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桂林人 更是秀峰人”——一代“歌仙劉三姐”黃婉秋獲秀峰區“十大模範人物”

“嘿,什麼水面打跟斗?嘿了了囉、、、、、、”小時候,無數人痴迷於電影《劉三姐》中的動人歌聲,那質樸、機智的對唱和鄉土氣息濃郁的山歌,讓人回味無窮,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12月14日晚上,在王城景區國學堂舉辦的我區“十大模範人物”頒獎晚會現場,終於近距離見到了“歌仙劉三姐”的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全國德藝雙馨終身成就獎獲得者、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著名錶演藝術家黃婉秋老師。

“我是桂林人 更是秀峰人”——一代“歌仙劉三姐”黃婉秋獲秀峰區“十大模範人物”

一代“歌仙劉三姐”黃婉秋獲秀峰區“十大模範人物”.


劉三姐是一個民族的文化符號,更是一個民族精神的象徵,正如黃婉秋老師在頒獎晚會上所分享的感言:“劉三姐精神就是真善美,就是傳承我們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精神,讓大家永遠記住我們偉大的民族!”是的,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電影《劉三姐》從1961年公映至今,在華人世界的影響力長盛不衰,是中國迄今為止上座率最高的影片,她影響了整整三代人。在香港、澳門及東南亞被譽為“山歌片王”。各國電影評論家稱劉三姐是“世界民歌之王”,作為劉三姐的扮演者,因此也成為世界華人眼中的“歌仙劉三姐”。正所謂:桂林山水甲天下,千年傳唱劉三姐。

在晚會現場,聽到我們要採訪她,黃婉秋老師愉快跟我們走到大門外接受採訪。時值寒冬,桂林的天氣冷得刺骨。整個採訪過程,黃婉秋老師都非常耐心,和藹可親地回答我們的提問。如此近距離接觸到這位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偶像,第一代“超女”,讓我們非常感動。但更讓我們感動的,是聽了她對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節的那份深厚情感。

從2014年到2017年,黃婉秋老師連續參加了4屆桂林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節。每次參加,她親自披掛上陣,與丈夫何有才、女兒小秋、外孫女如秋同臺獻技,重現當年“劉三姐”的經典片段,她還同時擔任我區“山歌大王爭霸賽”“少數民族優秀舞蹈大賽”的評委,勞心勞力地推薦優秀參賽者參加中央電視臺和廣西電視臺《尋找劉三姐》欄目的海選活動。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常常是整天工作下來,還要應對世界各地的記者、影迷的採訪或合影請求,非常不易,但她從未說過累。為參加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節,她放棄了許多國內外節目和單位的邀請,全心地為秀峰“文化大區”的建設發展奉獻心血。她坦然表白道:“我是桂林人,更是秀峰人!”

“我是桂林人 更是秀峰人”——一代“歌仙劉三姐”黃婉秋獲秀峰區“十大模範人物”

黃婉秋老師參加桂林秀峰“三月三”民族歌圩節。


是的,黃婉秋老師不僅是秀峰人,是桂林人,還是廣西人,更是全中國、全世界的人!因為,“劉三姐”的形象,早已成為中國人的驕傲!1963年,黃婉秋憑藉《劉三姐》奪得第二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稱號,電影《劉三姐》被《世界華人名人錄》收藏,被《世界客家名人譜》收藏,被美國紐約博物館《著名亞洲藝人檔案》收藏,黃婉秋老師本人被美國刊物選為世界第四屆婦女大會五百名著名婦女,在南洋被譽為歌仙和舞臺世界的大英豪,被中國二十餘家著名刊物列為傳奇人物。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全球有華人的地方都會知道“劉三姐”,都會有“劉三姐”黃婉秋的鐵桿粉絲!

黃婉秋老師說令她終生難忘的是1977年11月28日。這一天,經過艱苦排練,她重新主演的歌舞劇《劉三姐》正式上演了。這是她演藝生涯的第二個春天的開始。

1995年,黃婉秋老師牽頭籌排大型彩調《巧妹子》,在劇組蹲點兩個月,對該劇的排練演出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巧妹子》被文化部邀請進京演出載譽而歸,被譽為“現代劉三姐的新版本”,獲得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提名獎,人們對黃婉秋老師無私扶植新人的藝德時備加稱讚。

1997年,為了向桂林山水節獻演,黃婉秋親自蹲點劇組,負責重排大型民間歌舞劇《劉三姐》。重排的《劉三姐》在山水節期間連演13場爆滿,得到了中宣部領導丁關根的稱讚。

1998年,被自治區評為德藝雙馨演員,受各界的尊重和好評。

2001年10月,黃婉秋老師創辦劉三姐景觀園(後更名為劉三姐大觀園),宏揚和發掘以劉三姐為主題的民族文化藝術。在“劉三姐”品牌效應的影響下,景觀園很快成為桂林市旅遊業的一顆新星,成為桂林旅遊的新地標!在2012年8月,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廣西首批民旅風情旅遊示範點。

從當年的《劉三姐》到如今,75歲的黃婉秋老師已堅守《劉三姐》舞臺57年,還培養了女兒小秋、外孫女如秋,三代“劉三姐”同臺演出有10年。黃婉秋老師作為“劉三姐”文化符號的傳承代表,頻繁參加國家級重大活動和演出,頻繁受邀參加國際間的文化交流,為桂林山水以及劉三姐文化的傳播做出了獨特貢獻。與此同時,黃婉秋老師還積極參與國內許多大型公益活動、慈善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名有社會責任感、有德行和良知的民族文化傳承人,積極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更多的人。

“多謝了,多謝四方眾鄉親,我今沒有好茶飯哪,只有山歌敬親人,敬親人!”黃婉秋老師表示,今年距《劉三姐》公映已過去50多年,現在又迎來了自治區成立60週年大慶,是一個特殊又喜慶的年份。在黨的領導下,60年來廣西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文藝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文化自信明顯增強。作為扮演了幾十年“劉三姐”的文藝工作者,她將繼續不忘初心,繼續努力,在廣西這片山歌最眷戀的地方,繼續傳承好劉三姐的民族文化,彰顯新時代的芳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