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皇帝殺兄奪皇位,又勾搭了弟弟的親媽,簡直比李世民還猖狂

公元304年,劉淵打著光復漢室的旗號,在左國城重新建立起匈奴政權,而宗廟也不在供奉冒頓以及呼韓邪那些匈奴的單于,而是供奉著漢朝的兩位皇帝,因為劉淵認為冒頓這些匈奴的單于他們的成就實在不值得他去效仿,他要成為像漢高,魏武這些中原的帝王一樣的人物,而他也相信自己能有這樣的成就。劉淵後來也確實做到了這樣的成就,公元308年,劉淵經過幾年的征戰,終於稱帝,改元永鳳。

這個皇帝殺兄奪皇位,又勾搭了弟弟的親媽,簡直比李世民還猖狂

劉淵的漢政權發明了中國史上最早的“一國兩制”,也就是胡漢分治制度,用漢魏制度治理歸附的漢人,而用匈奴胡人舊制。劉淵很重視皇子們學習漢學。其中長子劉和、四子劉聰、養子劉曜最為突出。劉淵任命四子劉聰為“大司馬、大單于、並錄尚書事,置單于臺於平陽西。”大司馬是漢魏官職,從漢武帝罷太尉而設大司馬以來,這一直都是最重要的軍事首長。劉聰被任命為大司馬,意味著他是匈奴漢國軍事上的一把手。

劉淵稱帝兩年後,公元310年,就病逝了。太子劉和即位,劉和這個人確實也很能幹,但是“內多猜忌,馭下無恩”。劉淵兒子數量雖不多,但勢力不小,大都擔任中央文武要職,更為重要的是,劉淵諸子都掌握大量軍隊。劉和即位之後,就要面臨著諸王權力過大威脅皇權的問題。

這個皇帝殺兄奪皇位,又勾搭了弟弟的親媽,簡直比李世民還猖狂

由於衛尉西昌王劉銳、宗正呼延攸沒有進入劉淵臨終安排的顧命大臣名單,所以心懷怨恨,故而慫恿新君劉和削藩,首要目標便指向四子劉聰。劉和聽了劉銳和呼延攸的話,準備對四弟大司馬劉聰下手。沒想到劉聰早有準備,率軍從平陽西明門攻進皇宮,並於光極殿西室殺害劉和,又收捕逃到南宮的呼延攸等人,並將他們斬首示眾。劉聰雖然說是弒君奪位,但這也大多也是被逼的,難道眼看著自己的親哥哥就是殺死自己了,難道還要把自己送上去給別人殺而不反抗嗎?

這個皇帝殺兄奪皇位,又勾搭了弟弟的親媽,簡直比李世民還猖狂

劉聰的母親是張夫人,只不過是劉淵的妾世而已,所以他只能算是庶出。如果要論出身的話,劉聰是很難當上這皇位的。而當時劉淵在位的時候,就因為劉乂的母親是出身氐族貴族的單皇后,所以有意要他繼承皇位,而劉乂是個明白人,知道如果自己繼承這皇位的話,他的四哥哥肯定不會同意了,說不定最後還會被他殺了,所以索性不做這個皇帝,最後當然就是劉聰當了這個皇帝了。劉聰即位之後,就改元光興,尊劉淵妻單氏為皇太后,把他的母張氏封為帝太后,而他的妻子呼延氏為皇后,以子劉粲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為了表示姿態,劉聰立了弟弟劉乂為皇太帝,說等以後還會把皇位傳給弟弟。

這個皇帝殺兄奪皇位,又勾搭了弟弟的親媽,簡直比李世民還猖狂

其實劉乂要比劉聰小很多,他母親單太后非常年輕,長得也漂亮。如果按照匈奴傳統的收繼婚,劉聰都可以把單氏收歸自己後宮,但是匈奴漢國畢竟不是當年的草原匈奴部落,早就已經宣稱是大漢王朝的繼承人,得遵守漢律,不能逾越倫理之線。就是這麼巧,劉聰和這位美麗的太后單氏還好上了,一個匈奴,一個氐族,倒也和他們原先的部落傳統不衝突。但是,劉乂卻受不了,他是漢化教育成長的皇子,最後竟逼得單太后受羞愧自殺。到了後世唐朝,李世民也是殺兄屠弟,奪了皇位,最後還霸佔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這和劉聰的上位多麼的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