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针之谜


在物质基础发达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甚至有人觉得吃不下饭、太瘦就要去医院打营养针。然而营养针并没有这么神奇,也不是随意可以打,让我们一起揭开营养针之谜。

营养针之谜

营养针是指营养物质(即营养素)以静脉输液的方式提供给人体,其医学术语叫肠外营养(PN),是指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能提供每日所需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维持机体代谢及器官功能。

<strong>营养针有哪些成分,功能是什么?其组成成分共有七大类,包括水、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

<strong>水:

水占人体体重的50%~70%,成人每日需水量为30~40ml/kg,例:50kg的成年人,每日需水量2000ml。

<strong>电解质:

包括:钠、钾、钙、镁、磷及氯等,电解质和水是构成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发挥着调节生理活动的作用,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strong>维生素:

包括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1、B2、B6、B12、烟酸、叶酸、维生素C和生物素等;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维生素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甚少,必须从食物中获得,是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strong>微量元素:

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主要有9种,即锌、铜、硒、铁、钼、铬、锰、碘和氟。

<strong>葡萄糖:

为机体提供主要能量,一般推荐成人每日葡萄糖供给量<7 g/ kg。

<strong>氨基酸:

有必需氨基酸8种和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不仅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还能转变成其它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健康成人每日氨基酸需要量是1.2~1.5 g/kg。

<strong>脂肪乳:

包括长链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和结构脂肪乳等,可以为机体提供能量又能补充必需脂肪酸。一般推荐成人每日脂肪供给量<2.5 g/kg。

营养成分品种繁多,功能又齐全,打营养针是不是有益无害?太瘦的人该不该打营养针?太瘦的人有可能是营养不良(即营养不足)。

<strong>判断胖瘦标准:

<strong>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strong>中国标准:BMI<18.5kg/㎡为低体重(营养不良)

正常值范围是:18.5kg/㎡≤BMI<24kg/㎡, 24~26.99kg/㎡为超重,≥27kg/㎡为肥胖。

<strong>发现营养不良(营养不足),有什么办法可以补充营养呢?

<strong>营养不良的规范治疗应该遵循五阶梯治疗原则:首先选择营养教育,然后依次向上晋级选择口服营养补充、全肠内营养、部分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饮食+营养教育,是所有营养不良者(不能经口摄食者除外)治疗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既经济、实用而且有效,轻度营养不良患者使用第一阶梯治疗即可能完全治愈。

<strong>“口服营养补充”:是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经口服途径摄入,以补充日常饮食不足。

<strong>“全肠内营养”:是指在完全没有进食条件下,所有的营养全部由肠内营养制剂提供,营养素是通过鼻胃管、鼻肠管等管饲途径直接进入胃肠道。

<strong>“肠外营养”有其特定的适应症,例如:当胃肠道功能丧失无法用肠内营养时,采用肠外营养。

<strong>总之:应遵循阶梯治疗原则,由下往上依次进行,能口服的尽量口服,不能口服可以选用肠内营养,不能肠内营养的选用肠外营养。打营养针具有一定的风险,不仅不太符合人体生理,还容易产生各种代谢障碍和导管并发症,不是人人都能打,也不是太瘦的人首先的营养补充方式。

<strong>药师提醒

<strong>1、满足营养需求,是每个人保持良好营养状况的必需条件。平衡膳食能够满足充足营养, 维持良好身体健康状况,不推荐额外补充。

<strong>2、确定自己膳食是否满足营养需要,需经过膳食、营养状况指标和体征等来评估。由于各种原因,无法通过膳食满足营养需要的个体,应咨询营养师、营养专家或医生合理进行膳食调整或营养素补充,预防营养缺乏。

<strong>3、对于营养素缺乏的个体,补充营养素是简便有效的方法。同时应积极采取膳食改善措施,包括选择强化食品、营养素补充剂作为营养素补充的来源,以弥补不足、纠正营养素缺乏状况。

<strong>4、特殊人群:孕妇、乳母、幼儿、老年人等,应咨询营养师、营养专家或医生,合理进行营养调理。

<strong>5、疾病状态人群或高危人群,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诊断、评估和营养治疗。

<strong>6、营养素的补充剂量,应根据参考摄入量进行,过量补充不一定增加健康益处,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甚至增加疾病风险。



<strong>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志东、广东省药学会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晓霞

<strong>【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