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最近,張馨予被爆出懷孕五個月的消息。

本來是個值得分享獲得祝福的喜訊。可洶湧而來的輿論,完全混淆了這件事的重點。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有人“女德”附體,苛責她是“奉子成婚”。

“五個月?那說明你結婚前就懷孕咯?真個是爛女人!”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還有人把她的婚後生活投射成了“宮鬥劇”。

“真的是‘母憑子貴’,懷個孕就能‘野雞變鳳凰’。”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其實,無論是“奉子成婚”,還是“母憑子貴”,這其中都暗含了某種男性本位的價值觀:

一個女人可以依附婚姻去洗白自己,又或者她必須要依靠自己的兒子去獲得自我價值的晉升。

赤裸裸的大清封建邏輯。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試問,如今的年輕人也有不少是在婚禮前就懷孕的。現代社會的婚戀道德也不會對這種行為那麼苛刻。

那麼,究竟是什麼人,會抓著那些“黑料”不放呢?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papi醬曾經發過一個視頻,生動形象地展示了網絡世界中“正義使者”的群像。

他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叫“鍵盤俠”

每一次熱點事件上,無論是社會新聞,還是明星八卦,他們總是會見縫插針地找出當事人的“錯誤”,然後無限放大,進而集體攻擊......

“誰讓你穿那麼少的,活該!”

“掙這麼多錢為什麼只捐這麼點兒?”

“你好朋友離婚了你怎麼不發微博?”

“別裝了,就知道做戲,一定是炒作!”

就像前段時間,古力娜扎和前任男友的私密視頻被曝光。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視頻內容其實真的沒什麼,無非是女孩在男友懷裡撒幾句嬌,既不有損禮俗,又沒觸犯法律。

可是,對於鍵盤俠來說,他們最擅長的,便是添油加醋了。

“這麼嬌滴滴的,一定很騷吧?”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自始至終,古力娜扎沒有出面回應,而是默默承受了這一切。

而所謂視頻,也是前男友多年前蓄意流出的。那時候娜扎早已進入演藝圈,作為成年人,他應該知道“名聲”對於一名女演員來說有多重要。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可他並不在乎,他在乎的藉著前女友的“醜聞”,去宣傳自己的品牌和店鋪。

他利用了那來勢洶洶的民意,冷血旁觀著那些咒罵娜扎不知檢點、不守婦道的言辭,坐收漁翁之利。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而那些所謂的“正義使者”,對自己被利用這回事兒,並不知情。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勒龐在《烏合之眾》中,對“鍵盤俠”現象進行了分析: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

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李詠老師去世的前幾天,他的女兒發了一條微博,內容只是一張自拍。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當時就有網友因為信仰問題,喪心病狂地咒罵、汙衊、蕩婦羞辱她。

而去世當天,更有人指責她說:

“你爸死了,你怎麼還發自拍。”

“你爸狀態肯定很不好了,你竟然還在作秀?”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是啊,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們,理所應當地認為李詠女兒在這個時候,應該絕望流淚,甚至嚎啕大哭。做不到悲傷,那你就是不孝,就活該被罵。

“我們罵你,是替你爸爸教育你!”

他們不知道的,是女孩一直陪伴在爸爸生命中的最後一刻。或許她已經意識到向死而生的意義,只是她表現出的是自己堅強的一面罷了。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可鍵盤俠們並不在乎這些。

他們在乎的,是通過貶斥、詆譭他人,以烘托自己的崇高,以此獲得情緒的快感,和心理上的滿足。

可這些所謂的衛道士,真的“崇高”嗎?

微博用戶@法山叔說:

一個真正心存善念的人,在看到一個孩子失去她的父親時,期待的,絕對不會是看她嚎啕大哭的畫面,而是希望她早日走出來,早日習慣,樂觀,微笑,勇敢地繼續自己未來的生活。

是啊,真正善良的人,絕不會消費他人的苦難。他們會默默鼓勵,給當事人解決問題的時間,而非指手畫腳,大言不慚。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那些網絡上的“強者”,往往是生活中的“弱者”。

他們需要一個宣洩的出口,去補償自己因現實失敗而缺乏的成就感。

即便知道“唇槍舌劍”可能造成的傷害,可依舊奉行“自己先爽了再說”的原則。

殊不知,言語的暴行不僅可以扭曲事實,也可以“殺人”。

一名叫Emmy的小女孩,六歲時因可愛陽光,成為澳洲家喻戶曉的童星。愛笑的她表現出來的永遠是健康、純真的一面。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可人們並不相信這是真實的她,覺得這一切都是“裝”出來的。

於是,她收到了無數惡意謾罵:

“我希望你快點自殺。”

“你可以試試割腕,這是你應該做的事。”

有條不紊的集體暴力持續了八年,儘管女孩後來銷聲匿跡,人們也並沒打算放過她,傷害反而變本加厲。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直到14歲那年,徹底絕望崩潰的她選擇自殺,只留下了一句話和一幅畫,作為對這個糟糕世界的抗議。

畫面中只有一個不堪重負的女孩,以及看不到悲喜的面孔。

她絕望地寫著,“即使聲音顫抖,也要勇敢發聲。”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勒龐曾說:

昨天受群眾擁戴的英雄一旦失敗,今天就會受到侮辱。當然名望越高,反應就會越強烈。

群眾只會把末路英雄視為自己的同類,為自己曾向一個已不復存在的權威低頭哈腰而進行報復。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很遺憾,我們活在一個“後真相時代”。

所謂“後真相”:意味著人們的立場和觀點往往優先於客觀事實。於是“真相本身不再重要,心理滿足感似乎更加重要。”

就像《聖經》中有一個故事:

眾人抓到一個妓女,把她帶到耶穌跟前,準備按照律法,用石頭砸死她。耶穌說,你們中有誰覺得自己是無罪的就去向她扔石頭吧。眾人聽了,都沒有扔石頭,一個接一個散了。

遺憾的是,如今的人們為了證明自己無罪,紛紛向“她”扔去了石頭。

張馨予懷孕第151天,竟收到了2000封匿名詛咒信……

正義面前,雖然每一個普通的你我人微言輕,但當雪花匯聚成雪崩,當水滴積聚成海嘯,沒有人能獨善其身。

正因如此,我們更要謹言慎行。在表達抒發正義的情緒的同時,也要適當保持清醒和理智。

畢竟,言論雖有自由,但自由應有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