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劉三姐》創作源於它,是廣西本土特有的戲曲

電影《劉三姐》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61年拍攝於桂林陽朔的彩色風光故事片,由蘇里執導,黃婉秋、劉世龍、夏宗學等人主演,主要講述了劉三姐用山歌反抗財主莫懷仁的故事。影片在全國發行後引起巨大反響,劉三姐歌曲廣泛傳唱。1963年,《劉三姐》在新加坡首映,盛況空前。到了1979年,新加坡再映《劉三姐》,連映186天,票房超過美國影片《飄》。


電影《劉三姐》創作源於它,是廣西本土特有的戲曲

電影《劉三姐》光碟封面

電影《劉三姐》中幾乎所有的對話都用歌曲展現,是我國第一部歌劇式的電影。音樂很好聽,流傳也很廣,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些音樂並不是憑空創作出來的,而是源於廣西本土山歌和一種戲曲——彩調。

上個世紀50年代末,《劉三姐》經歷了從彩調劇—歌舞劇—電影的轉變。直到2003年由張藝謀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劉三姐這一壯族民間傳說中的歌仙也逐漸成為海內外家喻戶曉的壯族文化象徵。


電影《劉三姐》創作源於它,是廣西本土特有的戲曲

桂林《印象·劉三姐》


彩調俗稱調子、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

彩調起源於廣西北部農村,流傳甚廣,名稱不一。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一帶叫“採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等。1955年“全國群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以後統稱為“彩調”。


電影《劉三姐》創作源於它,是廣西本土特有的戲曲

彩調名劇《王三打鳥》


彩調的歷史

關於彩調的歷史,根據歷史資料上的文字記載和一九六二年全國彩調老藝人座談會提供的材料來看,彩調的歷史約有兩百多年左右。

清道光年間,調子藝人就在桂北各縣及桂南的新寧州(今扶綏縣)開館授藝,以傳授和演出調子為生,逐漸成為職業藝人。到了光緒年間,調子由北向南流傳,桂中彩調以柳州、宜山為中心的主要流佈區,並繼續向南方傳播。

與此同時,受湖南花鼓戲的影響,調子戲漸次由小丑、小旦的“二小戲”發展成為有人物故事的小生、小丑、小旦的“三小戲”。通過戲班藝人遊村走寨和節日廟會的長期演出,積累了《雙看相》,《雙打店》、《瞎子算命》、《王三打鳥》、《三看親》、《討學錢》、《下南京》等36出“三小戲”,當地稱“江湖調”。

這一時期的調子音樂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腔、板、調三大類,已有“九腔十八調”之說。同時在化妝、表演、行當等方面也有所改革。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彩調戲班打破“女子不唱調”的舊習,出現了第一批彩調劇女性旦角,使得彩調藝術在這一時期逐漸發展成熟。

1927年以後,藝人倍受摧殘,彩調瀕於衰亡。新中國成立後,彩調獲得新生,桂林桂華調子團、柳州農民調子團等專業劇團相繼成立,業餘調子劇團也遍及城鄉1959年,柳州市彩調劇團編演彩調劇《劉三姐》,受到區內外觀眾的熱烈歡迎。


廣西彩調的傳播過程中形成了三個派別——桂北、桂西南、桂中。

桂北彩調

桂北彩調是指流行於以桂林、永福為中心的廣西北部地區的彩調流派。桂北彩調發展歷史悠久,與其他地區的彩調做比較,桂北彩調記憶性略顯高超。

桂北彩調的劇目特點是文學性較強,在劇情中外加入吟詩作對的情節。在桂北彩調中,有一批被稱為“詩對戲”的頗具文采劇目,如《華子盤學》、《鬧酒樓》、《討學錢》、《出對招親》等。所謂“詩對戲”,即“吟詩作對戲”,劇中人物多是教書先生和略知《四書》、《五經》的“冬烘先生”,戲中人物的唱詞、唸白均以詩詞、對聯的形式來問答。

如《出對招親》,千金小姐柳嬋娟以出對聯的形式招親,誰對得好就招誰為夫婿。

桂西南彩調

桂西南彩調是指分佈在以百色為中心,包括崇左、寧明、扶綏、龍州等地的桂西南地區的彩調流派。

桂西南彩調是壯族聚集之地,有著崇武尚勇的特色,有擅演“武調”(即武打戲),如《平陽搶親》、《火燒粉妝樓》、《新官上任》等。在桂西南地區,壯劇、粵劇等大戲早已在此生根發芽,與後入的彩調劇有著密切的聯繫。如請粵劇藝人名天仙、花旦祐、黃其階教唱粵劇,所以很多桂西南的戲班平時除演出彩調傳統戲之外,還兼演粵劇《水淹金山寺》、《戰桃花山》、《九龍杯》等。

桂中彩調

桂中彩調是指以柳州、宜山為中心的彩調流派。廣西中部地區聚集著多民族,把文化、語言相互通融,彩調流傳於此各民族利用資源相吸形成自己的文化。

彩調在不同地區民族演出時,根據地區的民歌差異更改彩調的表演方式。如在壯鄉演出會引用“壯歡”,在侗寨演出時會引用“六甲山歌”。根據劇目需要還會加入各民族的山歌。

桂中彩調保持著傳統的彩調形式,載歌載舞、節奏強、曲調生動的特點。如《茶山會》、《跑菜園》、《探乾妹》等男女青年表達的愛意。又如《對口調》、《五雙鞋》、《盤燈調》等男女對唱,女揮方巾,男折其扇,詮釋了活潑歡快的舞蹈場景,可以說“有歌必舞,缺舞不成歌”。


1961年的電影《劉三姐》第一次讓壯族地域文化傳遍大江南北,也讓彩調這種廣西特有地方劇種煥發新生命。此後的幾年裡,歌舞版《劉三姐》四進中南海,為國家領導人演出,紅遍全國。

2006年,彩調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