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寫作的瓶頸

1

文學它確實是需要天賦的,天賦很重要,可以說是一個決定性的條件,但是天賦是不能教的。另外一部分則由你的生活經驗來決定。應該說,文學還是有一部分可以教的東西,這部分就是技術性的東西。比方說,小說的虛構能力,框架和結構,包括語言,那麼我至少可以讓學生知道,什麼語言是好的語言,什麼語言是垃圾語言。這種東西我覺得還是可以培養的。

2

作家,起碼要有一個虛構的能力,比如,你告訴我你有很多的生活經驗,你有很多的不高興,或者愉快的事情。可問題是,你要把這些從你自身經驗裡生髮出來的感情,通過一定的技巧,虛構成一個故事,那就是一種能力。我們現在經常出現一些作家,很快把自己的生活經驗消耗完了,非常浪費地就把自己的感情用完了,寫了一篇兩篇作品很好,以後再也難以為繼了,之後就什麼東西都沒有了。

3

歐·亨利式的短篇小說已經是很古典的,但不得不承認,這些短篇編得真好,這種寫作技巧脫胎於古代的寓言。古代寓言,哪怕非常微小,幾百個字都要完整講一個故事。小說本質上就是講故事。

4

最初寫作的時候都是因為心裡面有很多很多的感情需要抒發,有很多很多的故事要說,而且都是跟自己的經歷有關係的。但是當你要成為一個職業作家的時候,顯然是不夠的,這個時候你的重點會從一開始的宣洩、表達,變成了想要創造一個故事,而不僅僅是寫自己的經歷。

5

我現在想告訴這些年輕人,假如你不能在文學裡面得到樂趣,你就不要寫,因為除了得到樂趣得不到別的回報。

6

在我最初的寫作裡面,經驗是佔了很大的一部分。我覺得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是很貪婪的,似乎是張開了所有的感官,每一個毛孔都在不斷地吸收經驗,像海綿吸水一樣,把自己注得非常飽滿。這個時候寫作就是把吸入的東西慢慢地釋放出來,讓它流淌出來。我最初的寫作說宣洩也罷、描寫也罷,其實就是在釋放自己的經驗。

7

人們經常用“瓶頸”來描寫停滯不前的狀態。其實,寫作者真正的瓶頸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這種瓶頸不是說你寫得不好,而是在於你會忽然對寫作這個事情感到厭倦,覺得我寫也不是,不寫也不是。這才是真正的瓶頸。

在這種時候,你不能夠放下筆,也許一旦放下筆,再也不寫了,你會過著一種再也得不到滿足的生活。但是,你也不能硬寫,因為硬寫的話會把你寫傷掉,從此你會非常非常厭倦寫作這件事情。我覺得每個寫作者都會經歷這種階段,這個時候誰也幫不到你,只有靠你自己慢慢掙扎出來。

8

這些年來,有一個最重要的、越來越明顯的變化,就是我對小說的認識越來越樸素。我覺得小說就是要講一個故事,要講一個好聽的故事,不要去為難讀者。我曾經寫過很多實驗性小說,都是很晦澀很曖昧,時空交錯,目的不明確,人物面目模糊的故事,因為我很想掙脫故事,擺脫小說的陳規。可是到現在為止,我越來越覺得對我來說,小說的理想很簡單,就是講故事。

9

你會發現歷史本身都為你準備好了所有的條件,餘下來的就是設想具體的人和事,這時候就要啟用你的經驗,啟用你對你周圍生活事物的觀察和認識,你會發現人和人,無論跨越多麼不同的時代,多麼漫長的時間,其實並沒有本質的區別。

(選自2018年3月19日《北京文學》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