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駕危險堪比酒駕 開車前千萬別吃6類藥

喝酒不開車已眾所周知,然而,有些藥服用後也不能開車。“十一”長假即將到來,自駕遊也將迎來高峰期,司機千萬別忽視藥駕的危險性。

藥駕危險堪比酒駕 開車前千萬別吃6類藥

案例

吃感冒藥後追尾

36歲的陳先生帶家人開車自駕遊,返程的前一天不慎感冒。返程當天,陳先生吃了感冒藥後開車出發,一路上感覺昏昏欲睡,在出高速時操作失誤追尾了前車。

許多司機並不知道藥駕的危害。在服用藥物後開車時沒有精神,從而引發車禍。

在光谷工作的張先生講述了他5天前的一次藥駕經歷:當天因發燒請假在家,剛吃了2顆感冒藥,突然接到老闆電話,他開著車就往公司趕。沒想到越開越困,過路口時錯把油門當剎車,一頭撞上了前面的公交車。所幸只是車子輕微受損,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數字

藥駕類車禍已佔交通事故10%

誘發車禍危險因素——藥駕常常被人們所忽視。國內資料顯示,服藥後駕車發生的交通事故佔整個交通事故的10%左右。所謂藥駕是指駕駛人員服用了某些藥物後駕車出行。藥駕堪比醉駕。導致嗜睡的藥物、致眩暈或幻覺的藥物、導致視物模糊的藥物服用後不宜立即駕車,儘量避免血藥濃度峰值的時間內開車。

令人擔憂的是,絕大多數司機都沒有意識到藥駕的危害。

友情提醒

司機朋友們請注意

開車前避免服用六類藥物

一、抗組織胺類藥品 :包括撲爾敏、賽庚啶等。服用後可抑制大腦皮層興奮度,有明顯嗜睡、睏倦等副作用。服用這些藥開車,特別是跑長途,駕駛員很容易疲倦、打瞌睡,造成危險。

二 、感冒藥:主要指含有抗組織胺藥撲爾敏成分的感冒藥。如複方氨酚黃那敏,維C銀翹片、感冒清、速效感冒膠囊、複方氨酚烷胺等。如確有服用必要,請仔細看看說明書,挑選不含撲爾敏的純中藥製劑。

三、 抗精神病、抗抑鬱症藥:包括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鹽酸多塞平片、阿普唑侖片、丙戊酸鈉緩釋片和卡馬西平等。此類藥物直接作用於大腦皮層興奮中樞,服用這些藥,大多會有明顯嗜睡、眩暈、頭昏、乏力等副作用,影響患者的注意力和判斷力,所以服用該藥的患者不得開車或操作危險的機器。

四、 鎮靜催眠藥:包括安定、氯硝安定、苯巴比妥等鎮靜催眠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有廣泛的抑制作用,可能造成嚴重的嗜睡、疲乏、頭暈等反應,開車前不能服用。

五、降壓藥和降糖藥:服用期間,除了藥物本身帶來的嗜睡副作用,還可能造成突發性低血壓和低血糖,使人短時間喪失意識反應,造成嚴重後果。

六、鎮咳藥:如克咳敏(鹽酸二氧丙嗪)、速效止咳沖劑,因含有導致嗜睡的成分,也不宜駕駛員服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