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体育教育

聊聊体育教育

不少人说中国的教育不行,这里的“不少人”曾经也包括我,因为总觉得外国人的教育特别人性化,我所理解的“人性化”跟你们一样——羡慕外国人部分基础教育是“玩”,极少“阅读并背诵全文”,还有“这段作者表达了什么感情”。

可后来一想,中国的教育也没啥问题,如果中国教育有问题如今中国能稳居世界第二?这真不是人多就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系,不然印度早超美国。相比之下,我觉得中国的体育教育才是有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的体育教育并不严谨,体育课除了教广播体操时——腰要直、手要平,大部分情况都是存在“玩”的成分,然而体育教育的不严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保护,“保护”这词在我国总是做得很彻底,就不说那类婚前性行为教育片。国内的鬼片现在必须要一个能解释的台阶,要么精神病患者产生错觉,要么陨石辐射出现奇怪想象,反正不能存在鬼,还有曾经风靡全国的仿真枪玩具枪,如今都销声匿迹。

家长怕孩子受伤,不少人也是独生子女,在学校摔跟头,说不定第二天家长就上门讨说法。学校基于保护,于是体育室里的栏架、实心球、标枪多年下来仍崭新如初,但又不能不购买这类设备,毕竟学校需要评比,评比的时候能告诉教育局,“我校体育设备齐全”。

但考试的项目往往都是跑步、仰卧起坐、跳绳。老师没正式教我们打过篮球,最多也就拿两个篮球,你们打,打着打着自然会。

然而足球也就算了,毕竟不是只有一个班级上体育课,没准踢到人这锅谁背?所以我们总是笑话国足,这笑话本身就很矛盾,因为笑话的对象错了,错在不少人看不清国足背后缺少了底层教育——我读书期间就没有一个老师教我踢过足球,仅说什么是越位、十二码、黄牌、红牌。我不怪老师,没准他也不知道传球的技巧、足球的打法——这一条链子本身就缺少严谨性。

在保证安全的情况前提下,只有兵乓球成了为数不多男女都合适的有趣体育运动,毕竟我从没看过一个人因为打乒乓球需要留医住院,所以中国的兵乓球如无意外还会是世界第一。

遗憾的是国家队其他世界第一远远无法被普及,即便我国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数量都是数一数二,大部分仍是不爱运动。我们电视上所看到的体育精神,渐渐只成了一种娱乐精神,在这我没讽刺国家队的意思,你们很棒。我想说的是现在大部分竞技体育散发的热血、热情对大部分人而言不像看李小龙、狄龙电影般激情澎湃,就连看NBA慢慢也没意思,因为新赛季还会是勇士夺冠。正能量的东西成为不了群众模仿的对象,其次模仿的成本一直很高——

我们可以因为刘翔而骄傲,往往找不到正经八大的标准栏架;我们因为郭晶晶骄傲,纵观90%的游泳池都没高位跳台;我们因射击女王王晓菁骄傲,军训后大家再没摸过枪,据说现在军训也不准枪摸……

“体育精神”这词,只成了字面意思,因为能接触的体育项目太少,自然体会不了个中的精神,最低成本的体育项目只剩下跑步。

我跑步是最近两年的事情,但跑步真的挺枯燥,即便听着歌跑也是枯燥,曾经四五个人一起跑如今只剩我一人,要不是我跑步那条路偶尔来几个金发美女跟我对眼,或许“我跑步是为了身体健康”这意念也不足以让我支撑。

虽然我除了跑步还有其他喜欢的体育项目,喜欢踢球,曾被誉为番禺区贝克汉姆;喜欢打羽毛,曾被誉为学校里的林丹接班人,即便我打得很差……但前者因为没场地后者成本太高也已经不敢碰了,但还是很感谢这些年国家对体育重新重视了,场地多了,环境好了,但国家万万没想到——

“你的吃鸡队友已上线。”

因此拿什么拯救体育,方法很多,可能落实下来的我只想到一个:“希望医疗发达一点,这样就尽可能拯救大家的健康。”

如果不愿意运动,那就早睡早起。

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