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流行五絃琵琶,還有過一段淒涼的愛情故事

歡迎光臨天權宮

今兒說這故事,年代有點久遠,發生在唐代。那時候,人們最大的娛樂消遣就是去樂坊聽曲兒,什麼是樂坊呢?樂坊有很多不同的經營方式,有的花天酒地,有的淡水清茶,有點類似現在夜店的鬧吧和靜吧,有那種跳脫衣舞的,有那種唱民謠的,但不管

那種經營方式,少不了的就是妓女。說到妓女大家可能都覺得這地兒不乾淨,其實不然,古代的妓女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妓女,古代的妓女講究的是琴棋書畫缺一不可,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最關鍵的是,這些妓女精通詩詞歌賦,這一點大家可能不理解,怎麼妓女這麼有文化,還精通詩詞歌賦呢?因為我們現在看的詩詞歌賦在當初都是唱出來的詞兒,那是人家吃飯的本事,可不得背的滾瓜爛熟的,有的妓女還會自己譜曲寫詞,一旦哪家的頭牌出了新曲兒,那這家樂坊一準兒爆滿,總的來說給妓女打個比喻,就好比現在的歌星,所以在古代,妓女是對女藝人的稱呼,雖然地位低下,但你只要是個角兒,也是備受百姓寵愛。我們現在說的那種賣身的妓女在當初叫做娼女,不會任何技能,也沒有什麼文化,只能靠出賣肉體賺錢生存。只是後來,很多妓女都私下接一些不乾淨陪睡的活兒,才把風氣帶壞了,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兒,這事兒放在現在就叫睡明星,你家要是趁好多些個錢,你也能讓明星寬衣解裙。

慢慢的妓女就分成了兩派,一派乾乾淨淨做人,踏踏實實賣藝,遇到那種

有錢人輕薄調戲,都會說上一句:小女子賣藝不賣身。然後客人就知道了,不會再加刁難。若是沒有拒絕,甚至還跟客人互動一下,客人就明白,這主兒能睡。這種能陪睡的妓女,就被叫做娼妓。直到民國年間,世道中亂,越來越多的妓女為了生存,都選擇放棄尊嚴,於是妓女變娼妓,娼妓變娼女,青樓樂坊也乾脆轉了窯子。

之所以花這麼大筆墨來介紹什麼是樂坊,什麼是娼妓,是為了還原這個故事的背景。咱們閒話少提,書歸正傳。

唐朝年間,樂坊盛行,上至天子,下至草民,無一不沉迷於此。最繁華的莫過於京師長安城,當年的長安那是“三洲花似錦,八水繞城流。三十六條花柳巷,七十二座管絃樓。”就是這麼繁華,拿到現在也都是超一線的大都市。

唐代流行五絃琵琶,還有過一段淒涼的愛情故事

長安城有一大戶人家,段家。咱今天說的主人公叫段青,段家最小的一位公子,生得星目劍眉,要多英俊有多英俊,只不過從小身子虛了點,一直吃中藥調理著。段家是外來戶,祖輩兒經商,從西域倒騰點土特產什麼的拿到長安城賣,胡椒粉孜然面什麼的。都是些小生意,混口飯吃。段家從那一輩兒開始發跡的呢?得從段青的爺爺說起,段青的爺爺叫段友財,你聽這名字就得發財,果不其然,到了他這一輩兒,發了家了。段友財是個矮胖子,長得憨厚老實,但是出了名的摳門,走路不撿東西都算丟,一分一釐都跟你較這個真兒,畢竟賣孜然面的一斤也掙不幾個。可也就得這樣人,才能做的來生意,你像那種花錢大手大腳的,他攢不下錢。一開始段友財跟著他父親倒騰西域的香料什麼的,到後來全國樂坊盛行,西域的五絃琵琶供不應求,琵琶大家有見過的,多為四弦,五絃琵琶比較少見,在唐代比較盛行,那是高端一等一的樂器。段友財就從西域販來五絃琵琶,很暢銷,賺錢了就自己開樂坊,放在現在來說就是唐代的娛樂大亨,就這麼地,一來二去是積累家財萬貫。雖然家裡有錢,但是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比妓女高不了多少,為了自家門楣,段友財把樂坊的頭牌歌妓,花重金疏通,跟楊國忠搭上了關係,楊國忠是誰,楊貴妃的族兄,憑藉楊氏姐妹獨得皇寵,平步青雲,官至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朝最大的權臣。有了楊國忠的這層關係,段友財輕而易舉的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段青的父親段正德買了一個官兒,雖然官不大,但也算是階級的一次飛躍。真就是段家祖墳冒青煙,段正德在官場混的如魚得水,加官進爵一時風光無兩,段家改了段府。家裡的生意也依仗朝中有人,越做越大,不單單壟斷了全國的官辦樂坊,連民間的樂坊也只敢從他家買樂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