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網絡的歷程變化

ARPAnet的網絡歷史進程,到TCP\IP協議的出現,OSI參考模型的確立,促使了網絡的形成與發展

Internet與ARPAnet的第四階段銜接

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利用ARPAnet發展出來的TCP/IP通訊協議,在5 個科研教育服務超級電腦中心的基礎上建立了NSFnet廣域網

因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鼓勵和資助,很多大學、政府資助的研究機構甚至私營的研究機構紛紛把自己的局域網併入NSFnet中。那時,ARPAnet 的軍用部分已脫離母網,建立自己的網絡--Milnet(美國軍用網絡)

ARPAnet --網絡之父,而它的歷史使命也逐步被NSFnet所替代

1989年,由CERN(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開發成功WWW(環球信息網,萬維網)為Internet 實現廣域超媒體信息截取/檢索奠定了基礎

WWW是環球信息網的縮寫,(亦作“Web”、“WWW”、“'W3'”,英文全稱為“World Wide Web”),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環球網"等,常簡稱為Web

1990年, ARPAnet已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NSFnet已成為Internet的重要骨幹網之一

在90年代以前,Internet的使用一直僅限於研究與學術領域,商業性機構進入Internet一直受到這樣或那樣的法規或傳統問題的困擾

Network(網絡)

1988年Internet開始對外開放,開始逐漸的應用於各行各業,當然了這是國外的互聯網時間,而我國就要晚一段時間了,我國在1994年才正式誕生了國內的互聯網

“近代”網絡的歷程變化


其實對於我們用戶而言,對於網絡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計算機,PC端

而操作系統從Dos(命令行)、演變到了窗口操作的系統(98、XP、7、8、10)

“近代”網絡的歷程變化


從開始的命令行操作到點點拖拖的窗口操作方式,越來越對於沒有網絡知識的用戶,提供了越來越人性化的操作

從繁到簡的衍變過程,大有幾分大道至簡的韻味,而時下的設計潮流,也是以簡約的風格大行其道

別的不說,例如手機的APP,每個圖標的設計都是有著極簡的風格在其中,這也是說明了人們的審美觀念的改變

網絡從有線網絡,延伸到了無線網絡,而無線網絡也正越來越發揮著它的優勢,帶動著移動終端的技術改革,更新換代

對於人們在無線網絡的日常生活中最直觀的感受應該就是電信運營商(ISP,通信服務提供商,國內的話就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裡的電信運營商,可並不單單指的的中國電信一家)的數據網絡了

上面的這張圖片,其實人們應該多多少少的也會了解的,而用戶們的最直觀的感受,或許就是手機越來越智能了

相應的AI(人工智能)也在逐步應用於手機功能上,而5G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測試後,從試點城市,逐漸進行大面積的推廣佈局實施

“近代”網絡的歷程變化


而這其中的組網設備與技術的迭代更新,也是在日新月異的變更著,好比802.11協議一樣,協議上的推進與迭代,也促進了網絡設備的升級,系統的優化,交互的體驗

而究竟是供給給予了需求,還是需求促進了供給,其實這兩者之間,或許更多的是相互促進的關聯,也沒有必要一定要先分出一個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