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在“碎片化閱讀”、“高效閱讀”大行其道的當下,如果有人告訴你他喜歡購買不裁開的書,讀書時拿裁紙刀慢慢裁開,你大概會以為他腦子糊塗了。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其實,這種“逆時代潮流”的閱讀載體名為“毛邊書”,受到很多藏書家和讀者的喜愛。毛邊書的形式往往會被用在散文、書話、學術隨筆、詩歌等題材的書上,特別適合收藏。於讀者,值得買兩本,一本藏,一本讀;於作者,值得單獨定製,送知音好友,慢慢裁讀,不亦樂乎。

但很多人仍然不理解:為什麼偏要買毛邊?普通版本不是一樣的看?那種看起來邊緣毛糙的半成品,有什麼可收藏的?

要解答這些問題,就得從毛邊書的起源來說起了。

先說說什麼是毛邊書。書籍裝訂好後不切邊的書就是毛邊書,也即是不切裁書口的書。從形式上說:“毛邊書”是種故意設計的裝幀書,印刷裝訂後故意不裁開,謂“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書頁天地四周留出空白,由購書者自己邊裁邊讀。後來實際在中國因為魯迅的提倡形成了書根部位對準衝齊、書頂書口皆為毛邊的所謂“怒髮衝冠”式毛邊書樣式。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毛邊書一般是有較強可讀性的且頁數不多的書籍,一般流傳於文人小圈子,往往是書籍的著作者因為自己有喜歡毛邊書的癖好,專門讓印刷廠特意留下才會產生,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如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推出的推出毛邊本“譯文隨筆”系列中高健選譯的《美國散文精選》、蒲隆翻譯的《培根隨筆》兩種都曾極受到讀者歡迎;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又有李零的《鳥兒歌唱——二十世紀猛回頭》、阿城的《常識與通識》,都屬文字與裝幀雙美的書籍。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最早的毛邊書起源於於歐洲,而中國最早的“毛邊書”又是從哪裡來的?就目前資料來看,將毛邊書引入中國並大力提倡的不是別人,正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先生。魯迅先生對毛邊本情有獨鍾,甚至曾經說過:

書籍不切邊,我也是作俑者之一。

我喜歡毛邊書,寧可裁,光邊書像沒有頭髮的人——和尚或尼姑。

而我國毛邊本的“始祖”也即是周氏兄弟翻譯的《域外小說集》。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此書封面的書名由陳師曾(衡恪)以篆體書寫,上面的橫幅式圖案,畫的是希臘神話故事中的文藝女神繆斯,在晨曦中彈奏豎琴。1909年3月、7月由魯迅自費在日本東京出版。是我國毛邊本圖書的濫觴。

魯迅先生一生編譯校注的書刊和他自己的數十種著作,差不多都留有毛邊本,號稱毛邊黨的黨魁。其胞弟周作人也是毛邊黨,兄弟二人都曾主編過的《語絲》週刊,全部二百六十期都有毛邊本。周作人還在《語絲》週刊主持開展了多期的“毛邊書”專題討論,大力宣揚毛邊書的好處:

第一,毛邊可以使書不易髒,……第二,毛邊可以使書的“天地頭”稍寬闊,好看一點。……因為要使得自己的書好看些,用小刀裁一下,在愛書的人似乎也還不是一件十分討厭的事。(見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語絲》一二九期)

在周氏兄弟的提倡下,當時著名作家如郁達夫、郭沫若、張資平、林語堂、冰心、蘇雪林、謝冰瑩、葉靈鳳、施蟄存、邵洵美、章衣萍、許欽文等等,都出過毛邊書。據統計,從1921年至1937年抗戰軍興,在這十七年裡,全國印製的新文學著作毛邊本,總計約1350種。

但隨著時局的變化,毛邊書在中國的發展每況愈下。1957年北京出版《詩刊》創刊號尚為毛邊本,但隨著各種政治運動的開展,被視作小資情調的毛邊書便很快地無聲無息了。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直到1979年10月,毛邊書才重又抬頭,像當時主持上海文藝出版社工作的丁景唐先生、如今北京魯迅博物館《魯迅研究》月刊副主編王世家先生、當時任四川文藝出版社編輯,如今為四川師範大學教授的龔明德先生等等都製作過相對比較標準的毛邊書,為推廣毛邊書做出了突出貢獻。

最近幾年毛邊書又火熱起來,雖然有市場行為的因素,但也說明毛邊書確有別具一格的價值。

許多藏書家都撰文寫過毛邊書,但我以為藏書大家唐弢說的最好:

我之愛‘毛邊書’,只為它美——一種參差的美,錯綜的美。

我覺得看蓬頭的藝術家總比看油頭的小白臉來得舒服。

樸素,自然,像天真未鑿的少年,憨厚中帶些稚氣,有點本色的美。至於參差不齊的毛邊,望去如一堆烏雲,青絲覆頂,黑髮滿頭,正巧代表著一個人的青春 。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不難看出,“毛邊黨”大多都是有些懷舊,有格調,追求“慢生活”趣味的人。他們往往在書房一隅之地,衝一壺巖茶,拿一柄竹刀,邊裁邊讀,又或者買來收藏,另買普通版本閱讀,沉浸在自己的小小天地裡,悠哉樂哉。

在這個每個人都身背焦慮的時代,取一本毛邊書細細品味,讓時間和生活都慢下來,又何嘗不是難得的幸福 。

如果你想體驗毛邊書的樂趣,可以去孔夫子舊書網淘書,它是網上售賣毛邊書的最大場所,全網毛邊書搜索結果有兩萬七千多部,可稱得上“毛邊大本營”。此外,四川成都有毛邊書局,書局辦有讀書類報紙《書友》,在中縫刊有可供全國“毛邊黨”選購的毛邊書。

當然,這裡有最便捷的方法:點擊閱讀原文,就可以立即加入“毛邊黨”。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本文中的素材參考了以下書籍:

1.沈文衝:《毛邊書情調》,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專門收集各家介紹毛邊書情況的雜文集,具有毛邊小百科性質。)

2.沈文衝:《百年毛邊書刊鑑藏錄》,上海遠東出版社出版。

(收入了沈收藏的270多種毛邊書的簡單介紹和圖錄。)

3沈文衝:《中國毛邊書史話》,內蒙古教育出版社。

(較為詳細的對毛邊書的起源和在中國的歷史作了介紹,並附有作者收集到的自1880-2012年的歷年出版毛邊書簡介。)


大話毛邊:信息閱讀時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毛邊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