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多少歲?

地球,是浩瀚宇宙的一部分,

渺小的如一粒塵埃;

卻孕育了生命,

是人類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園,如此偉大!

地球多少岁?

從人類有好奇心和求知慾開始,

對神秘地球的探索就從未停止過。

而在眾多值得思考的問題當中,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

"它存在了多久",

一直都是熱門中的熱門。

自17世紀開始,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歷經了300年之久,湧現出了大批致力於此的學者。無奈歷史只能記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幾個。他們是誰?做了什麼?又是怎樣推動科學問題前進的呢?

不妨讓我們站在古人的角度,沿著科學發展的脈絡,捋一捋這個重要科學問題是如何被揭開神秘面紗的。

早在17世紀,人們就抑制不住內心的好奇,在求索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中逐漸發現,地球的年齡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那是被基督教統治長達十幾個世紀的西方世界,地球的年齡不過是一個神學問題,只能從上帝的默許--《聖經》中尋找答案。

《聖經》中記載,上帝創造天地之後,便創造了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代代相傳的家譜也詳細記載於《聖經》中。因此從理論上講,順著家譜,能夠計算出創造天地的時間。

愛爾蘭主教雅各·阿瑟對《聖經》的記載詳細考證,“精確”推算出地球是公元前4004年10月26日上午9時由上帝所造,也就是距今6000年左右的時間。

地球多少岁?

大主教 雅各·阿瑟

然而這一說法,無法解釋需要漫長演化過程的地質現象—海陸變遷,山脈隆起等,以及漫長的生物演化過程。於是,不同領域的啟蒙科學家們都躍躍欲試,開始尋找《聖經》之外的計算方法。

最想知道地球年齡的當然是地質學家們,沒有這個前提,很多地質現象都無法科學的解釋。最初,法國自然科學家德梅耶指出,在內陸高山上有海貝化石,這就說明高山曾經位於海水中。海平面的升降速率是十分緩慢的,據他計算每100年只能下降3英尺,地球上最高的山峰以這樣的速率下降,大約需要20億年,這也就是地球的最小年齡。1893年,裡德(Reede)根據沉積速率和沉積岩的總厚度進行估算,得出從寒武紀到現代需要6億年的時間。科學家們又從海洋中鈉含量的積累量計算海洋的年齡至少10億年,從而限制地球年齡的上限。

雖然這些推算都不夠嚴謹,漏洞百出,卻是在正確方向上邁出的關鍵一步。地質學家的推算結果同樣為生物學家所歡喜,因為生物進化也需要漫長的時間。

儘管科學家們一致認為,地球的年齡是非常古老的,至少數十億年,但如此粗略的估算顯然不能令嚴謹的物理學家滿意,他們試圖給出更精確的答案。

1687年,牛頓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一書中提出,物體散熱的速率跟它的大小呈正比,例如,一個燒的通紅的直徑為1英尺的鐵球,需要1個小時才能散去所有熱量。牛頓的這一理論為後人計算地球的年齡指出了一條道路,因為地球最初也是一顆熾熱的球體,冷卻到現在需要的時間,就是地球的年齡。

地球多少岁? 地球多少岁?
地球多少岁?

牛頓 布封 開爾文勳爵 (1643-1727) (1707-1788) (1824 –1907)

法國博物學家布封(Georges-Louis Leclerc de Buffon),是沿著這一方向探索的眾多學者之一,他選取物質組成和地球差不多的球體來加熱到通紅,然後再將熱量全部散去,記錄下所用的時間。根據球體與地球直徑的比例,可以相應的計算出,如果通紅的地球散去所有熱量所用的時間,大概是7萬多年(74832年)。然而,布封私底下也承認,他的計算大大低估了地球的年齡。

地球多少岁?

01

02

地球多少岁?

熾熱的地球→冷卻的地球

儘管如此,100年後的物理學家仍然不放棄,繼續沿用牛頓和布封的思路,試圖得出更精確的年齡。其中的代表者就是19世紀首屈一指的大物理學家,皇家學會會長,入選英國上議院的開爾文勳爵—威廉湯姆遜。他於1862年發表論文,運用熱力學的方法,“精確”計算出地球的年齡為2000萬—4000萬之間。

雖然這一年齡比地質學家們解釋地質過程所需要的數億年小太多,但開爾文勳爵是最聲名顯赫的大科學家,他的推算,還是統治了科學界長達50年之久。

就在開爾文勳爵精確計算地球年齡的近時,元素的放射性被德國物理學家首次發現。物理學家再次踏入地質學的地盤,然而這次帶來的卻是曙光。之後數十年的時間,科學家不斷探索發射性同位素的衰變原理,衰變週期,以及在定年上的應用。

簡單說來,放射性是某一部分元素所具有的特殊性質,使得這個元素能夠通過釋放一些粒子而轉變成其他元素(衰變),例如238U(鈾)可變成206Pb(鉛),235U(鈾)可變成207Pb(鉛)。不同的放射性元素,衰變速率也是不一樣的,例如238U衰變一半需要44.7億年,而235U衰變掉一半則需要7億年。無論外界條件如何變化,衰變速率保持不變,這也就是“原子鐘”,雷打不動。如此,科學家們就可以通過某種含有U元素的物質中,有多少238U衰變成了206Pb來計算這個物質的年齡。


地球多少岁?

原子經過衰變變成一個新的原子

於是,科學家們將眼光放在地質過程中形成的含U元素的岩石、礦石和礦物,通過測量裡面的U、Pb含量和比例來確定它們的形成年齡。然而,要尋找地球形成之初一直保留至今的岩石或礦物,幾乎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物質都經歷了後期地質過程的改造。

就在這時,有一樣物質為科學家們帶來了驚喜,那就是隕石。隕石就是地球之外,太陽系內其他小天體撞擊地球而落下的石頭。對大量隕石的測年結果顯示,無論他們的成分是否一樣,也不管是何時落在地球上,他們都具有相同44-45億年的年齡。這就證明,隕石是在太陽系內行星形成之初就形成的,他們與地球的年齡是一樣的!!

地球多少岁?

隕石

1956年,帕特森(Pattern)對隕石中的U、Pb同位素進行測量,獲得了45.5億年的年齡,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地球年齡的數據。2002年,澳大利亞地質學家Yuri Amelin通過對隕石中U、Pb同位素比值的測定,獲得了45.67億年的地球年齡。

地球多少岁?
地球多少岁?地球多少岁?

帕特森測得的45.5億年的年齡

地球多少岁?地球多少岁?

Amelin測得的45.67億年的年齡

至此,運用放射性同位素對隕石的年齡進行測定,進而代替地球的年齡這一方法被學術界所接受,45.67億年也成為目前公認的最精確的地球年齡。


歷經300餘年,終於得到了精確的地球年齡,探索道路可謂是充滿艱辛。不過,任何一個科學問題的解決,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是幾代人,幾個世紀的努力。舊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又不斷冒出來,科學探索是永無止境的!向每一位為科學發展做出貢獻的學者致敬~

參考文獻

地球年齡“計時器”. 2009. 梅文亭. 走進科學.

關於地球年齡的爭論. 1989. L. Badash. 《科學;中文版》.

地球年齡探究史話. 2004. 方修琦, 孟勝修. 《地理教學》.

科學大爭論—地球年齡有多大. 2011. 方舟子. 《飛碟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