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公元450年,一場空前慘烈的文字獄災難,降臨在北魏帝國宰相崔浩身上。

這場災難的慘烈程度,遠遠超過崔浩的想象,他為他的輕率,付出了百倍不止的代價。

多年貴為帝國肱骨之臣,崔浩以為他的權勢和富貴已經相當穩固了,然而此刻看來,竟是脆如紙張,好一場,盪悠悠三更夢。

夢醒之前,他活在權力編織的迷夢中,曾經有過這種狀態而最終結局悲慘的,是大秦帝國丞相李斯。

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圖1 南北朝十六國,英雄逐鹿場

南北朝十六國,胡人亂華的年代,數不清的鮮血,沾染大江大河,數不清的頭顱,蓋滿山川盆谷。那是個權力和嗜殺的慾望空前結合的時代,殺殺殺,殺他個大地茫茫一片真乾淨。

在這場原始血性的人肉森林裡,崔浩一直是人生贏家,事實上,他也只輸了最後那一次。

人們紛紛尊稱他北魏帝國第一謀士,這絕不是虛言和吹捧,而是——算無遺策,真的是算無遺策的強悍智謀。

從北魏道武帝立國開始,崔浩就不斷為北魏帝國的建立嘔心瀝血,他憑藉一手高深的星象之學,加上對人心時勢的精準把握,幫助北魏帝國擊滅胡夏,平定北涼,大敗柔然,帝國的疆土不斷擴大,而且解除了來自北方和西北方的致命威脅,最終打開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圖2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

時間來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時期,崔浩的政治智慧早已爐火純青,他的權勢地位已經榮寵無比。太武帝拓跋燾在鎮壓蓋吳起義的時候,親眼看到寺廟裡的僧人藏匿武器,平素篤信道教的崔浩趁機建議太武帝崇道滅佛,拓跋燾欣然應允。一時間,北魏境內寺廟盡數拆毀,僧人或死或逃,佛像也被搗毀,史稱“三武之禍”。

當時天師道的代表人物,同修道教的北魏國師寇謙之,看不下去崔浩驅使官吏兵士大肆屠殺僧人,苦求崔浩罷手,但崔浩並沒有給他面子。

獨攬大權的崔浩,已然被權力衝昏了頭腦,他大筆一揮,推薦十數人出任郡長,太子拓跋晃表示反對,太子也想安排一些自己人啊,可是崔浩卻堅持對抗,最後拓跋燾按照崔浩的意見辦理了。中書侍郎高允知道此事後,對身邊人嘆息:“崔浩恐怕難得善終,他被權力弄昏了頭,為了一己私慾,竟然和太子這樣有權勢的人物對抗,未來必出大禍”。

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圖3 崔浩是北魏第一謀士,立功無數

崔浩沒聽到高允這些話,就算他聽到了,恐怕也只是冷笑置之。以他的智謀眼光,此舉得罪太子為首的鮮卑貴族,他怎麼會不知道,然而長時間的大權獨掌,已經讓他得意忘形。

神慶二年(公元429年),太武帝交待崔浩牽頭,與高允鄧淵等人一起編寫《國史》,拓跋燾親切的握著崔浩的手,告誡他:“寫本朝國史,一定要真實,是什麼,就是什麼!”崔浩光榮的接受了這個任務,精心編寫,終於在十年後的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寫完《國史》。

然而此時,豬隊友出現了,著作令史,也就是編寫團成員閔湛,郗標等人為了拍崔浩馬屁,力勸崔浩把這本《國史》全文刻在大石碑上,立在京城的交通要道兩側,讓全國人都來目睹瞻仰一下這本傑作,崔浩覺得這個建議非常好,於是耗銀三百萬兩,動用數十萬人勞力,花費數年終於把這個工程竣工。

高允曾勸阻崔浩:“閔湛這樣的小人,給你出的是個餿主意啊,你把文章刻到石碑上,讓全國人都來觀看,只要有一個字的差錯,恐怕會成為你崔氏一門不測之禍啊!”然而崔浩根本聽不進去。

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圖4 高允的智慧是更高深的智慧

石碑刻成了,整部《國史》基於太武帝制定的“一定要真實”的標準,把拓跋燾先祖們的身世和經歷,如實描寫下來,來來往往觀看到這本書的鮮卑族人,果然被其中真實的內容震撼,進而感到憤怒和羞愧,一向讓他們驕傲的先祖帝王,竟然是如此不堪的敗類過往,他們紛紛向拓跋燾告狀。

拓跋燾也怒不可遏,召見崔浩詢問,然而聰明瞭一世的崔浩,此刻辯才全無,只是在那裡出冷汗,而且感到迷糊——太武帝啊太武帝,不是你讓我如實描寫嗎,怎麼反過來怪罪我?

那麼,《國史》裡面哪些內容讓拓跋燾及鮮卑族人感到憤怒羞愧呢,實際上這已經是千古之謎了,然而細細查詢歷史縫隙,我們可以看到拓跋燾的爺爺和太爺爺們充滿了手足相殘,父子互害,比如,當年的開國道武帝拓跋珪,就曾經在苻堅大軍的追擊壓力下,用武力把自己的老爹拓跋什翼鍵綁起來交給苻堅,賣父求榮。

權力的遊戲:他寫了本書,立了塊碑,結果被誅九族

圖5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曾經賣父求榮

而拓跋珪登基開國後,染上服食寒食散(可以作為一種春藥)的習慣,性格剛愎自用,公元409年十月十三日,他的次子拓跋嗣之母賀夫人犯下過失,拓跋珪把她幽禁冷宮,隨時準備殺死。拓跋嗣與宮中宦官及守衛士兵串通好,當晚帶人翻牆入宮,把拓跋珪刺死,然後拓跋嗣登上帝位,是為宣武皇帝。

這一切秘聞,對當時擔任宰府的崔浩來說都是知道了,現在他都寫進了《國史》裡,皇族尊嚴蕩然無存,鮮卑貴族和鮮卑族人感到無比尷尬,惱羞成怒自然正常。

太武帝拓跋燾下令斬首崔浩,把他的部署,妻妾家人和奴僕一共128人,全部誅殺九族。這種殺戮,已經是毫無人性的報復和洩憤了。崔浩在被押往刑場之前,被裝在一個四周是欄杆的囚車裡,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放在繁華的十字路口,任憑行人參觀唾罵。守衛士兵幾十個人,爭相往崔浩頭上,身上,臉上撒尿,崔浩嗷嗷慘叫,路人指指點點。

此情此景,崔浩在權勢煊赫之時何曾會想到。

受到崔浩牽連的,還有和他有姻親關係的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盡數被屠滅全族。這等慘烈株連,後世恐怕只有洪武帝朱元璋的三大案有得一拼。

寫了本書,立了塊碑,卻換來家族的萬劫不復,不知崔浩在死前會有怎樣的想法,權力的甜滋味一面他早已嚐遍,只是沒想到另一面的滋味竟然是血腥味,苦澀味,以及尿騷味。

千不該,萬不該,悔不當初,然而當初何曾想到過會後悔。

罷了,罷了,人生終究一場大夢,幾度新涼斗轉,幾番潮起潮落,人頭落地的那一刻,一切也都成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