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请别让职业病毁掉您的健康!

老师,请别让职业病毁掉您的健康!

深深地向您鞠一躬,说声:“老师,您辛苦了!”

老师,请别让职业病毁掉您的健康!

教师,是一个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于一体的职业,“辛勤的园丁们”在繁重而辛劳的教学中,自身健康“成绩”也面临众多挑战。

网上流传的一份“教师职业病时间表”:

工龄1年:嗓子渐渐吃不消——过度用嗓,慢性咽炎已有前兆;

工龄3年:眼睛干燥模糊——长期电脑备课,干眼症难以避免;

工龄5年:心理障碍——骨干教师升学压力越发重大;

工龄10年:大多得了痔疮——不大不小的病,久站久坐得来;

工龄15年:颈椎僵直——埋首备课,久而久之患上颈椎病;

工龄20年:胃病找上门——二十年讲坛生涯,生活紧张;

工龄25年:静脉曲张——久站后双腿时而麻木无力;

工龄30年:毛病都来了——桃李满天下,相伴一身病。

各位老师,您到第几级了?

上课大声说话、一个劲抬高手臂写板书、长时间站立。下课又忙着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伏案低头工作……这是很多老师每天的生活。

“刚开学你看老师们的脸色很红润,但一学期下来,你再看看,不是发黄就是苍白。教师这个职业除睡觉外,一睁眼想的就是教学,就是学生。”一位校长如是说。

慢性咽炎、颈椎病、肩周炎、静脉曲张……都成了教师职业病。

有关调查数据表明,七成的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高强度的工作给教师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以致出现了教师职业病。

教师易患哪些职业病?如何应对与预防?

1、慢性咽炎

老师长期大声说话,容易引发声带水肿、充血或小结,加之长期受粉尘刺激,易引发慢性咽炎。除了咽喉,声带也是老师“容易受伤”的部位之一。

对策:教师应注意科学用嗓,修正讲话的方式,胸式呼吸改为腹式呼吸。讲课中,注意声量,切勿太大声或急切地说话;课间休息时让声带也休息一下;常用温开水、薄荷口含片润喉,;少食辣椒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以及巧克力等糖分过高的食物,多摄取一些清肺养阴、化痰散结的食物。

2、颈椎、腰椎疾病

教师长期伏案工作时精力高度集中,备课时间较长,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的紧张,时间一长就会形成颈部肌肉和韧带的慢性损伤,严重者会演变成颈椎病。而腰椎压力是站立时腰椎所承受压力的好几倍,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

对策:在坐姿上应尽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调整工作中的姿势与时间长度,适度运动、充分休息,做些扩展胸部、扭动腰肢、活动四肢等运动。

3、胃病

有数据显示,教师的胃病患病率为15-25%。究其原因,教师的工作负担重,日均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加上平日体育锻炼少,吃饭不准时。赶时间时吃饭狼吞虎咽,太忙时又顾不得吃饭,同时他们还要面临各种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比如班级升学成绩、职称评定、面对各种家长各种质问等。如果这种状态长期得不到缓解,极易造成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对策:教师如果出现胃部不舒服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检查,不要一拖再拖,导致小病不治成大病。平时吃饭时细嚼慢咽,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保护作用越强。规律且定量进餐,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

4、静脉曲张

教师需要长时间地站立授课,下肢静脉内的血柱形成静脉内的压力,使静脉血不易向心脏回流,而向足部倒流,造成静脉迂曲、扩张,并引起相关并发症,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对策:讲课时,教师应将身体重心交替由一只脚移到另一只脚上,始终保持一只脚处在休息状态,并可慢步走动;要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活动活动双腿,促进血液循环。慢跑、关节屈伸活动、腿部按摩,都可以预防静脉曲张。

5、干眼症

老师长时间面对电教设备和网络,再加上每天都批改作业,这种情况下会导致他们视觉疲劳,出现视觉模糊、视力下降或眼睛干涩、发痒等,有的人还伴有头痛的症状。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干眼症。

对策:在不可避免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或长时间使用电脑备课、批改作业的情况下,每隔一段时间抬头看远方,做眼保健操。摄取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甜薯,哈密瓜,南瓜和芒果。除了维生素A,其他对眼睛有益的营养成分包括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菠菜,黄玉米,猕猴桃也是不错的选择。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小编想提醒辛勤的园丁们:请保重你们的身体!

老师,请别让职业病毁掉您的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