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一次爭執,十五條人命,十五個家庭。一場口角,無辜乘客葬身長江,可謂生命不可承受之痛!

重慶萬州公交墜江悲劇事發經過


10月28日上午10時8分,重慶市萬州區一輛公交車與一輛小轎車在萬州區長江二橋相撞後,公交車墜入江中。事發原因公佈,乘客劉某因公交車坐過站與司機產生矛盾,併產生衝突,兩雙方激烈爭執互毆致車輛失控。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事故發生的原因不禁令人震驚錯愕,因為其太過荒唐和荒誕了。因為誰都知道,干擾駕駛員正常行駛,無異於申請“死神門票”。如果當時不發生爭執,乘客不那麼衝動,如果當時司機及時握住方向盤,如果有乘客及時出面制止,也許 這就能避免這次悲劇。一次爭執,一次血淋淋的教訓!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無獨有偶,在重慶這條22路公交車線路上,因司乘衝突發生交通事故已有先例。早在2015年,一位女乘客因坐過站暴打司機並搶奪方向盤,致使公交車撞上行道樹;一位老人在公交車過站停靠時搶奪方向盤,再次讓公交車撞樹。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其實在全國各地很多公交車上,都存在這樣的事情。廣東深圳一男乘客上錯公交車要求臨時停車,遭拒後3次搶奪方向盤,還打罵司機,司機死護方向盤,乘務員和乘客也及時制止,最後在眾人譴責下男子下了車。

為什麼類似的事件屢禁不止?令人驚詫,更令人反思!

規則意識淡泊,公德意識缺乏

乘客劉某責罵、攻擊司機,“嚴重危害車輛行駛安全”,司機和乘客爭吵,對其還擊“嚴重違反公交車駕駛人職業規定”。在駕駛公交車行進過程中,駕駛員劉某本應認識到互毆行為會嚴重危害行車安全,但並未採取有效措施,乘客劉某和駕駛員冉某之間的互毆行為,導致重大人員傷亡。可以說,雙方均有過錯,涉嫌犯罪!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但是我們不能說涉事人員存在多大的惡意。由於道路維修,司機改道繞行,盡到了義務;與司機發生衝突的乘客劉某做過了站,內心有不滿情緒,可以理解;同時司機也對坐過站進行了解釋。但重點在於,雙方都沒有將自己的情緒控制在合理的區間內,任憑情緒主宰行動,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產生。

“衝動是魔鬼”,這句話也不假。致命的情緒很可怕,他會讓你瞬間失去理性,最終會釀成大錯。

同時,在這次事故中,司機應遵守基本的職業道德與規範,女乘客應努力剋制自己的不良情緒。生活中,誰都會有情緒,但將情緒之外的一切置之度外,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我們不能說法律對此無動於衷,因為在過去的相關類似案例中,大多數當事人會被判以危害公共安全罪,罪罰也三至五年,但是我們應當注意,當司機緊急制動並未發生人員傷亡時,罪罰就會大大降低。這,無疑降低了法律的震懾力!

從“高鐵霸座”到“航班延誤大鬧機場”,再到“公交車搶奪方向盤”,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文明現象。我們不禁反思: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為什麼規則意識卻遲遲跟不上?當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提升了,為什麼文明和公德卻遠遠落後?由此可見,提升國民規則意識,公德意識,任重而道遠!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那些犯案人員,是那些窮兇極惡之徒嗎? 整我想並不是,但我可以說,那些犯案人員,大多是平時動輒打罵還手,渾身戾氣的人。搶奪方向盤危害極大,還會被判刑幾乎人人耳聞,但他們還是為所欲為,真可謂無知者無畏!

生活中的真善美,需要我們去發現

誠然,生活中這樣的事件畢竟是少數,我們應該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10月8日,山東青島一公交車司機駕駛途中突發心絞痛,司機忍痛將車停下並通知乘客換乘,乘客不但沒下車還提供藥物。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淮安53路公交車上,面對聲稱沒帶零錢的乘客,司機一句“就當我請你們的”,溫暖了整個公交車!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由此可見,人間溫情,依舊存在於你我身邊!

文明,需要外化於行

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我們能做些什麼呢?首先,就像有的網友說的那樣,給司機提供物理防護措施,例如給司機提供駕駛隔離門,讓乘客無論如何也不能干擾到司機的正常行駛。其次,法律應該進一步增強震懾力,加大對威脅正常行車秩序人員的懲罰力度。

公交車,本來就是一個公共場合,“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維護良好的乘車秩序,是每位乘車人應盡的義務。同樣的,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需要我們每個人共同維護,共同遵守。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在重慶公交車墜江事故中,我們應該清醒的認識到:在公共場合中,每個人都不能做旁觀者,勇於向這種行為說“不”。契訶夫曾說:“冷漠無情,就是靈魂的癱瘓,就是過早的死亡。”伸把手,幫助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我們更應提高規則意識,樹立法制觀念。生活中的很多規則看似像一把無形的枷鎖,束縛著我們每個人,但是這些規則卻是維繫社會穩定的先決性條件,是維繫社會長期穩定發展的安全帶。

文明,任重而道遠,不僅是內在形成的,更是教育培養出來的。教育應迴歸到“做人”的本源上來,教育首先從教會如何做人開始 。公共場所,每個人的行為應有所收斂,而不是為所欲為;司機與乘客之間,更應多一些包容和忍讓,共同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

擁有一個安全的出行環境,擁有一個遵守規範的社會,是每個人的訴求。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事故,給每個人以深刻提醒。

這樣的教訓,希望是最後一次!

重慶公交墜江悲劇,比爭吵更可怕的什麼?值得我們深思!


一站錯過可以挽回

一生錯過無法追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