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青島歷史上有兩條金融街,一條是館陶路,那裡集中了匯豐銀行、渣打銀行、朝鮮銀行、正金銀行、德華銀行等等多個國外的銀行機構,並且有青島最早的證券商品交易所,取引所。另一條金融街就是河南路了。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河南路,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

阿甘便生在這條老街上。出生地是原來的市南區第一醫院,在肥城路和河南路的路口。這裡曾是金城銀行的所在地,也是河南路上最動人的一座建築,文藝復興風格,中部有一個鐘樓。如果說我是生在銀行裡的話,長大也是在銀行裡。河南路98號,一座現在看來極為破舊的居民樓在七十年前,也曾經是一座銀行的辦公樓,而且有一部分還是銀行的金庫。從小就知道這座樓特別結實,牆體的厚度基本都在50公分以上,樓層超高,大部分的鄰居家裡都有吊鋪,吊鋪上的高度都在一米七左右,絲毫也不影響下面的高度。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出生地,河南路17號原青島市南區醫院

河南路的南段基本是銀行業為主,集中的基本是中資銀行,所以說如果館陶路是國際金融街的話,河南路就是民族金融街了,也的確在那時候是有和館陶路的外資銀行分庭抗禮的意味。包括距離不遠的六街口還有青島物品證券交易所,更是直接針對20年代被日本人人把持的取引所所建設的。而更加有意思的是,館陶路的金融街雖然集中了大部分的外資銀行,但是位置恰恰在德國人劃定的歐人區之外,而河南路的大部分中資銀行卻建設在德國人的歐人區界內。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中國實業銀行,後作為人行青島支行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河南路與天津路路口的東萊銀行舊址

東萊銀行是劉子山創立的,最初在河南路與天津路的路口,後來又搬到了河南路的南端與湖南路的拐角,建起了一座更加氣派的銀行大樓。抗日戰爭爆發後,這座樓日本憲兵隊用作了憲兵隊部,成了殘殺抗日誌士的魔窟。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青島本土金融街,名字叫做河南路

東萊銀行舊址最近幾十年曾經作為某保險公司的辦公地,後來被濰坊的一家企業以不到4000萬元的價格購得,欲作為博物館使用,但是在2013年突然建起了高高的圍牆,嚴重影響了周邊的風貌,改建工作也沒有再進行下去,這幾年老街裡改造過程中究竟該樓又產生了哪些變故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銀行,河南路上的飯店也是很多的,解放前青島最著名的素菜館菜根香就在河南路上,而青島最大的河南菜系“厚德福”也恰好在河南路上,據說梁實秋曾是這裡的股東,所以在這裡招待過不少的文人名士,大概除去順興樓,梁實秋光顧最多的就是厚德福了。

萬福林是青島本土最著名的糕點商號。原先的位置在河南路的北段,小時候每天上學都會路過,只是走的是馬路的對面,後來隨著天津路到北京路一段的老樓拆遷,萬福林轉了個身,雖然還在那個街區,但是店門改在了東面的河北路上。萬福林的點心曾經是青島最上講究的,小時候母親常常會給姥姥買那裡的鴨尾酥和“小眼鏡”,後來這個習慣延續到了我的身上,每次回家看望母親也會帶上鴨尾酥,只是已經改成了臺東生活林的了。母親離世已有兩年多,我這樣的習慣依舊未改,每個月總會買上一兩次,體味下小時候的味道,品牌則換成了臺東萬佳廣場的生華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