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2019年伊始,Steam平台上由世嘉发行的几款游戏页面中,连日出现了仅由一张绵羊照片构成的新闻资讯,从而引来了诸多关注。而深谙此道的玩家们迅速破解了这道谜题,一致认定线索直指PS3时代的经典“推箱子”游戏《凯瑟琳》。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果不其然,1月10日《凯瑟琳 经典版》正式登陆Steam。除了对应4K分辨率及多种语言,还额外增加了日文配音;同时,简体中文版本的官方介绍又暗含了几分中文化的可能性,因此本作也一跃成为了近期好评连连的热销产品。

然而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众多的叫好声中,唯有日本玩家深深皱起了眉头。

事件回顾

相比他国玩家在本作正式发售前的雀跃,日本玩家从一开始就满怀不安,而这份不安在游戏上架后也如他们预想中一般成为了现实:1月10日当天,《凯瑟琳》如约出现在了Steam商店首页,但是,本作并不对应日语,且定价为9999日元,换算下来是美版的5倍之多。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9999日元相当于622元人民币,而国内购买《凯瑟琳》的价格也不过125元

殊不知,这番将本国生产的游戏去除掉本国语言后再以超高价格卖给本国玩家的举动,既非个例,又非首例。仅在2018年内,同由世嘉推出的《如龙0》的Steam版本,日区价格就比美版高出了80%;其它诸如《战场女武神4》《莎木I&II》等游戏,也都存在着抬高定价和不支持日语的情况。而这一次似乎更加糟糕:短短几小时后,《凯瑟琳》甚至直接变成了无法购买的状态。有不信邪的玩家尝试利用其他各种渠道购买到了本作的密钥,可逐一认证测试的结果全是无法使用。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有日本玩家尝试了5种不同的渠道购买Steam密钥,然而无一能够认证成功

面对可以想见的网络骂声,官方回应却出奇的淡然:这事儿你得去问负责本作发行的SEGA UK。这已经不是世嘉第一次用“发行商有别”来搪塞玩家的质疑了。2017年,世嘉曾面向海外推出过一款免费运行《索尼克》《兽王记》等怀旧游戏的手机APP“Sega Forever”,总共对应了6国语言,却唯独把本国排除在外。当时,面对玩家为什么无法在国内使用的质问,世嘉竟直言最初就没有把日本计算在内,并且强调其海外产品的发行皆由对应的分公司进行,比如欧洲属于SEGA EUROPE,美国属于SEGA OF AMERICA,自己并没有决策权。

而放眼整个日本游戏市场,世嘉也绝非唯一一家如此行事的厂商。早在2014年,Falcom将《空之轨迹》三部曲搬上Steam平台之际,就因只对应了英语版本而遭致日本玩家的不满;2017年推出《闪之轨迹》的Steam版本时,Falcom更是删去了游戏内的全部日文语音,最后还是在欧美玩家的强烈要求下才得以重新添加。相比之下,《凯瑟琳》宣传文本中特意标注的“首度为欧美版本提供日语配音”,在日本玩家看来,恐怕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吧。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若非Steam,Falcom可能根本不会得知许多海外玩家对于日文配音的偏好

总而言之,多年以来国别、价格与语言的三重限制始终横亘在日本PC玩家面前,不断地消磨着他们对本国厂家的热情与信赖。那么,为什么唯独PC玩家注定成为受害者呢?

三道难题

2000年以降,随着Steam等游戏平台的流行,面对强敌环伺的全球游戏市场,日本游戏业界却固步自封地把自己圈囿于一国一土之内,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交流。这对于日本国内的PC游戏玩家而言可并不是什么好事。每逢在Steam上按下心仪游戏的购买按钮,等待他们的总是一段相同的描述文字: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诸如此类“在其他国家都可以购买,偏偏你所在的国家不行”的窘迫,被日本玩家揶揄为“你国(おま国)”问题而广为流传。该问题不仅表现在欧美游戏难以进入日本市场,更严重的是,日产游戏的海外PC版本压根就没有把本土玩家列为目标用户,因此就算日本玩家能够买到PC版本的游戏,价格也如前述那样高到离谱,并且往往还是删除了日文的阉割版本。而这些也继“你国”问题之后,被诟病为“你价(おま値)”和“你语(おま語)”问题,令广大玩家烦扰不已。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当年的一句网络隐语被如今各家媒体引用,可见“你国”问题的严重

虽说在2017年,欧洲理事会展开的对Valve有关反自由竞争的调查,多少反应了Steam本身对于特定国家游戏业务展开方面的束手束脚。但比之外界的压力,缔结于日本游戏产业内部的顽固旧习或许才是导致以上这三道难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众所周知,日本游戏零售商从厂商处购入实体版游戏时采用的是买断制,所以哪怕产品滞销,厂商本身的既得利益并不会受损;可一旦主动推行PC版本,厂商势必无法从无需囤积实体商品的零售商处获得以往的利润。再者,如索尼、任天堂这样坐拥游戏硬件的厂商,经常会以广告方面的优惠来换取特定作品的主机独占权,这就更加导致许多游戏根本没有可能针对本国市场发行额外的PC版本。时至今日,PS4与NS游戏的数字版仍保持着与实体版相近的价格,足以证明日厂绝不会在这块利润前有丝毫的妥协。

而当一款本土游戏试图向海外推广时,素来任人唯亲的日本厂商更倾向于全权交给专门的中间商代为发行。但一方面,Steam相对透明的流通手段阻隔了这些中间商通过传统的广告投放方式获取利润;再者,根据业界规定,发行海外版本需要中间商支付给版权方一笔不菲的费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文字与配音的使用费。CD PROJEKT RED的日本顾问经理本间觉曾就此事加以说明,他认为一款日产游戏推广海外版本时删除日文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间商不愿支付高昂的版权费——因为这笔费用要远远高出相其他各种语言的本地化成本的总和。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对于PC版本,Falcom的态度非常直白:就是卖不出去

所以,本就属于人情社会的日本,任由中间商进行决策势必会形成玩家与开发者之间的交流断层。在这个自我堆砌起来的围城中,游戏从业者们怀抱着“PC游戏卖不出去”的被害妄想,纷纷选择了对玩家诉求的熟视无睹。不过所幸的是,在这片市场内部,仍存在着些许变革的力量。


道阻且长

2000年代早期,负责公司在日本地区软件销售的加拿大商人Jack·Momose,无时不感到来自日本市场的层层阻力。在他看来,日本的商品市场非常“暧昧”。生意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产品质量,而是看对方商家与自身关系的亲疏;软件销往海外时,参考的对象也是中间商而非顾客本身。他接触的几个游戏公司也存在相同的状况,总之,用户的需求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了考虑范围之外。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Degica社长Jack·Momose

因此,有志于改变“你国”问题的Jack·Momose选择自主创业,并在2005年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Degica,试图支援日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海外业务,扮演全新的中间商角色。曾从事银行业多年的Jack深知海外商务中支付手段的重要性,因而Degica成立初期的主要目标就是研发出通用的跨国支付平台,而这也为其后它与Steam的全面合作提供了先决条件。

2010年左右,Degica正与角川合作,负责《RPG Maker》系列的海外推广。当时该系列在国外其实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稳定用户群,但因为玩家缺乏与开发者的有效沟通平台,致使无法在海外购买到该系列的用户不得不行下策使用盗版。有感于此,Jack认为,Steam所提供的玩家与开发者间的双向交流平台,恰恰是系列走向海外的关键力量。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截至2017年,《RPG Maker》系列的海外总销量已经达到了100万份

说来也是巧合,当年Valve对于英语圈以外的游戏业务展开并不感兴趣,但是又正逢其软件部门初创,于是《RPG Maker》这款模糊了游戏与软件概念的产品便成为了意料之外的敲门砖,从而促成了Degica与Steam的合作关系。

2012年以来,在如何将Steam引入日本市场一事上,Degica可谓煞费苦心。13年,它利用自己的支付平台KOMOJU,令日本玩家可以通过便利店等更加便捷的手段来为Steam钱包充值;考虑到语言障碍,Degica还额外开设了“Steam Pro”网站,专门展示本地化之后的游戏资讯与购买渠道。14年,Degica又与国内的电脑厂家合作,通过系统内置Steam账号的模式进行大规模宣传推广。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支付方式的便捷化是Degica宣传Steam时的重点强调对象

随着Degica业务范围的扩大,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日式游戏陆续现身Steam。但正如其事业开发部副总裁岩永朝阳在2015年的采访中所描述的那样,传统游戏业界对于这一平台的顾虑迟迟难以全数打消。许多厂家推行Steam版本的目的无非是“多卖一笔钱”。前文提及的Falcom也好,反复拿出《FFX》《FFX-2》炒冷饭的SE也罢,总是以旧世代作品的移植居多;就连与Degica合作多年的角川,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Steam游戏还是2017年的《方根书简》。

话说回来,纵使“你国”问题依旧根深蒂固,但不可否认的是Degica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构筑起了日本与海外市场的沟通桥梁,并由此催生出了新生代厂商的奋起直追。在这一方面日本一可谓表率。2017年,日本一社长新川宗平就表示,他十分惊讶于自家的游戏在海外有着如此之多的关注。本着“对游戏的热爱不分国界”的宗旨,他并没有采用放权中间商的传统做法,而是通过在美国成立子公司的形式全权负责海外业务的展开。

9999日元都买不到的《凯瑟琳》:日本PC玩家的困境与出路

NIS America便是日本一在美国设立的专门用以发行游戏的子公司

只可惜像日本一这样的厂家仍占少数。若广受玩家恶评的诸多业界大厂继续保持着过往的传统,以放弃PC玩家的利益固守国内市场,恐怕“你国”问题依旧无解。


结语

过去,PC玩家们执着于“你国”问题的大声疾呼,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无从选择。可当下以互联网连接的巨大游戏市场中,日本游戏产业早早地丧失了当年的霸主地位。相应的,越多越多的“洋游戏”给了玩家们更加广阔的挑选空间。所以深受“你国”问题之害而身心俱疲的玩家们,已经逐步选择放弃抵抗而另谋出路,这无疑会对本土游戏厂商产生不良影响。

率先报道了近期《凯瑟琳》一事的媒体就直言了此次世嘉“出尔反尔”的恶果。毕竟在不久之后的2月14日,系列新作《凯瑟琳 Full Body》即将问世。花9999日元买不到游戏的这场闹剧,无异于凭空泼出的一盆冷水,很有可能使此前的一切造势都化作泡影——可最终又有谁能从中获得好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