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兒時的年味

大人望插田,小伢望過年”這是小時候我常聽到的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充分反應出了那時小孩們對過年的嚮往、期盼和欣喜。

小時候,我對過年的記憶主要有穿新衣、放鞭炮、收紅包和吃年飯,那時的人們好像一年都為過年這一天而活的,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看的好玩的都要留到過年這一天。

懷念兒時的年味


我懂事時是八十年代初,那是個缺衣少食的年代,但人們還是憑藉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頭腦為過年而創造著一切美好。

記得秋天開始,大人們就為過年而忙活了。秋天開始挖紅芋,母親總是挑出光滑大個的紅芋出來洗山粉,留著過年做圓子吃,剩下的紅芋洗盡、風乾、蒸熟、冷卻,然後刮成薄薄的片狀,曬乾,過年時拿鐵砂一炒就是甜香的紅芋角。


懷念兒時的年味


初冬時開始割晚稻,母親每每看到沉甸甸的糯稻穗子就會喜笑顏開地對我們說:“伢們,發狠割,今年過年有凍米,有糯米粉,有糖粑和歡喜團吃了!”因有著對美食的期盼,我就帶領著弟弟、妹妹貓著腰、埋著頭,甩著膀子割稻,一個梯田接著一梯田的消滅。

入冬後,大人小孩都在準備著過年了。父親忙著抽林,砍些不成材的小樹,剖成片柴,為三十晚上守歲烘火備炭;母親忙著漿洗衣被和房屋大掃除,偶爾忙裡偷閒地上街撿巧,給家裡老小添置新衣鞋襪、購辦年貨等。


懷念兒時的年味


說到年貨,我想起小時的一樁糗事。那時,家裡困難,置辦的年貨有限,大部分都是次年拜年的禮包。記得那時有個糕點叫“雙果”,外型很像花生,外面裹滿了糖粉,特好吃。那時的包裝不精美,就是用報紙包成一種上尖下方的椎型,再在上面套個紅標籤,拿繩一紮就是一個禮包了。還有白糖也是這樣包紮的。


小時特好吃,母親將這些禮包藏在閣樓的糧倉中。農村老鼠多,糧倉一般都在高處,平時沒梯子是上不了的,母親也許是有意防著我們偷吃,將梯子鎖在她的臥室。


懷念兒時的年味


有天,我想了一個高招,讓弟弟將鋤頭倒掛在糧倉的跳梁上,然後順著鋤頭柄爬上糧倉,找到禮包後,又想出一計,從禮包的底部摳出一個洞,每天偷一點,禮包表面上看還是鼓鼓地立在那兒,實際上裡面的內容沒了。要過嘴癮得先麻痺母親,因為母親每天上糧倉舀稻餵雞的。現在想起這些和母親鬥智鬥勇的故事自己都覺得很好笑。

到真正年關時,我們也已放了寒假,就掰著手指頭倒計時了,先盼著過小年,有魚凍子吃,然後過大年。記得有一年,弟弟換牙,老牙沒掉新牙未出,他愁到過年啃不動雞腿,哭鬧著要拔牙。


懷念兒時的年味


過了小年後,母親就開始計劃著磨糯米粉、熬糖、發粑和打豆腐了。我們姐弟三個天天圍著鍋臺轉,蹭候著喝那特香的豆腐腦和特甜的糖稀!糖稀是麥牙糖還沒成型,在熬煮到提起鍋鏟就能拉成片的階段,喝到嘴裡,醇香甘甜,不粘牙。


懷念兒時的年味


好不容易,真正到了大年三十,上午,父親就會帶我們姐弟仨上墳祭祖,我們順便半省半偷地截留一點鞭炮下來,下午和村裡的小孩比攀誰的鞭炮多、大和響。


母親就開始忙著將臘魚、臘肉唼爛,蒸米粉肉,煮年魚。年飯很豐盛,“雞魚肉圓”是必須有的。真正看到滿桌的美食,我們這些小屁孩往往心思又不在吃上了,而是急著穿上新衣,打著燈籠外出瘋玩了。


懷念兒時的年味


那時大年三十,我們小孩子去隔壁鄰居家走動,都會收到大人們給的糖果、芝麻糖、花生等零食。那時妹妹最好玩,她每次要求母親買的新衣要口袋大,好裝糖。


懷念兒時的年味


正月初一早上講究的是早起,有“早起早發財”的說法。初一誰家的炮放得越早越好,越吉利。一般從凌晨四點多鐘就有人家起床放鞭炮,一個姓氏的,住在一個大屋的人,誰家新娶了媳婦,添了人口的都要買掛萬鞭放在大屋中堂咆放,以賀添丁增口。放過大鞭之後,便可開門出行。


懷念兒時的年味


一般頭年臘月都會請算命先生掐好在哪方出行有利,如果沒有算命的,就選擇往高處走,一般都去爬天柱山,圖個“步步高”的吉利,或者去三祖寺出行。


懷念兒時的年味


攝影/葛亮

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戚“拜年”,拜年一般要在對方家裡吃一頓飯,如果是新親或貴賓,待客方都會在吃飯前燒個茶。燒茶是我們當地的一種說法,又叫“三層樓”。就是開飯前,特意開個小灶,燒個鹹雞腿,下撮掛麵再煎個蛋餅,依次疊乘在一個大碗中。做親戚的吃茶也很有講究的,一般只吃“三層樓”中的上面兩層,蛋餅和麵條,雞腿是不吃的。


懷念兒時的年味


記得有年,父親帶和我弟弟去舅爹家拜年,舅奶客氣,燒了茶,我弟上桌就將蛋餅和麵條倒給了父親,獨獨啃起了碗底的雞腿,雞腿在他的撕咬中散發著濃濃的鹹香味,我不想落下不懂規矩的笑柄,只好壓著饞蟲將碗中的蛋餅和麵條吃個乾淨。

拜年歸來,親戚一般回籮都少不了“發糕”。“發糕”就是現在的米粑,過年的吉利話叫“發糕”,寓意“發”來“發”去,大“發”財源;“糕”來“糕”去,步步“糕”升!


懷念兒時的年味


現在,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魚肉餐餐有,新衣天天穿,過年拜年送禮和回籮都代之是現代禮品。除夕夜,大人們打牌,小孩們看春晚,相互之間走動也少了,年味的感覺似乎也比以前寡淡了許多。回想起兒時的年味,心裡還是多了幾份懷念和留戀。如今的生活好了,年味卻淡了,到哪裡才能尋找到失落的年味呢!(作者:葛玉屏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