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下輩子我一定不當扶貧幹部”

媽,下輩子我一定不當扶貧幹部”

□杜娟

“媽,下輩子我一定不當扶貧幹部,但這輩子既然當了,就必須幹好。”

她是個孝順的女兒,沒有辦法扔下癱瘓的母親,專心去幹扶貧工作;她又是一個要強的扶貧幹部,做不到甩開手頭的扶貧工作,一心一意照看母親。

18天來,陪在母親病床旁,腦海裡的糾結與無奈,責任與擔當,時常令牛芬娟深夜夢中驚醒,無法入眠。當國事和家事同時擺在面前,一個普通的鄉鎮扶貧幹部,該如何抉擇?

6月16日,在馮莊鎮衛生院的病房裡,牛芬娟一邊完善貧困戶檔卡,一邊觀察著母親輸液瓶裡的液體。旁邊的陪護床上,散落著十幾份貧困戶檔案和一臺筆記本電腦。

牛芬娟是獲嘉縣馮莊鎮人,是亢村鎮政府一名普通的機關幹部,同時還是府莊村的包村幹部兼幫扶責任組成員,能幹、會幹,是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鎮村兩級幹部對她的評價。

“她家的事情比較多,但她從不輕易請假,哪怕深夜加班到兩三點,也沒耽誤扶貧工作,更沒聽她抱怨過。”府莊村幫扶責任組長趙維勝說。

牛芬娟的母親2007年因腦梗留下了偏癱的後遺症,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主要由哥哥照顧,但她還是會擠出時間陪在母親身邊,為她擦洗、按摩。今年5月下旬,她的母親再次腦梗,雙腿均癱瘓,還伴隨有肺炎、支氣管炎等多個併發症。牛芬娟的哥哥同樣是患過兩次腦梗的人,儘管具備行動能力,但體力大不如從前,單獨照顧一個老人,力不從心。照顧母親的重擔就落在了牛芬娟身上。

但是,脫貧攻堅的新一輪自查又開始了,宣傳幫扶政策、動態調整幫扶措施、六類邊緣人群入戶走訪等等,很多事情都離不開她。

“你們安排六類邊緣人員的入戶,貧困戶的檔卡完善,我在醫院可以做。”牛芬娟給府莊村支部書記毛國佔打電話說,並讓村幹部把貧困戶檔案和筆記本電腦送到醫院。

一直以來,貧困戶的檔案都是牛芬娟一手整理的,她對村裡每戶貧困戶的情況最熟悉,“別人幫我幹,不熟悉情況不說,萬一弄錯了,有可能會推倒重來,所以還是我親自幹比較放心。”牛芬娟說。

白天和哥哥一起照顧母親,晚上兄妹倆輪流值班,還要抽出時間,對照鎮脫貧攻堅微信群裡發佈的上級文件政策,將最新出臺的幫扶政策一一填入貧困戶檔案中,一天中留給睡覺的時間不足4個小時。

母親的病情時好時壞,並時常有狂躁情緒,不是拔掉剛扎進胳膊上的針頭,就是大聲哭鬧令人無法靠近,看見母親被病痛折磨,牛芬娟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牛芬娟的母親已經80多歲了,癱瘓在床已經11年了,這次再患腦梗,加上嚴重的併發症,無法自主進食,還伴隨著神志不清,病情不容樂觀。也許,這是老人最後的一段時光,也許,這是女兒在母親榻前盡孝的最後機會,每一天、每一分鐘都那麼寶貴。

“如果我不是扶貧幹部,我可能會請個長假,一心一意照顧老孃,但咱身上擔著脫貧攻堅的責任,不能甩手不管,哪怕我多幹會少睡會,我頂得住。”牛芬娟說。

端午節前,單位同事去看望牛芬娟和她母親,見到病床邊堆放的貧困戶檔案和大量表格,叮囑她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沒事,農村人,身體素質好,等我把檔案補完了,馬上送回村裡準備迎接檢查。”牛芬娟說。

目前,亢村鎮正在開展脫貧攻堅村級交叉檢查,全鎮扶貧幹部兵分4組,放棄端午節假期,對23個村進行交叉式互查,要求不看面子,不許包庇,帶著“放大鏡”真查、實查、細查,徹底排查出存在的問題,全面進行整改。

脫貧攻堅是一場持久戰,亢村的每個扶貧幹部都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只准成功不準失敗,正是有許許多多像牛芬娟這樣有責任,有擔當的扶貧幹部,我們才有信心兌現我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