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作为现代主义最后一个建筑大师,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探索了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01

地理位置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苏州古城拙政园保护区内,其东侧与太平王国忠王府遗址紧邻,北侧为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之冠 ———拙政园(拙政园为世界遗产,忠王府和拙政园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为东北街,西侧是齐门路,总占地约11000余平方米。

02

建筑构图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平面功能布置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映衬,十分和谐。而地下部分为博物馆辅助功能用房(如修复、馆藏、多功能厅等)。以及博物馆的“动力中心”车库等。修旧如旧的忠王府古建筑作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以陈列忠王府文物及其它展出,与新馆建筑妙相辉映,珠联璧合,从而使新的苏州博物馆成为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03

建筑风格的塑造

新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让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1.形体处理

几个八角形的大厅,主体几何形的屋顶切割,既解决了屋顶采光问题,也使体量得以减小,充满了智慧、情趣与匠心。设计以三角形(菱形)作为内外造型的母体元素反复运用,无论是体块切割,还是立面开窗以及屋面钢结构屋架、天窗,都用得恰如其分。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屋顶的框架线由大小正方形和三角形构成,框架内的玻璃和白色天花互相交错,像是一幅几何形错觉绘画,给人以奇妙而又统一的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馆与拙政园相互借景、相互辉映,它将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的现代化延续。

2.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与对话

建筑材料的运用上,以“中国黑”花岗石片石取代砖瓦,切割成菱形体块,干挂在不锈钢板做成的坡屋面上,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的,太阳一照变成深灰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并与墙身连成一体。在传统与现代创新结合上独具匠心、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的黑、白、灰色,显得素雅、高贵。值得一提的是该建筑的室内设计包括每一个陈列橱柜及陈列布置设计,均由建筑师精心设计,和建筑室内外空间形成统一的整体。

其室内部分的顶部木材板料,地面的铺装,以及墙身处理,简洁大方并和建筑整体设计和谐统一,朴实无华。在大厅、走道顶部,屋面钢架、玻璃屋顶上及展厅高窗部位,其木纹金属遮光条的广泛应用,使博物馆充满温暖柔和的阳光。

3.结构特点

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上建一座地下一层,深度为5.5m-8.5m,地上一层,局部二层的21世纪新馆建筑,为不影响周边的建筑,基础采用了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并且用厚板加毛石混凝土压重的方案解决地下室的抗浮问题。

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需要,地下室超长,结构设计时采用了多道措施,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结构体系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既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又较好地配合建筑功能,方便博物馆的布展。此外结构上还采用了新颖的钢结构桁架作为屋面结构,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构材料,既符合建筑造型需要,又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美感。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4.庭院与建筑环境效果

庭院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的人文内涵,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的风格,结合苏州悠久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博物馆的周围环境实际。总体布局中设计了若干个各具特色、布置精美的庭院。庭院将内外空间串联,使自然融于建筑。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特别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东、南、西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新馆面积的五分之一空间,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打造出的创意山水园,由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桥、八角凉亭、竹林等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园林,又不脱离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片石假山——传统山水画的当代情怀苏州博物馆也是个园林式的设计,假山是园林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如何将假山设计得不落入俗套而又有新意,贝聿铭机智地求助于了传统元素。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认为传统苏州园林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要想超越更是难上加难,只能另辟蹊经。传统水墨画给了他灵感,他将假山作为一副水墨画作品的主题元素,虽然材料仍然是石头,但已经不是仅仅表现假山那么简单了,以壁为纸,以石入画,将石头嵌入水池的时候,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图景,将原本平面的意象生动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为之一振,已分不出哪些是假景,哪些是真石了。这面墙面也成为苏州博物馆的点睛之笔,体现了设计师在运用传统元素上又加入现代观念的成功结合。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叠落山墙——错落有致的节奏之美叠落山墙又称马头墙,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面,随屋顶的斜坡而呈阶梯形。徽派民居建筑高大封闭的墙体,显得静止呆板,因马头墙的设计错落有致,从而显示出动态的美感。苏州博物馆的墙体设计,也采用了传统马头墙的元素,组成错落有致的叠落山墙,虽然新馆由于屋顶与传统屋瓦结构相异而让这种墙体的结构与传统马头墙有所区别,但是它们在这种墙体的动态美表现上是一致的。

马头墙被视为徽派建筑的特色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但是有些现代建筑为了体现传统特色而抽取这种传统元素并照搬到现代建筑中,大多显得格格不入甚至给视觉上带来不舒服的感觉,而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贝聿铭既没有照搬传统民居的屋顶结构,并为了这种新型的屋顶创意而对传统的马头墙进行了一些改变,沿用了传统符号特征,抽象变通的运用,追求神似而不是简单地在形式上模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贝氏马头墙”,或许我们已经看不到了“马头”的影子,直接称之为“叠落山墙”或许更为贴切,高低的起伏,显得层次分明。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这种起伏的墙面用深灰色的“线条”加以勾画和划分,既有线的柔和,又有明显的体面。这种处理,我们可以理解成贝聿铭先生在做传统绘画的线描和勾勒。与此同时,对墙面的划分也不是随意的,“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渡;对洞口的勾勒突出了洞口的画框感;而对墙转角延伸至屋顶的勾勒,则是强调了墙与顶的连续性。”形式上的动态美加上线条的点缀,奏响了江南建筑的节奏之美。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灰色线条——中国传统的线条之美如上描述,苏馆馆外的装饰除了粉墙黛瓦之外,最明显的就是切割墙体块面的灰色线条,几乎在每个墙体的转角处都画有这样的线条,将墙面划分成一个一个几何体。这种淡雅的灰色线条不仅起到了划分结构的作用,它也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线条之美。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从最原始的岩洞壁画开始,中国艺术就与线条结下了不解之缘,历代的中国绘画都带有强烈的线条特征(这与西方艺术讲究的体积,空间透视截然不同),除此之外,中国的书法让中国的线条艺术发展到了极致,发展起来了有关线条的“厚重、沉毅、豪放、苍劲、古拙、潇洒、空灵”等等之美,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当代,对线条美的强调已经深入国人的骨髓,苏州博物馆的诠释也再次唤起了人们对线条的亲切感。

博雅娜评建筑丨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道: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设计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特色,与周边古建筑和谐融合,相映成趣,成为展示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文化的标志性建筑。苏州是幸运的,苏州博物馆新馆作为贝聿铭大师的“封刀之作”,被他视为“最亲爱的小女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