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將夜》能看做《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其中哪能關聯上?

最近爆款的良心劇,莫過於《將夜》,不僅有電影級畫質,關鍵是在拍原著故事,不像其他劇完全是華麗麗青春偶像劇的套路。雖然是玄幻架空的故事,但竟然也可看出武俠小說的元素。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這部劇登場的角色,最為引人注目的,除了男主寧缺之外,再就是燕國的二皇子隆慶。隆慶皇子號稱“光明之子”,一副正派相貌,然出手狠辣。劇中,西陵神殿的出場人物皆如此。這個派系,是正是邪?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如果說,隆慶是用來反襯主角的反派主角,那麼,在《將夜》劇中,更有靠演技引人注意的,老戲骨倪大紅飾演的“衛光明”,他是西陵神殿的“光明大神官”,對於劇中關係,他是個反派,然而,觀眾看著不是反派。雖然,他在守護光明的過程中,錯殺了太多的人。

西陵神殿究竟如何?原著《將夜》中的西陵神殿是一個國家,信仰昊天道,代表著光明和正義, 實行的是敵我分明一刀切,直接排除異己,執行殺伐。這樣的懲惡揚善,追求光明……像不像《倚天屠龍記》裡的傳聞中的魔教——“明教”?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而且,西陵神殿的理念,頗有點像明教的教義。明教,就是摩尼教,是在公元3世紀中葉,由波斯人摩尼,在瑣羅亞斯德教的基礎上創立的。他提倡崇拜善神(光明之神),反對惡神(黑暗之神),所以又叫“明教”。

這摩尼教的教義,就是將世界分為光明跟黑暗兩層。這也有點彷彿中國的陰陽,把世界物質分為兩大相反的東西,只是,陰陽講究調和,要達到平衡,而不是一方消滅一方(彷彿書院夫子的教義?)。而光明跟黑暗論是鬥爭的,最終一定是一方消滅一方,正方戰勝惡魔。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傳說摩尼到東方各地旅行,曾經到過中國西部。和小說中一樣,歷史上的明教確實由波斯傳入中土,在隋朝末年,江淮等地方還建了摩尼寺。在五代以後,摩尼教還常組織農民起義,比如宋朝時的方臘起義。明教首領稱為魔王,朝廷將摩尼教徒汙為“吃素事魔”,視為邪法魔教。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在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就曾提到宋徽宗派《九陰真經》的創作人者黃裳,前往清剿方臘的邪魔外道。方臘就是明教的一位教主,以安徽黃山歙縣的覆船山作為明教總壇(光明頂),以明教為旗幟,傳說布有奇門八卦陣、三十六天門等等。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在元末,又出現了一個教主李紅瑤重振明教,這馬上就到了《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無忌時期。金庸小說中的明教,在武林中頗具影響力,而且還成為當時起義的主力軍。《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有光明頂,《將夜》裡西陵神殿有光明殿,明教有光明左右使(楊逍範瑤),西陵神殿有光明大神官。二者非常相似!

想來《將夜》作者貓膩,一定受了金庸小說的影響,塑造了一個東西南北的玄幻世界空間。而這西陵神殿的原型,來源於《射鵰英雄傳》、《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也就是古波斯的摩尼教。

《將夜》裡有“明教”?能當《射鵰英雄傳》的故事前傳?

不知西陵神殿後來如何,但後來朱元璋宣佈明教為左道邪術,全國禁止,而且把覆船山(光明頂)給封了,明教就從歷史中消失了。

後來,金庸小說中又出現個“日月神教”,總壇在河北境內的黑木崖,教主東方不敗……

不同派別,代表著不同理念。

西陵神殿、唐國書院、日月神教、儒家、道家,你認為哪種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