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减税降费 多重红利叠加为开发区企业增添新动能

国家税务总局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不折不扣落实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小微企业、双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通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和税负,减轻市场主体负担,释放活力,涵养税源,把落实减税政策与促进发展、调整结构、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为企业推动科技创新、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能增添动力。

自5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也让企业有了更多选择,不仅可以选择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享受按3%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也可自愿选择登记成为一般纳税人,享受抵扣进项税额的红利。

“我们汽修行业,主要提供技术劳务,按照以前的标准,作为一般纳税人,除去电费和物料消耗外,没有其他进项可以抵扣,税收负担较高。而且,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个人消费者,一般都不需要专用发票来抵扣税款。” 青海生物园俊驰汽修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新政策实施以后,我们申请转为小规模纳税人,税负明显下降,一年能节省上万元的支出。” 此次改革对于企业无疑是一场“及时雨”,直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创新空间。

青海久润硅业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人员周会计说起允许符合条件的一般纳税人转回小规模纳税人很是兴奋,“我们企业自2010年8月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7年全年应纳增值税额为11万左右。政策出台后,2018年6月办理了转登记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我们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自身税负和业务需求,决定转回小规模纳税人。转回小规模纳税人以后就可以按3%交税了,产品成本就能降下来,我们销售部可以将以前的库存全部出售,据估算,按税率为17%出售库存,应纳增值税为137.02万元,按3%出售,应纳增值税24.18万元,可以减税112.84万元,我们得珍惜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把这部分税收优惠的真金白银投入到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上面,把企业效益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

截至2018年10月31日,西宁开发区税务局共有76户一般纳税人已办理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其中:工业5户,商业69户,加工修理修配2户。由于一般纳税人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政策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据西宁开发区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科负责同志表示,将在有限时间内持续宣传,扩大政策知晓度,让有需求且符合条件的纳税人真真切切享受改革带来的红利,降低企业税负。同时及时关注转登记纳税人的申报、开票等问题,及时解决转登记后的系列问题。

小微企业减税直观感受强烈。西宁开发区辖区内大型企业在营改增减税、税率调整减税方面也是感受颇深。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自2016年5月1日营改增以来,公司累计实现增值税销项税额5.98亿元;取得进项税额8.30亿元,与旧税种下的营业税销项税额4.02亿元相比减税1.95亿元,为公司增加了盈利。同时,根据对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的,公司今年5月至今由原税率的增值税税额5.22亿元下降为4.79亿元,实现为公司减税0.41亿元。这些节省下来的资金可以用来促进服务外包、主辅业分离,从而推动产业分工细化。

据了解,西宁开发区税务局在留抵退税方面共为辖区12个行业的44户企业办理了2.7亿元的留抵退税。退税及时到账后,据部分企业反馈,有的企业将该笔资金用于偿还贷款,减少了利息支出,有利于企业缓解资金压力,提振发展信心。有的企业用于员工技能培训、机器的改造升级,有利于产业链优化升级。(崔彦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