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天主教是基督教中歷史傳承最悠久、文化沉澱最深刻、信徒最多的派別。與新教、東正教並稱為基督教三大流派。16世紀傳入中國時,其信徒將所崇奉的神稱為“天主”,故在中國稱“天主教”。在中國繪畫歷史上,傳統文人畫家多信奉佛教和本土道教,而信奉天主教的畫家比較少見,清初的著名畫家吳歷即是其中之一。康熙二十一年吳歷入天主教,繼至澳門進耶穌會,前後在嘉定、上海等處傳教30年。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1632-1718年),字漁山,號井道人、桃溪居士,江蘇常熟人。他出身明末文人世家,十一世先祖吳納曾在明朝永宣時期官至南京左副都御史,九世、八世祖都曾經獲得過明朝的進士功名,他也頗具明代文人的傲氣,對滿清政權也是持消極抵制的態度,終其一生為一介布衣。少年時遭遇明亡,信奉佛教,後轉為信奉天主教。1682年,他在澳門加入耶穌會,受洗名為西滿·沙勿略,並遵習俗取葡式名雅古納。常居聖保祿教堂,吟詩作畫,晚年專心於傳教。所以40-50歲是他的創作高峰期,有《漁山袖珍冊》、《白傳湓江圖卷》、《秋山紅葉圖》等作品面世。吳歷、惲壽平與“四王”合稱“清六家”,亦稱“四王、吳、惲”。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他的畫風迥異於“四王”,摹古而不拘囿古人,能融匯諸家之長,自創新意,還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西法,如佈局、明暗等方面,故史傳論其:“作畫每用西洋法,雲氣綿渺凌雲,迥異平時。” 更加不同於“四王”之處的就是吳氏能畫人物,非同凡格。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村莊歸棹圖》

吳歷以黃公望為基礎,尤得王蒙之風而兼有吳鎮之長,又領唐寅之趣,而能自成一家。其作品丘壑多姿,筆黑蒼渾,風格淳厚深秀。現存有真跡《村莊歸棹圖》軸、《梅花山館圖》軸、《仿吳鎮山水圖》軸、《白傅湓江圖》卷、《湖天春色圖》軸(以上為上海博物館藏)、《雲林詩意圖》軸等。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 吳歷《湖天春色圖》

中年時期代表作《湖天春色圖》軸作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年吳歷45歲。畫設色清雅,高古秀麗。吳歷中期的精心之作除《湖天春色圖》軸外,還有作於47歲的《梅花山館圖》軸、作於50歲的《白傅湓江圖》卷等。吳歷70歲以後逐漸從繁忙的宗教活動中解脫出來。作品以深醇沉鬱、拙樸渾重取代了中期的清新工麗。《橫山晴靄圖》卷習自王蒙而加以變化,枯筆重墨,反擦,極見蒼老,堪稱是吳廳晩年的代表作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梅花山館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白傅湓江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橫山晴靄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槐榮堂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壽許青嶼山水》 上海博物館藏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晴山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珊瑚鉤詩意》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溪山泛舟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山村樹密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虞山圖》

清初畫家吳歷作傳教士30年,畫風迥異於“四王”,自成一家

▲吳歷 《雲林遺意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