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張軍:堅守制造核心,力帆借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作為有著26年製造業積澱的傳統車企,力帆汽車一直堅持創新和走出去兩條路子。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大力推進新能源發展,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車型、積極佈局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與互聯網企業一起加快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技術發展。在廣州車展首日,力帆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軍張總與我們一同分享了力帆汽車當前的發展重心和未來規劃。

專訪|張軍:堅守制造核心,力帆借智能製造轉型升級

<strong>編輯:張總您好,本次廣州車展力帆汽車帶來了哪些參展車型?

<strong>張總:本次車展,我們帶來了力帆650EV、邁威、軒朗、X80四款車型。力帆650EV是一款純電動緊湊級轎車,在續航能力和用車成本上有著亮眼表現;力帆邁威是一款七座SUV,外觀硬朗霸氣,內部空間能滿足七口之家出行所需;力帆軒朗是一款高顏值MPV,擁有諸多越級配置,比如:座椅加熱、通風、按摩,360度環視系統,定速巡航等等;力帆X80則是一款中型七座SUV,有著出色的內部空間、操控動力等。

<strong>編輯:今年汽車行業遇到了不小難關,蕭蕭寒意中唯新能源汽車保持著烈火熊燒的態勢。力帆投身新能源產業十年已久,到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strong>張總:當前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一寒一暖的市場表現,的確折射出整個汽車行業走到了一個轉型拐點。力帆一直堅守制造業核心,堅持自主創新,也在積極推進自身轉型發展。在新能源領域,力帆屬於比較早的踐行者。從2007年開始,我們就關注新能源可能是未來發展的方向,於是開始投入一些實驗性的研發;2009年開始投入新能源汽車,同年上海世博會的警務用車就是力帆新能源第一版的620;從2009年到2015年,我們嘗試了很多種形態,經歷了很多次技術的迭代;發展到今天,我們最新推出的力帆650EV綜合工況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5公里,快充半小時即可充滿80%電量,每公里花費僅7分錢,不但節能環保,更是經濟實惠。此外,我們是國內最早做換電模式的,而且現在已經有1萬多的生產量和保有量去驗證這個模式。同時我們和同濟大學正共同推動國家新能源換電汽車方面標準的建立。目前,力帆的產品有充電和換電兩種模式,總共有六款新能源車型在供應市場。

<strong>編輯:當下全球汽車產業正處於技術創新、升級發展的變革期,作為傳統汽車製造企業,力帆在產業的轉型升級中有怎樣的戰略規劃?

<strong>張總:隨著新能源汽車藍海效應釋放,入場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群雄並起之際,亦是大浪淘沙之時,對於傳統車型來說,轉型升級已是大趨勢。作為有著26年深厚積澱的車企,力帆將堅守制造業核心,借智能製造及智慧出行服務轉型升級,謀求新突破新發展。力帆的戰略規劃很明確,將以製造為核心,以產品為載體,以服務為通道,打造從整個製造到銷售到服務的鏈條,實現智能汽車以及智慧出行服務的終極目標。

<strong>編輯:那麼力帆打造全新產品的發力重點是什麼?目前進程如何?

<strong>張總:力帆除了大力佈局新能源汽車外,也將智能化汽車的研發作為汽車產業轉型與升級的主要方向。真正的智能汽車應該具備數據採集、數據交換和數據應用三大數據處理能力,而這三種能力的實現,也是力帆在打造智能汽車時的發力重點,新產品在做的就是數據採集端和數據交互端的開發。我們希望未來消費者在駕乘力帆新產品時,不用擔心維修、保養等用車問題,我們的系統會根據用戶車輛的使用情況主動發送提醒,併為其做出詳細的規劃。現在我們的新產品正在研發當中,預計在2020年將會推出。

<strong>編輯:結合轉型發展大背景,力帆將面臨哪些挑戰與機遇?為此力帆做了哪些準備?

<strong>張總:產業的交匯合作融通是工業4.0的一大特點,與互聯網、通信技術、人工智能等企業的跨界合作,也將有力推進汽車行業的整體革新。在研發能力、生產能力、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能力保障等方面,力帆作為傳統制造企業具有先天優勢。通過加速與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眾多新興領域的跨行業合作,加大研發投入、突破關鍵技術、推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高品質產品,拓展新能源市場,這是良好機遇。而對於挑戰而言,當前我們面臨的挑戰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力帆能否與以上提到的新興企業交匯、合作、融通,最終實現轉型發展,第二個方面是力帆將產品落地的效率,既要有目標規劃,也要認真踐行。

機遇與挑戰並存,面對挑戰力帆也在不斷自我改革:例如在管理層完成70%的大換血,不斷引入年輕的管理、技術人才,為接下來的發展做好鋪墊;積極與互聯網企業合作,不斷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面的開發合作;優化自身資源配置,重組聚焦資產,推動力帆工廠升級,實現整體造車能力的提升等。

<strong>編輯:能否詳細分享一下,在與互聯網的磨合中,力帆將實現怎樣的突破?

<strong>張總:首先,力帆將充分運用大數據,通過對產品生產全生態鏈各個環節的信息收集,將不同環節數據的維度統一,並對其進行分析與管理,從而優化產品,帶來更好的用戶出行體驗。其次,力帆會加深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推動自身創新升級。比如,力帆在AI智能產業,已經與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巨頭進行了一系列的合作,並在人機交互能力和人工智能開發方面取得一定成績。通過將其他領域的優勢與力帆自身傳統制造業的優勢相結合,力帆可以更好地從製造業向服務業延伸。此外,力帆還會將AR技術融入到工業監控系統中,以真實生產線仿真為基礎,實時反映生產流程和運行狀態。通過AI智能工業4.0感知設備,結合直觀的數據、動畫、色彩等信息豐富的電子看板,工廠可實現全工序視頻錄製、全物料視頻備案及實時在線查看等功能。

<strong>感謝張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