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中畫經典之吳歷《雲白山青圖》、《興福庵感舊圖》】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吳歷《雲白山青圖》局部

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是清初畫家吳歷(1632-1718)逝世三百週年。從9月起至11月,澳門藝術博物館聯合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共同舉辦了“漁山春色──吳歷逝世三百週年書畫特展”,以此紀念這位畫家。

本期為大家介紹吳歷兩幅重要作品,一是收藏於臺北故宮的《雲白山青圖》,二是收藏於北京故宮的《興福庵感舊圖》,這兩幅作品分別是吳歷37歲和43歲所做。在追悼吳歷之際,將這兩幅作品聯繫起來一併介紹,因其中都蘊含了中年時期的吳歷對生命、死亡的追問和冥想。

壹 白雲青山間的無字墓碑

吳歷的丹青之路,因50歲左右開始赴澳門的傳教活動而被劃分為兩段,前一段風格清新工麗,而後一段老辣質樸,迴歸了元人的筆墨情趣。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雲白山青圖》全卷(小圖)

《雲白山青圖》為絹本設色,縱25.9釐米,橫117.2釐米。吳歷所描述的這段山景,應是常州虞山一帶。毗陵,是常州及附近地區的古代稱謂。虞山,目前隸屬於常熟市,它橫臥於常熟城西北,北瀕長江,南臨尚湖。虞山的得名是因商周之際江南先祖虞仲(即仲雍)死後葬於此。

吳歷此卷,為我們展現了300多年前虞山一帶初秋的景緻,層巒疊嶂、白雲繚繞,古松蒼翠、山花爛漫。遠景中的江湖、山脈、群雁,展現出雄偉壯麗的一面,而近景中的僧屋、古松、山路則展現出飄渺幽深的景色,將這兩種情趣統一在畫幅中,可見吳歷中年時期的功力。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雲白山青圖》細部1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雲白山青圖》細部2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雲白山青圖》細部3

與他早年的老師,王時敏、王鑑相比,吳歷算是晚了一輩的人物,他跟隨王鑑之際,學習了王鑑青綠山水的畫法,該卷中的設色用青綠紅白重色皴染,同時又以淡赭染水天,營造了一種清虛靈動的效果。

在卷末左上方有吳歷的自題——“雨歇遙天海氣腥,樹連僧屋雁連汀。松風謖謖行人少,雲白山青冷畫屏。戊甲九月六日予從毗陵歸虞山,風雨寂寥中有啜茗焚香之樂,八日晚晴,喜而圖此。吳歷並題。”

觀此畫後半段,乾隆所留的那個紅彤彤的印,倒是憑添了一種夕陽西下的韻味。與乾隆其他畫蛇添足的彈幕相比,這枚鈐印和吳歷在自題中所說的“八日晚晴,喜而圖此”頗為契合並且有趣。猶如英國風景畫家威廉·透納,在眾目睽睽之下,用手指蘸著紅顏料,在海面上抹出一個紅色的浮標一樣,讓這個畫面頓時鮮活起來。

在對畫面這些要素和背景解讀之外,我們可能會注意到那塊墓碑。吳歷小心地將它隱藏在“僧屋”後的樹蔭之中。與正在挑擔上山行人,形成呼應,讓這條山路充滿了動、靜之間、生命與死亡之間的對比關係。

在文人士大夫們的山水畫中,點景的小人、騾馬和房舍時常是不能缺席的,但用墓碑——這種最直白的死亡符號來點景,確是不尋常的。我們可以比較下五代時期李成、王曉所做的那幅《讀碑窠石圖》,但在此圖中,這面碩大的古碑儼然成為了繪畫的主題,最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景色僅是它的背景。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雲白山青圖》細部4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讀碑窠石圖》 五代時期 作者 李成 王曉 絹本

而吳歷此處的墓碑,則屬景色的視覺補充,他完全可以用一幢茅屋、一匹騾馬或者一顆古樹替代。但是,他選擇了在寺廟之後,放置了這個代表死亡與追思的符號。這是誰的墓葬?吳歷在題畫中並沒有說明。但從這幅畫面中,我們完全能夠體會到在宏大、清秀的風景之間,蘊藏著他對生命和死亡的追思。

若是有類似的例子,在西方繪畫中倒經常可見。比如19世紀美國畫家丘奇的《安第斯之心》( The Heart of Andes 1859年),也是在磅礴、壯闊的風景畫之中,插入了一小塊墓地。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The Heart of Andes 1859年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The Heart of Andes 細部

丘奇的哲學思想來自於洪堡的影響,代表了西方人普遍的自然觀:自然是一張具有生命的網絡,地球則是一個大的有機體,所有的生物們,包括自視甚高的人類或者卑微的螻蟻,都是這張網絡中的一員。(有關丘奇的介紹,可參考本號美國美術史系列文章《向西、向南、向北——丘奇的時代和他的朋友們》)

以下請橫屏欣賞: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貳 自憐南北客,未盡死生心

6年過後,吳歷完成了這幅《興福庵感舊圖》。

該圖為絹本設色,縱36.7釐米,橫85.7釐米,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興福庵感舊圖》小圖

若是視線自右往左移動,進入我們視線的首先是高高院牆中的興福庵一角。吳歷採用了深遠的構圖,讓我們能夠看見這個冷清寺院中的房舍、古木和窠石。一間無人的房內門開著,書案尚在,可是主人已別。一隻丹頂鶴孤獨地站立在松枝上,它昂首向左,似乎與滿園嘰嘰喳喳的喜鵲們對話。禽鳥的熱鬧,正襯托出無人的清冷。院牆之外,幾株老樹禿枝,遠處江水蒼茫。

從吳歷在左上方自題,我們知道此畫是為懷念摯友僧人墨容離世而做。對於自己未能最後送別朋友,他感到非常悲痛。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興福庵感舊圖》局部

“吾友筆墨中,惟默公交最深。予常作客,不為話別,恐傷折柳。庚戌清和,遊於燕薊,往往南傳方外書信,意甚殷殷。辛亥秋冬,將欲賦歸,意謂同此歲寒冰雪,而未及渡淮,聞默公已掛履峰頭,痛可言哉。自慚浪跡,有負同心,招魂作誄,未足抒寫生平,形於絹素,訾筆隕涕而已。卻到曇摩地,淚盈難解空。雪庭松影在,草詔墨痕融。幾樹春殘碧,一燈門掩紅。平生詩畫癖,多被誤吟風。魚雁幾曾隔,賦歸遲悔深。自憐南北客,未盡死生心。痴蝶還疑夢,飢鳥獨守林。雲看無限意,何事即浮沉。甲寅年登高前二日雨霽並書。桃溪居士吳子歷。”

興福寺是吳歷和默容暢談詩畫的地方,松樹白鶴都是長壽的象徵,但卻體現出“飢鳥獨守林”的悲情。吳歷用他的畫哀悼默容,似也在提醒觀眾,世事無常,“雲看無限意,何事即浮沉”。

吳歷對生死的反覆追問和思考,最終讓自己接受了宗教的慰藉。從少年時期信奉佛教、成年時的儒家知識分子轉變為基督教的信仰者。1681年,吳歷隨比利時籍耶穌會士柏應理(Philippus Couplet,1624-1692)神父抵達澳門,他本希望經過澳門搭乘荷蘭船隻赴羅馬覲見教皇,卻未能成行。

在留居澳門5個多月中,他於1682年加入耶穌會,於聖保祿修院修行並加入天主教耶穌會,受洗名為西滿·沙勿略,並遵習俗取葡式名雅古納。1682年離澳後吳歷隨後返回江浙一帶傳教。

以下請橫屏欣賞: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清初六家之吳歷的中年時期:白雲青山間的死亡冥想

他的傳教生涯一共持續了20年左右,這期間他忙於修道、學習拉丁文、管理教堂,投入各類教會瑣事,畫作很少,一直到70歲後才又開始大量創作。依據他在澳門滯留期間記載的畫跋和詩集——《三巴集》記載,吳歷在此期間並非絕對封筆,比如在康熙二十年(公元一六八一年)就多日畫畫,但這批繪於澳門的畫作大多下落不明。

吳歷字漁山,號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蘇常熟(今屬江蘇省)人。他與“四王”(王時敏、王鑑、王原祁、王翬)、惲壽平並稱“清初六大家”。

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吳歷壽終於上海,葬於大南門外天主教墳場,享年八十七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