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我们常说,科技的出现让每个行业更迭的速度变得快,任何一个行业的领导者都有可能在失去了创新的效率之后,被时代所颠覆。

其实每一家行业的领导企业,都像是地球上体积最大的动物蓝鲸,而蓝鲸的成长依赖的养分是小得几乎有些微不足道的磷虾。每一次小小的创新,每一步转型的印记,每一次全新的客户服务,都是企业成长的“磷虾”。

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今天,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媒体IPRdaily联合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发布《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发明专利排行榜》,其中我们就有很惊喜的发现,这份榜单的冠军,并不是硅谷的巨头谷歌、Facebookc和IBM,也不是代表中国互联网的BAT,而是代表了金融与科技结合得最紧密的:中国平安。

作为金融领域的代表,平安正用一次又次的科技创新,吸收了磷虾的养分,成为了科技海洋中游得最快的那头蓝鲸。

专利背后的创新深度与广度

根据这份《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发明专利排行榜》(TOP20)显示,截止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全球企业2018年公开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入榜前三名企业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均超过1000件,其中中国平安在拥有1205件专利在榜单中荣获冠军。

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我们知道,科技专利既是企业的核心战略和知识财富,也是创新深度与广度的标志,换句话说,创新驱动了专利的申请,而专利的战略成功也推动了企业进行下一次的创新。这是一个互相补充,而又相互促进的过程。

所以,这份榜单的前20名当中,都是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巨头,不过平安在这份榜单中独占鳌头,倒是一个很新鲜的发现,为何这个以金融为主业的公司可以迅速转型,甚至是到达榜首?

核心的原因在于两点,一是平安经过战略的调整,确立了金融+科技的新目标,并通过孵化多个科技创新项目,积累了丰富的技术沉淀;二是平安坚持通过实际的应用场景来驱动技术创新,所以做到了每一项创新都更为落地。

同时,在不久前的2018年11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评选公布了第二十届中国专利奖,平安科技代表平安集团首次参与中国专利奖评选,凭借发明专利《基于多张图片一致性实现保险理赔反欺诈的方法及服务器》参选并一举获得“中国专利奖优秀奖”,成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国内金融机构。

由此可见,专业维度对平安的认可并不是偶然。这些奖项和榜单也从侧面反映了平安在创新的深度上足以媲美任何科技公司。

而在创新的广度上,平安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据我了解,近年来,中国平安持续推进“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战略,科技研发实力大幅提升,拥有近3万名科技研发人员和500多位大数据科学家,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医疗科技等多个科技创新领域取得全球领先水平,人脸识别、智能读片、区块链等多项科研成果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国平安的整体科技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达8534项。

无论从创新的深度,还是创新广度,平安都交出了几乎满分的答卷。我们不禁想要探索,平安到底是依靠什么样的力量,获得了更快的创新加速度呢?

答案显然是:实践。

平安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科技公司

客观的评价,平安并不是一家科技公司,和很多企业一样,谁都无法保证对技术的预测一定准确,但平安做到了绝不为了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而创新,平安对创新唯一的标准就是为用户创造价值。

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所以,平安科技依靠比任何科技公司都更多的金融领域做实践的阵地,从具体的应用场景为出发点,以客户需求为驱动,保证了平安的每一项技术创新都是从实践从走出来。因此才更具有时效性,在我看来,这才是平安之所以在科技创新上,跑得比别人跑的快的主要原因。

比如在业界公认的AI技术的大方向上,平安通过AI与应用场景的结合,做到比任何公司都更有效率。在上个月,由斯坦福大学发起的机器阅读理解竞赛SQuAD中,中国平安旗下金融壹账通GammaLab,凭借领先的机器阅读理解技术,成功超过谷歌、微软亚研院、阿里达摩院、科大讯飞等优秀竞争者位列榜单第一位。

而平安壹账通获得的机器阅读技术能力,恰恰是通过对金融客服,以及保险现场咨询等现实的应用场景做基础,并以专业的技术为辅助,所做出的创新。在具体应用上,平安人寿推出“智慧客服”,帮助解决客户投保及后续服务中所遇到的各种痛点,70%的理赔客户可以实现30分钟内赔付,96%的投保可以实时承保。

再比如在医疗领域,平安的科技现已覆盖疾病预测、影像筛查、辅助诊疗、医疗质控、随访患教等多个医疗场景。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平安展示了四大国内首创的医疗科技成果,包括能远程看病、就地取药,为城市居民提供即时医疗服务的“无人诊所”;可远程号脉,替传统中医插上AI翅膀的“智能脉诊仪”;能与病人诊前交互,提升医生和医院效率的“AI智能辅助问诊系统”;能保护听力的“智能蓝牙耳机”,均代表了其所在领域最尖端的技术创新。

同时,平安也时刻不忘用科技为传统行业赋能。在智慧扶贫的村官项目中,平安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科技,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户,将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等科技技术应用于各地保险扶贫工作中,确保建档立卡农户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确保此次各项保障精准到户。

不难发现,实践是创新之母,而平安科技转型的成功,深刻的印证了,什么是实践出真知,什么才是驱动创新的核心要素,那就是需求,是应用,是场景,是平安与千千万万的用户之间所建立的前来的“连接”。

平安的科技转型,用方向感维持青春

今天的中国平安,已经年满30周岁,这头体量巨大的蓝鲸,每一次在水下改变方向必然会在水面上带来滔天巨浪。

金融科技专利数全球第一,平安是转型最快那头的“蓝鲸”

今天每10个中国人里有1.1个人是平安的客户。所以,平安的每一次创新和转型,也是保证了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的蝶变。而前提则是:平安要把握好转变的方向感。

几乎在十年前,平安就已经意识到科技会改变金融,乃至改变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所以才有了今天平安在金融科技专利上的胜利,有了平安在各项垂直技术创新舞台的绽放。而在平安为自己定下的未来十年目标当中,持续深化“金融+科技”成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平安科技转型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第一,平安对方向认定后就会全力以赴,比如:在战略上明确了科技驱动业务,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及云计算等引领金融行业未来创新发展的尖端技术;在决策上,鼓励内部创新,孵化更多金融科技领域的独角兽,像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平安医保科技都成为了中国顶尖的创业独角兽;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策略更灵活,用专业人才干专业的事,所以才有了平安无数个创新的结果,有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专利。

第二,平安更相信生态的合力,所以让技术落地实际应用场景更丰富。平安倡导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在这个商业循环当中,科技赋能的场景包括金融、医疗、智慧城市等五大生态圈建立了五大生态圈。

因为创新不是孤岛,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通过生态共享实现技术层的打通。那么,在生态的架构下,平安可以将不同应用场景的之间的联接,反馈到技术创新,做到以应用来驱动技术。

第三,平安对创新敢于做出大投入。过去十年平安已投入70亿美元,未来十年将投入达150亿美元用于科研投入,几乎超过一些科技公司对创新的投入。目前平安已拥有五家研究机构、 23,000多名科技专才、逾1,000多名顶尖科学家及两个海外研发中心,具备了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

以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可以称之为“磷虾”一样的养分,平安这头蓝鲸就是在吸取了无数支磷虾之后,让创新融入到血液,做到转型更快,成长更迅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