下鄉,近距離觀察百姓的生活,有什麼問題、隱患都能及時解決,因此很受老百姓的愛戴。因此,雖然沒有遇上什麼大機遇,能讓他跳躍式升官,倒也是在一步一步向上升遷的。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他有過一任妻子,只是因為身體不好,早兩年就去世了,留下了一個兒子。他本來是想等做了京城的官,再去考慮續絃的問題,不過一次偶然的相遇,改變了他這個想法。那一次他去一個姓林的縣令家裡談了一下未來的發展道路,因為是臨時起意,所以林縣令的家人們都還沒來得及避嫌。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於是他見到了林家的掌上明珠,雖然只是驚鴻一瞥,卻已經深深印在他心裡。當場,他就有了娶妻的想法,又怕人說閒話,只好作罷。回到府上,他立刻讓人去找來全城最好的媒人,派她去林縣令的家裡提親。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上頭看中了他的女兒,他能不答應嗎?林縣令欲哭無淚。但是林家大小姐可是他的掌上明珠,從小捧在手裡怕摔了的主,天生麗質不說,還飽讀詩書,而且很有主見,未必會統一嫁給一個知府當繼室。不過這個知府還是很實誠的,家裡有個兒子的事情也沒有隱瞞,算是一個加分項吧。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林縣令和妻子一起,把知府上門提親的事情說了,少女知道自己父親的為難,也沒有說不,只是提了兩個條件:一個是要明媒正娶,她要風光出嫁;一個是知府要能對得上她出的對聯,否則婚禮不算。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林縣令讓媒人傳達了少女的意思,知府聽了一笑,他正兒八經地考了功名,得了官職,還會對不出一個少女的上聯?他就當做林家答應了這門親事,著手準備婚禮,聘禮、花轎一樣不少;再託人選了一個吉時,就等著抱得美人歸了。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婚禮十分順利,他的名聲很好,有很多人來捧場,當然也沒有不長眼的在人家大喜的日子來找事。不過想到在新房裡等待的美嬌娘,他心裡一陣貓撓似的。酒席一結束,拒絕了眾人“鬧洞房”的提議,他就急衝衝地往新房趕,結果被丫鬟攔在了門口。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還有這一茬呢?知府嘆口氣,讓丫鬟出上聯。丫鬟拿出自己小姐寫的上聯,給知府看。就見那紙上寫道:<strong>“牽牛喝水嘴對嘴。”

那字跡清秀,算不上大家,倒也頗有韻味;而上聯寫牛喝水時,牛和倒影的嘴部就連在一起。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這個上聯其實可以有很多種對法,既然是牽牛,可以自然物一對,比如“趁風吹笛聲連聲”。但是這樣就不太應景,也算不上好對聯。不知道里面的新娘合格的標準在哪裡,他有點焦心。幻想著未來妻子的身姿,他忽然想到了一個下聯,就大聲說了出來:<strong>“攜妻共枕心連心。”

少女出上聯:“牽牛喝水嘴對嘴”,知府巧對下聯,贏得少女芳心

這個下聯其實並不算太工整,但是知府對少女的心意卻藉此表達出來。我們知道在那個時候,女子的地位不高,能過遇上一個真心相待的丈夫,也是件幸福的事了。所以少女聽了知府的下聯之後,芳心暗許,往後夫妻二人的生活也是和和美美,令人羨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