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後他們為何忙退貨?

“雙11”後為何忙退貨?

經歷過“雙11”的購物狂歡,近日不少市民收快遞收到手軟。與此同時,市區的快遞速度也明顯比平常慢了一拍。昨天,在市區南苑一名快遞員告訴記者,這十多天都是加班加點,其中退貨量多了一半。網購的物品是否滿意?真的“省”了嗎?退貨率如何?記者採訪了一些市民發現,“火拼”後有市民悔稱“剁手”需理性。也有人表示,網上還是有很多好貨的,但需提前做好攻略,才能“買到就是賺到”。

“雙11”後他們為何忙退貨?

網購“剁手”需理性

“買了10件退6件,基本可以告別‘雙11’網購了。”日前市民李先生在朋友圈如此感慨,不少網友調侃“快遞行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發展。”李先生告訴記者,因為“雙11”的優惠,所以自己早早做了準備。“有些是預付款的,有些是‘雙11’當天臨時加單的,10件衣物花了差不多3000元,算下來也不算太便宜。”但最讓李先生鬱悶的是,收到快遞後發現不少衣服與理想中有點差距,“大小不合適、質量不好、有些還有色差……”鑑於這些原因,李先生先後退了6件貨,“沒有買運費險,快遞費倒貼了30多塊。”

“衝動是魔鬼啊!”提起“雙11”網購,李先生懊悔不已,“說是不買了,但明年可能還會衝動。不過應該不會買這麼多了,‘剁手’還是要理性。”與李先生相比,市民小靜的消費要聰明一些,她在“雙11”當天拼單消費共6件,並全部買了運費險,在等貨的時間又在網上對比價格,發現有一件廚房擱架價格並不便宜,收到郵包後馬上通知退貨,由於多做了功課,其它幾件商品都比較滿意,只有一件衣服尺碼不對退貨換碼。

快消品值得購買

家住市區柳湖花園的劉女士“雙11”可謂“收穫頗豐”,當天一家老小的衣物及日用品、生鮮總共購買了30餘件。劉女士告訴記者,目前還有5件在路上,已到貨的基本滿意,“只有兩件衣服尺碼不合身退掉了。”

“雙11”不少電商打出促銷活動,對此劉女士表示,她在生鮮店網購的生鮮基本是半價,再加上滿減券還是划算的,買到等於賺到了。但是衣服鞋子購買仍要謹慎,“買了一雙鞋子比實體店價格便宜100元,後來發現實體店也在搞‘雙11’線下活動,折扣應該差不多。”明年“雙11”該如何“備戰”?劉女士建議,可以根據家庭需要購買一些生鮮和日用品等快消品,這樣便宜還實用。“像衣服鞋子這些,如果不想退貨的話最好先到實體店裡試一下,選好款式和尺碼。總之要根據個人需求,多花時間提前做好規劃,而不是為了折扣跟風亂買。”

長期關注價格計劃性購買

“有的商品,原價599元預售299元,但是可能此前已經優惠的時候就賣259元,若長期關注這個商品的價格,就知道這時購買並不是最便宜。”市民鄭女士表示,她現在基本上都是網購,很少在實體店買東西,但購買時也更趨於理性。剛剛過去的“雙11”,鄭女士網購了10多件東西,退貨只有1件,基本以家居類為主。“像捲紙那種東西,本身就不貴,再搞活動便宜也才三五塊錢,沒有太大差別。進口的產品便宜多點。”熟悉網購的她早已摸清“套路”,“平常基本上都是網購,所以也不集中在‘雙11’買了”。

記者的朋友老餘是個車迷,一直喜歡倒騰改裝。他在“雙11”那天下單一對車用喇叭588元,但因為沒有及時付款賣家當天就停售了,如果再買要恢復原價788元。老餘沒有急,而是在“雙11”後關注淘寶的二手交易網站,果然沒幾天就有網友轉讓剛買的這款喇叭,雖然已經安裝了一次,但商品還是新的,更關鍵的是該商品轉讓價只要400元,幾乎是正常價的對摺。及時收入囊中的老餘建議,如果“雙11”準備大搶購,還是要長期關注商品價格,不要單純受網站宣傳的影響,“若長期關注某個產品的價格,就會知道‘雙11’購買是否最划算,另外要有計劃性地購買,買自己常用的商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