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一部具有濃濃懷舊氣息的溫馨日本電影《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故事背景應該是在二戰之後的日本,那個時候的日本雖然每個人都有傷痛,但是卻都在努力的活著。鄰里之間有濃濃的人情味,整部電影幾乎都在煽情,但是卻不做作,每次都能擊中觀眾的痛點讓人不禁潸然淚下。感人的感情不在親情,而在萍水相逢的人之間。

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穫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影片的時間點是東京鐵塔建成前一年的1958,逐漸走出戰後陰霾的經濟復甦,和我們80年代的改革開放在民生領域可以看到相似點而共鳴的,鄰里會圍著黑白電視機大看西洋鏡,西洋文化的傳入,建設東京鐵塔的圖騰化精神標杆都是有著類似的復興標誌,而除此之外,影片更多的是在講述人與人的感情,帶一點日本戰後人們嚮往幸福的期待,兩個小演員太棒了!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從細節中透漏出的絲絲感動,溫情而不做作,像冬日裡的一抹陽光灑在心間,溫暖而舒適。和中國人一樣,日本人也有容易滿足艱苦創業的那一代。而他們的生活現在來看也許沒電視機,沒有電冰箱,不夠先進,卻樸實充實的讓人羨慕。現在的日本人也漸漸變得不踏實,浮誇。我所接觸到的很多日本人與前人相比也喪失了很多寶貴的東西。所以這部片子難能可貴。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雖然剛開始還抱怨節奏有點慢。感動一陣陣,但都不是刻意的煽情。經歷過苦難後的民族,人們之間顯得那麼純粹和真誠,通過一群小人物之間的生活狀態作為整個戰後日本的縮影,平凡的生活中給人陣陣感動,雖然同類型溫情的日影已經看過許多,單從情節上已無法有太多的感觸。但精緻的製作水準與恰到好處的煽情依然令我對此片抱有好感,音樂很強大,演員包括子役的表演都很出色……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溫情的市民生活,卻有著奢侈的佈景,色調懷舊,道具細緻,就算小生活也看著這麼真實溫暖。一起湊錢的時候淚了,想起傑克遜的紀錄片裡,他就是個不通世事的人,可也會好人為了他的才華幫助他一直下去到呈現光彩。電影裡的人都心懷希望,而希望就像是那個戒指盒裡的東西,你覺得有那便是有。電影很主流,但仍然顯露出一絲現實的殘酷,例如宅間醫生甜美的夢背後是戰後留下的創傷。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雖然劇情老套,但看到最後居然不知不覺落淚了,也許最樸素的情節鋪墊才造就了結尾情感的昇華。相比之下那些追求新奇、時尚、刺激、拜金、情色的文藝作品是那麼的可笑。順便說一下,中國比日本確實落後了整整30年,那個時代的日本普通人思維和現在的中國人真像。看著日本50年代的故事,彷彿回到了80年代,一臺電視機帶來的歡樂.......,結尾處煽過了點。也許導演還是想表現出那個時代人性的美好。

一部溫馨電影,懷舊氣息很濃厚,感人的感情卻不在親情

這同樣是一部反映了戰後一代日本人生活的勵志故事,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活著究竟為了忙活什麼。每天工作、上網、玩遊戲、看電影,要做的事太多太多,總是那麼忙碌,卻總是一個人在忙碌。日本的那個年代,在中國應該是90年代左右吧,也正式我上小學的時候,現在想想,回憶中確實可能有那麼一些相同的畫面,個人認為是近兩年來比較優秀的日本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