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其道的“酸鹼體質式偽科學”

在國內一些電商平臺上,用“鹼性食品”等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出現滑不到盡頭的各類食品和保健品,而且大多都標榜自家產品具有“預防癌症”“強化免疫細胞”甚至“轉化鹼性體質,孕育活潑男寶”等功效,憑藉“酸鹼體質理論”撈金。不僅電商平臺如此,諸如酸鹼體質這樣的理論可謂貫穿於各類養生帖子中,充斥著老一輩的朋友圈,那麼“鹼性食品”到底是“確有奇效”還是“純屬忽悠”?

被戳穿的酸鹼體質騙局

近日,一篇題為《“酸鹼體質理論大師”被判罰1.05億美元 當庭承認騙局》的文章在國內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文中提到,讓一位癌症患者放棄化療,採用自己獨創的鹼性療法治療,最終導致癌症病情發展到 4 期——而這種療法,竟是在靜脈注射的藥物中添加鹼性的小蘇打!隨著美國“人體酸鹼體質理論”之父羅伯特·歐·楊因使用該療法延誤病人治療被判處鉅額賠償金,該理論也被推翻。

事實上,在這之前,“酸鹼體質理論”在國內已被多名醫學專家指斥為“無稽之談”,專家們稱:體質沒有酸性或鹼性之別,酸性食物和鹼性食物都是平衡膳食的組成部分,血液的酸鹼度不可能被食物影響,因為血液裡有多種酸鹼緩衝機制,會使酸鹼度保持在PH值7.35~7.45的恆定範圍內,如“酸性體質容易患癌症”“轉化鹼性體質,孕育活潑男寶”等說法更是毫無依據,沒有任何醫學研究證據可支撐。

“叫不醒”的忠實粉絲

許多老人曾聽信保健品銷售人員關於“酸性體質有害身體健康”的說法,花了不少錢購買保健品,但並沒有取得任何效果。然而就如我國由來已久的“算命先生”一樣,雖早已被多數人所摒棄,但還是有很多人深信其道,一些消費者仍然相信酸鹼體質理論的有效和正確。江蘇雙林海洋生物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梁雙林在羅伯特·歐·楊被罰並承認是騙局後,就曾為“酸鹼理論”鳴不平。對此,小編認為,作為普通消費者的我們還是選擇相信經過認證的科學為宜。

國內專業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臺卓奇食品追溯平臺創始人符春彥表示:偽科學再怎麼狡辯也難逃法理嚴懲,切莫盲目相信一些錯誤養生理論。另外,一些商家利用沒有科學依據的理論作為賣點,宣稱可改變酸性體質、預防癌症、孕育男寶等,涉嫌虛假宣傳,消費者是可以依法維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