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一到冬天,就到撒歡吃帶魚的季節了,這個時候的帶魚肉質最為肥美,是海鮮市場裡最靚的魚。但最近很多媒體都在爭相報道一件怪事,讓吃帶魚的人無比惶恐……

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珠海一位女士在烹飪買到的帶魚時,魚肉不僅“咯吱咯吱”作響,進了油鍋之後更是或打卷兒,或炸裂,場面那叫一個熱鬧……

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這跟平常見到不太一樣啊。帶著疑問,來看看這些帶魚到底是經歷了什麼。

帶魚為什麼會“開花”?

  帶魚在油炸後出現爆裂“開花”的情況,是由於浸泡了非法添加物甲醛。

  甲醛大家肯定不陌生,無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國家二級有毒物質,房屋裝修後不能馬上入住就是因為甲醛可能超標。

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可是,好好的帶魚為什麼要泡甲醛呢?這是因為甲醛有強烈的殺菌防腐功能,是一種廉價的工業防腐劑。35-40%的甲醛水溶液就是福爾馬林,可以用來浸泡生物標本。此外,甲醛還有保鮮、增色的作用,加到水產品中能延長保質期、增加色澤。

  帶魚浸泡過甲醛後,蛋白質變性,魚肉也因此失去彈性和張力,變得很脆。此外,浸泡的時候,魚體內部與表面接觸到的甲醛程度不一樣,所以蛋白質變性程度也不同,突然遇到高溫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爆裂,看上去就像“開花”了一樣。

  所以,這樣的帶魚千萬不能吃!更可怕的是,即便拿著這些帶魚去檢測,也無法檢測出甲醛。這是因為甲醛或是已經揮發,或是已經和蛋白質結合了!

甲醛有什麼危害?

  甲醛是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對人體有毒害、致癌、致畸性的一類化學物質。

  甲醛對人體主要有以下三點危害:

  1、致敏作用:甲醛能刺激皮膚粘膜,直接接觸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

  2、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高濃度吸入時嚴重刺激呼吸道,引起水腫、眼刺激、頭痛。

  3、致癌致突變作用:高濃度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時,可引起鼻咽腫瘤。

哪些食物可能浸泡甲醛

  除了帶魚以外,還有很多大家日常食用的常見食品曾經都被披露浸泡過甲醛!比如:

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魷魚、墨魚、帶魚、銀魚、螺肉等水產品;

  牛百葉、牛蹄筋、豬肚、鴨腸、雞腸等水發產品;

  泡椒雞爪、冷凍雞爪、鴨掌、血製品、劣質肉餡等速食肉食類食品……

  但是消費者不必過於擔憂,因為真正使用甲醛浸泡食品的案例並不多。

如何辨別是否泡過甲醛?

  一般來說,購買渠道越正規,受到的監督和監管就越強,建議大家去正規的菜場和超市購買食物。在買之前多瞧多看,一般被甲醛溶液浸泡過的食物都會產生一些異味,手感與正常食物也會不一樣。

買到這樣的帶魚千萬別吃,含二級有毒物

以帶魚為例,正常帶魚彈性較差,按壓魚肉會有指印,能把魚鱗搓掉。而浸泡過甲醛的帶魚肉質很瓷實,彈性非常好,肉體不能打彎兒,還會有刺鼻和刺眼睛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