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超級2018”, 中國一力量正在崛起,可是美國人卻這樣評價


開啟“超級2018”, 中國一力量正在崛起,可是美國人卻這樣評價


火箭發射

浩瀚的宇宙深深吸引著各國去探索它,曾有一句話說“誰控制了宇宙誰就控制了地球”,隨著太空力量和太空技術的不斷髮展,太空力量的軍事應用也日益廣泛。曾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太空力量為美軍提供了諸多作戰需求,如今在美國與俄羅斯大力發展太空力量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也加入了太空競爭的行列。

如今,經過數十年的大力發展,我國也正在大步走在成為太空超級大國的道路上。就拿2018年來說,年中實施的發射任務就達到創紀錄的36次之多,而且任務也相當重大和艱鉅。央視網的報道中稱,屬於中國航天的“超級2018”正在開啟。

開啟“超級2018”, 中國一力量正在崛起,可是美國人卻這樣評價


衛星

首先,是在2016年的時候“長征五號”火箭成功首飛,但是在第二次執行發射任務時失利,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該型火箭一直處於技術歸零和管理歸零階段。如今王者歸來,經過洗禮後的“長征五號”在2018年復出,未來還將參與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和嫦娥五號月球取樣返回任務。

其次,是進入“井噴”階段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2017年11月份的時候,我國採用一箭雙星的方式將北斗三號組網首發星送入軌道,到年底北斗三號衛星的在軌數量計劃達到19顆,11月底前還將分四次發射7顆衛星。此外,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還透露,預計在2035年以前實現全球組網覆蓋。

此外,就是備受世界關注的中國空間站。有消息稱,國際空間站將要面臨退役的局面,屆時中國空間站將成為唯一。近日,我國官方消息透露,其已經完成主要系統關鍵技術攻關,並計劃實施13次飛行任務,計劃於2022年前後建成載人空間站。早前,我國已經面向全世界發出合作邀請。


日本媒體曾在報道中指出,我國目前實施的多次發射任務其中具有很大的軍用作用,這表明了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太空力量,已開始面向美國、俄羅斯、歐洲等國家發起挑戰。

對此,美國媒體9月30日發表題為《如果中國擁有太空力量,這將對美國軍方產生怎樣的教訓?》的文章稱,太空已經不再是美國的庇護所,曾經給予了美國強大的軍事能力,但如果美國想要繼續保持現有的優勢,就必須瞭解中國目前技術採取的行動。然而,如果沒有太空中的設備來支援,美國的全球通信指揮系統和精確打擊能力將會受到影響,甚至美國軍隊可能會降低到機械化戰爭時代的水平。

有趣的是,美國當初大力發展太空力量的時候就可以,如今我國開始壯大實力的時候卻不行了,這可不就是典型的“只許州官防火不許百姓點燈”?其實,我國早已明確表示,外太空是全人類的共同財產,和平利用太空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