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餘新機構集體“擺攤”迴應問詢

20余新机构集体“摆摊”回应问询

昨晚,北京會議中心,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舉行,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現場回答市人大代表詢問。

20余新机构集体“摆摊”回应问询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回答市人大代表詢問。

20余新机构集体“摆摊”回应问询

市醫保局黨組書記於學強(右一)現場接受市人大代表詢問。

醫保局表示將推動藥品集中採購、醫耗聯動改革落地;教委稱將上線“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

昨晚,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前的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舉行,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市高級人民法院、市人民檢察院、市政府各委辦局,在會場設立現場問詢點,接受代表委員詢問諮詢。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10月,中央正式批准北京市機構改革方案,去年11月,北京市委、市政府30個新設機構分兩批掛牌成立。昨晚,參加政務問詢的40個市政府委辦局中,有超過20個是這一輪機構改革後重新組建成立的機構,包括市科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民族宗教委、市生態環境局等。去年11月,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曾集中任命12個市政府新成立機構負責人,此次北京“兩會”政務問詢活動,也是北京新設機構負責人的首次“集體亮相”。

談變化

功能整合重組 新設機構高效運轉

生態環境

機構職責整合有利於推進節能減排

在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現場,新組建的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亮相。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陳添介紹,目前機構改革人員已基本到位,在等待最後的“三定”方案。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是北京市機構改革中新組建的部門,將市環保局的職責,以及市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排職責,市水務局的編制水功能區劃、排汙口設置管理、流域水環境保護職責等,整合組建而成。

機構改革之後有何變化?陳添打了個比方,“以前發改部門管二氧化碳,環保部門管一氧化碳。同樣開著車,燃燒不充分的是一氧化碳,燃燒充分的是二氧化碳,本是同根生。兩個汙染物涉及兩個部門,整合在一起後就更順暢,把能源結構整合一起,就同時減少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

醫療保障

將推動藥品集中採購等落地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於學強介紹,目前北京市醫保局主要聚焦改革後的職責完善工作,“三定”規定發佈後,要確定人員到位。2019年市醫保局將推動國家一系列醫保領域改革舉措在北京落地實施,涉及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試點工作、納入醫保的17種抗癌藥的後續工作、落實醫耗聯動改革,以及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工作。

同日,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苗立峰在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現場表示,今年北京將積極構建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

四級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包括市級、區級、街道/鄉鎮級、社區/村級,是實體化保障體系,“有機構、有編制、有人員、有經費、有保障”,將開展對退役軍人就業幫助、幫扶就困等工作。苗立峰透露,這項工作正積極推進,近期會有較大突破。

去年11月,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掛牌成立,這是一個全新成立的部門。退役軍人事務局組建後開展的第一項重要工作,是退役軍人信息採集,去年12月底已經基本完成。苗立峰說,在信息採集基礎上,今年該局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摸清底數,包括更加詳細的退役軍人的基本情況,他們有何需求、訴求等。

應急管理

應急管理局已經承擔消防審批職責

作為新組建機構,北京市應急管理局的“三定”方案已經確定,一共有24個內設機構、7個事業單位,編制數量464人。北京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張樹森介紹,應急局已經承擔消防審批職責。此外,區級應急管理部門將在2019年3月底前掛牌。

張樹森表示,應急管理局的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共464人,其中行政編制172人,增加了43人。包括24個內設機構和7個事業單位。

他介紹,處室增加了4個,新增了火災防治處,主要承擔消防管理的職責和森林防滅火指揮部的職責;增加了救援隊伍建設處,專門管救援隊伍,包括招錄消防員;增加了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處,對重大風險進行辨識評估管理等。

政務服務

審批改革等問題有了統一管理部門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副局長劉強告訴記者,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去年11月16日正式掛牌,前一天人員轉隸已經完成。不過,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作為一個新機構,目前“三定”方案正在報批中。

“這次改革力度很大,政務服務、審批制度改革、政務公開以及12345服務熱線等面向市民的窗口都歸併到政務服務管理局。”劉強介紹,以前,市政務服務管理中心沒有獨立的人員管理,財務等內部管理是缺項,都在市政府辦公廳。不過,新機構組建過程中,對外業務仍在繼續開展,沒有中斷,並在持續改進。

劉強介紹,北京市此次機構改革,將面向企業、市民的辦事窗口歸併整合,組建市政務服務管理局,對於公眾而言,審批改革、政務服務、政務公開等問題有了統一的部門;從機構內部來說,也產生了化學反應。“例如,過去12345熱線我們不掌握,但是其中反映的一些問題是審批、辦事的問題,以後就由政務服務管理局統籌管理。”

衛生教育

上半年完成線上培訓機構摸排登記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雷海潮介紹,根據現在明確的功能,北京市衛健委的職責會進行拓展,主要表現在深化醫改綜合協調工作、職業健康方面的職責、老年服務的綜合協調分別由發改委、安監部門、民政部門調整到衛健委,這是主要的三個變化。方案頒佈後,市衛健委將按照新的職責組建有關的處室,履行新的行政管理職能。

教育方面,在人大代表詢問、政協委員諮詢活動現場,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表示,未來將引入第三方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信用等級評估。培訓機構的行為、承諾都會計入信用積分,為家長選擇培訓機構提供參考。據透露,目前信用分級評估機制已在朝陽區、海淀區進行試點。

2018年11月開始,北京市累計向社會公佈了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474家和黑名單51家。馮洪榮表示,未來還將公佈第二批黑白名單。“列入黑白名單的機構,將根據辦學情況實行動態管理,沒有永遠的白黑名單。”

馮洪榮還透露,預計今年上半年,“全市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服務平臺”將上線,充分運用信息化、大數據手段,公佈校外培訓機構的信息變化情況。屆時,家長可在平臺上查詢全市所有培訓機構情況,包括黑白名單、開設課程情況等。

對於線上培訓機構,教育部正在制定相關規定。目前,北京市教委已開始對線上培訓機構進行摸排登記,建立臺賬。預計今年上半年,摸排工作初步完成。馮洪榮透露,下一步北京將發佈《培訓機構規範發展實施意見》,進一步支持和規範支外培訓機構發展。

交通建設

公路立項主體或將交與各公路分局

按照《北京市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內設的路政局、運輸管理局不再保留。路政局、運輸管理局的內設處室和人員編制納入市交通委員會統一管理,並將市農業局的漁船檢驗和監督管理職責劃入市交通委員會。

對於北京市交通委機構改革問題,市交通委副局級領導、原路政局局長孫中閣表示,“整體原則是將路政局職能分別劃轉到交通委和原路政局所屬單位,目前市交通委正在梳理機構改革後各事項的管理流程和各機構的職能。”

孫中閣告訴記者,在職能下移方面,原先有些工程建設項目的立項主體就是路政局,改革後立項主體就需要再商定,初步設想是公路立項主體交由各公路分局,跨區項目交由原路政局事業單位項目中心。而在職能劃轉方面,例如工程的計劃編制問題,原先是由路政局組織上報交通委,待最終確定後再交由路政局實施,而在機構改革後,則直接由交通委制定。

談進度

上半年區級醫保部門有望全部掛牌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新成立的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將於近期公佈“三定”規定。同時,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區級層面的醫保部門也有望全部掛牌成立。

市級財政將保障機構改革部門經費

北京市機構改革方案已經公佈,2019年北京市機構改革部門的預算如何編制?對此,北京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韓傑表示,2019年北京市機構改革部門的預算編制堅持依法依規、合理保障的原則,滿足機構改革部門履職需要。

韓傑介紹,預算編制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首先是加強服務管理,財政部門及時主動對接機構改革部門變更預算單位代碼、銀行開戶信息等部門預算管理基礎信息,特別是對機構、職能合併調整的部門,集中統一經費保障渠道,更好做好業務銜接,做到預算管理服務無縫銜接。

其次在經費保障方面,按照改革後的機構職責、人員編制等情況核定機構改革部門2019年預算,對於機構職責在部門間劃轉的,指導部門做好經費測算,同時按照“錢隨事走”的原則,做好部門間經費的調整劃轉,同步加強資金管理,確保符合預算管理要求。

“還要嚴格資產管理,指導機構改革部門和單位開展資產清查、登記,及時編制財務資產報表,根據機構調整、職責調整、人員轉隸情況,協助部門做好資產調整和處置工作。”韓傑說。

北京市司法局“三定”工作1月完成

去年11月,北京市司法局、市政府法制辦公室職責整合,重新組建為市司法局,作為市政府組成部門。北京市司法局局長李富瑩告訴記者,目前司法局整合工作基本到位,相關部門已統一搬至城市副中心。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等“三定”方案正在最後報批,預計於1月完成相關工作。此外,北京市區級改革將於今年3月底完成部署。

“機構改革後,工作不能斷。”李富瑩介紹,北京市委成立了依法治市委員會,代表市委協調統籌依法治市工作。該委員會的辦公室設立在市司法局,直接受委員會領導,負責辦公室的日常工作。未來司法局將設立專門機構,承接依法治市辦公室的工作。

重組後的司法局在職能上有了變化。李富瑩介紹,過去司法局的特點是面向老百姓,主要負責公證、司法鑑定等司法行政工作;法制辦主要服務於政府內部,負責立法、執法、行政複議等工作。“現在兩部門合併,依法治市的工作不再只是依法行政,還將兼顧法治社會建設。”

A10-A11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沙璐 吳為 黃哲程 鄧琦 倪偉 沙雪良 戴軒 裴建飛 方怡君

A10-A11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吳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