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人生四大喜事,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那麼今天要跟大家說的就是洞房花燭夜。雖然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洞房花燭夜好像沒那麼重要了。在農村,大家肯定都知道這樣的習俗,就是結完婚之後還需要“回門”。

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在以前的時候,婚姻大事那是非常重要的,結婚的禮儀也非常的複雜,很多的講究都得面面俱到,畢竟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每一項都不能疏忽,那麼現在就看看在以前結婚,結婚當天和結婚後都有什麼習俗。


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在以前,一樁婚姻都有人在中間說媒拉線,再就是講究門當戶對,等到都談好了之後,就看個日子娶親。娶親的時候,需要跨火盆,拜堂等程序,最後就是洞房環節了。在結婚當天,新郎會在外面一直招呼客人,新娘則一直在新房裡面等著,再等到所有的禮節都完了之後,新郎才會回到新房裡,這時候紅蓋頭才會被掀起來。


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在婚後的第一天,是需要回門的,也就是回孃家。這個習俗是從很久以前就有的,到現在也有幾千年了。在這一天必須穿得很正式,夫妻二人一同前往,並且不能在孃家住,必須的當天來回。為什麼要回門呢?自古以來就講究孝道,即便是女兒嫁出去了,也要在婚後回家看看父母,還有一件事是很難啟齒的。在以前都比較保守,新娘都是黃花大閨女,而且結婚也很早,年齡相對較小,夫妻之間那些事,肯定是什麼都不懂。在出嫁前一天晚上,母親一般會跟女兒簡單說,但是隻有實踐之後,才知道哪裡不懂,所以在結婚之後,要回門向母親請教。


農村回門習俗,不是為看望父母,而是為這件“難以啟齒”的事!


現在的回門只是一種習俗罷了,也僅僅就是回家看看父母。你還知道哪些關於以前婚姻和現代婚姻的區別?不妨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