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公司稅將從35%調整到20%,這對世界各國會有什麼影響?

以太創世鏈


美國公司稅將從35%調整到20%,這對世界各國會有什麼影響?這個影響當然是很大的了,下面我簡單給大家說一下,對世界各國的影響,希望對大家的股市投資有所幫助。

美國“稅改”法案,歷史回顧:2017年12月3日

特朗普稅改法案是在美國當地時間週六凌晨兩點,獲得了參議院通過!投票比例為51:49。看得出來,議員們是在經歷了漫長而激烈的辯論後,才通過了該法案。
根據最新的美國稅改法案,美國的企業所得稅將從35%下調至20%,同時個人所得稅也會有不同檔級的下調。預計特朗普會在2017年底之前正式簽署批准稅改立法。

美國“減稅”法案的實施,對全球經濟的影響: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核心腹地,如此重大的稅改政策,必將對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造成深遠影響。

早在稅改法案剛提出之時,德國法國就紛紛發表聲明聲稱:“此舉將對本國企業造成嚴重衝擊,德、法無法接受特朗普這麼大規模的減稅”。

在特朗普減稅計劃正式得到立法通過並落地後,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將不可避免地跟進,有望形成一輪全球減稅浪潮。

原因很簡單,美國市場的稅負降低,如果其他國家不變,逐利的資本自然會選擇成本更低的市場進行投資,其他國家就會面臨資本流失,投資降低,進而就業面臨壓力的問題。

事實上,在特朗普推出稅改計劃後,一些國家已經開始推出自己的減稅計劃來應對:

英國首相發言人表示,本屆內閣已宣稱,至 2020 年將企業稅下調至 17%。在印度,莫迪政府推出了針對個人和中小企業的減稅計劃和稅種減並改革。而中國則一直在降低企業的各種中間‘費用’,減少企業的經營成本。

美國“減稅”法案的實施對中國的影響:

主要有四點影響。

第一,刺激在華的美國資本回流。

由於更低的稅負環境,更透明的政商關係,以及對沖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在中國的美國資本,將更有動力撤離中國,尤其是在特朗普稅改法案裡對海外利潤迴流的稅收框架的改變,會更進一步刺激美國公司的撤離。

美國資本的撤離,一方面會降低就業和居民收入,但另一方面也給中國本土企業以新的發展機會。

事實上,在大量外資進入中國市場之後,不少本土企業因為管理、技術落後的原因,不得不面臨虧損甚至破產的問題。

比如中國的機床行業,就在外資巨頭(馬紮克、西門子、哈斯等)的競爭下虧損累累,一批本土企業最終破產倒閉。

外資的撤離,會給這些本土企業重新發展的機會。但沒有了‘鯰魚效應’,行業如何實現迭代升級,又將是經濟面臨的新的問題。

如果全球減稅浪潮真的形成,那麼除了美國企業,其他外資企業撤離中國的可能性也將增加,如果中國的稅費體系繼續錯綜複雜,稅負總量居高不下的話。

第二,資本外流的壓力。

資本外流的壓力,除了外資企業的利潤迴流和投資撤離之外,還表現為金融市場資本外流的壓力。

儘管中國自去年以來,實施了史無前例的嚴格的資本管制措施,但這一措施在國內經濟的兩大問題(房地產庫存和產能過剩)解決之後,將會逐漸迴歸正常。放鬆資本管制,是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以及中國扮演負責任大國角色的必然要求。

隨著減稅計劃的實施,美國經濟將獲得消費和投資增長的強勁支撐,其經濟表現很可能會在全球範圍內一奇絕塵。屆時其資產價格的表現,也可能在經濟基本面的支撐下,優於中國市場。

資本追求更高更確定的收益,自然會有動力流入美國。

第三,人民幣重回貶值通道。

今年初以來,人民幣從6.9的水平一路高歌猛進,升值反彈至6.4的高點,又重新進入下降通道,貶值到最新的6.6.

在特朗普稅改落地後,疊加美聯儲持續的加息和縮表,我認為人民幣的貶值壓力,遠未釋放。未來的一段時間,人民幣將重回貶值通道,未來一年之內,有相當可能繼續回到7附近。

今年以來,人民幣的反彈,很大的原因是美元指數的持續疲軟。

而美元的走弱,又是因為金融市場從此前亢奮的‘特朗普交易’掉頭到另一個極端,即對特朗普政府極度失望,任何特朗普的負面新聞,都可以成為美元走弱的理由。事實上,我認為市場對這樣負面的風險(downside),有交易過度的可能。

如今特朗普稅改法案獲得通過,金融市場對美元的定價,可能會有一波糾偏式的反彈。結合美聯儲的加息和縮表,以及美國經濟基本面的持續走強,形成一波長期的美元強勢表現。

強勢美元,疊加資本外流的壓力,對人民幣來說,就構成了雙重的貶值壓力。

第四,中國的資產價格泡沫可能被動萎縮。

眾所周知,這裡的資產價格泡沫,指的是房價。

在‘凍樓’的行政干預與嚴格的資本管制下,資產價格的破裂,發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隨著美國經濟三大組合拳的持續施壓,中國資產價格泡沫,將持續承受被動萎縮的壓力。

這三大組合拳即是:加息+縮表+減稅。

邏輯簡單而清晰:

美國未來持續的加息會繼續拉大中國兩國的利差,這在利率平價的底層規律下,會對人民幣形成中期的貶值壓力。

中國為了維持相對均衡的利差水平,不得不在某個時點(可能在本月或明年上半年)被動加息(儘管中國央行的自主性在增加,但還遠遠未到可以脫離美聯儲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地步),而(持續)加息往往是刺破資產價格泡沫最有力也是最根本的工具,效果相當於釜底抽薪。

縮表其實和加息的效果類似。簡單來說,就是美聯儲收回市場上過多的美元,這會對美元形成支撐。強勢美元會讓人民幣形成壓力,中國央行要保持匯率穩定,必須同樣‘縮表’,收回市場過多的人民幣。

只是在中國的縮表,更多地表現為商業銀行系統的去槓桿,而商業銀行去槓桿,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房地產的去槓桿。

而減稅的邏輯,則是通過降低美國企業和居民的負擔刺激投資和消費來刺激經濟增長,進而引導全球資本流入美國,進而也會對人民幣資產形成下行的壓力。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牛哥說投資


簡單來說就是,帶動在美投資,刺激美國經濟,對歐洲影響較大,對新興市場可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並可能開啟全球減稅的浪潮。

特朗普的減稅方案,是在未來十年內減稅1.4萬億美元,其中,企業稅從35%降到20%。

減稅,尤其是減企業稅,益處顯而易見,企業的稅負降低,盈利預期上升,會提高made in USA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帶動在美投資的增長,而投資的增長,意味著更多的就業崗位,而這是特朗普競選時給予藍領們的承諾。

之所以說減稅對於歐洲的影響較大,主要是由於之前許多美國企業為了避稅,紛紛將公司總部搬遷到美國以外(主要是搬到歐洲)。例如,通過併購交易,製藥企業艾伯維將總部搬到了英國;工業設備生產商Terex搬到了芬蘭;還有許多大企業雖然總部沒有外遷,但在歐洲設立了重要工廠,並通過一系列複雜的關聯交易,不將收入轉回美國,我們熟知的蘋果、谷歌、波音、輝瑞製藥、IBM等公司都是這樣乾的。

而特朗普的減稅方案出臺後,首先是企業稅大幅降低,其次是徵稅原則從屬人(對美國企業在全球的收入徵稅,其中外國收入可以抵免)變為屬地(僅對在美國的收入徵稅),簡化了稅制。可以預見,今後不僅外遷的美國企業會減少,已經搬出去的企業也有不少應該會搬回來,歐洲將受到嚴重的衝擊。

對於亞洲來說,受到的影響主要在於成本優勢的降低。眾所周知,相對於美國本土,在亞洲(主要是中國、東南亞)設廠最主要優勢就是更低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而美國減稅之後,亞洲的這一優勢受到了削弱,資本也許將會更加青睞技術成熟、制度完善、員工素質較高的美國本土。但由於亞洲製造業相對低端,集中了較多的勞動力密集型行業,與美國本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差異化競爭,受到的衝擊會比歐洲小一點。

為了應對美國減稅帶來的影響,與美國形成同質化競爭的經濟體(歐洲、日本等),未來可能也會開啟減稅程序。

另外一點,美國當前的財政赤字已經很高,並且減稅提升了美國經濟的競爭力,可以預見未來會是強勢美元的時代,也就是說美國已經不能再通過QE刺激,通過持續擴大赤字來維繫政府的運作了,因此能否通過稅改來擴大稅源,削減赤字,將成為此次稅改成敗的關鍵所在。


冷炎


這個影響就大了。

第一個影響,產業資金流向美國,美國高端製造業再次大發展。

美國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但因為美國人工工資高,稅率不低,所以美國中低端製造業沒有利潤,大量的中低端製造業全部遷移出美國。

在減稅之後,一些中端製造業必然會迴流美國。要知道,現在在全球範圍內,一般製造業企業的利潤,也就在10%以下,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平均利潤,更是在5%以下。稅收從35%調整到20%,對於中端製造業有極大的吸引。

而在高端製造業,美國本身就具備競爭優勢,因為全球領先的科技,大多是從美國率先研發出來,並開始產業化。在稅收優惠之後,進一步加強烈美國在高端製造業上全球競爭力。

其他國家,要麼跟進減稅,要麼企業開始加大向美國投資的步伐。

第二個影響是,進一步增長美國科技領先。

美國本身就是全球科技發源地之一。在減稅之後,直接增加了企業利潤,這樣美國企業會有更多多資金,投入科技研發。這樣可以讓美國企業,在科技創新上,進一步加強領先幅度,極大提高美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以及可持續發展。

第三,吸引大量高端人才進入美國。

現在國際經濟競爭,更多的是在高端人才方面的爭奪,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一直是推動經濟進步的重要力量。

美國減稅,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次啊,進入美國創業創新,從而掀起一股新的創業創新浪潮。因為美國本身在資本層面,就對國際創新創業有極大的優勢,再加上稅收優勢,美國將進一步將加固這種優勢,為未來經濟進步帶來巨大助力。

在這些影響產生之後,美國稅基急劇增加,企業規模、效益持續提高,這樣又給美國財政收入帶來新的增長。這樣,減稅帶來的財政損失是短期的,而稅基擴張帶來的益處是長遠的。

最終,其他國家要麼加入減稅隊伍,要麼眼睜睜看著美國進一步擴大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優勢。

最後,如果其他國家也減稅,那麼世界經濟將會進入一個新的繁榮期。因為減稅可以讓企業效益提高,可以讓居民收入增加,最終促進社會消費提高,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最終推動世界經濟更快更好地發展。


波士財經


2017年末,隨著美國通過30多年來最大減稅計劃,其外溢影響將在今年陸續顯現。

有分析認為,此次稅改最大影響將是美國企業所得稅大幅降低,以及美國徵稅體制改變。具體來說,一方面,美國企業所得稅從35%大幅降至20%。對跨國企業目前為避稅而囤積在海外的2.6萬億美元利潤,只需一次性繳納14%便可合法匯回美國。

另一方面,美國將目前的全球徵稅體制轉變為屬地徵稅體制,對海外子公司股息所得稅予以豁免。不過與此同時,此次稅改針對跨國企業新增了20%的“執行稅”。有輿論推測,這樣做的目的在於,限制這些企業通過和美國以外分支機構的內部交易來避稅。這樣一來,通過這一新稅種,國際產業鏈可能將受到衝擊,進而達到阻止跨國企業將產業轉移出美國的目的。

在全球化時代,稅收問題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內政問題,而是需要進行國際合作的“多邊問題”。鑑於此,對西方發達國家而言,美國減稅,尤其是對企業減稅,可能將加劇全球的競爭性減稅。

去年底,多位德國經濟學家和商界領袖就表示,美國稅改法案將對德國的投資和就業構成威脅,鑑於此,他們呼籲對德國稅制進行改革。

新興經濟體則表達了對美國這一政策可能造成的本國資本外流、引資難度增大等潛在溢出效應的擔憂。不過,中國在應對美國減稅計劃外溢影響方面很有信心。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曾回應說,企業投資決策將考慮綜合因素,稅收政策只是其中一方面。考慮到中國經濟穩定性、市場潛力巨大,以及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將繼續成為吸引外資的熱土。


參考消息


美國的減稅政策是現在一切問題的根源,特朗普執政一年多來,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減稅,然後才是全球製造貿易摩擦,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所謂“攘外必先安內”。

特朗普的減稅政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大幅降低企業稅率;第二,小幅降低個人稅率;第三,海外獲利可以不交稅。

美國的企業無疑是直接獲益的,因為可支配收入多了,按照凱恩斯的理論,當人們可支配收入多了,就能夠拉動消費,促進生產。

這個時候的美國企業家的生產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配合貿易壁壘政策,原來賣不出去的東西賣出去,原來不賺錢的行業賺錢了,原來要交稅的可以不交了,那麼生產和投資就會增加,更多的人願意辦廠,崗位需求也就此產生,就業率上漲,失業率下降,工人工資上升,個人消費上升,帶動GDP上漲。

美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格局是兩個不能都行,既然減稅可以刺激、帶動美國經濟,那對世界其他經濟體的影響無疑是不利的,這其中也包括我們。

配合美聯儲加息,減稅政策也無疑會加速美元迴流,從其他國家產業流轉到美國的產業中去。首先表現出來的是美國“招商引資”的成功,聯想想把總部搬到美國,曹德旺要在美國做玻璃,富士康要在美國搞代工;其次美國龐大的海外收益不用因避稅而採取其他流通途徑,美元收益可以直接流回美國。

這些以第二產業振興流入美國的熱錢,真正做鞋帽、玩具之類的少之又少,美國已經過了勞動密集型的時代,更多的錢還是會流入金融領域,最明顯的證據就是,美國史上最強牛市蘋果的萬億市值。體現到社會經濟中就是美國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融資,這對企業的技術發展和美國的技術發展是至關重要的,當你覺得快要追上美國的時候,或許他要加速了。

這些從世界各地進入美國金融的資金,最終都是要成為韭菜的,而收割韭菜的就是美國這個莊家,美股崩盤的時候是美國握有財富的時候,也是全球資產貶值的時候,新的一輪美元輸出也將就此展開。

美國的減稅政策使美國獲得了巨大得競爭優勢,無疑改變了遊戲規則,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倒逼其他經濟體採取相應的措施,當然了減稅就代表著財政收入的減少,不是誰都放的下的。

所以對於美國特朗普的稅收政策,全球熱議,國內媒體批評的也很多,說是特朗普“籠絡人心,討好企業的行為”,是一個“極富政策”。我想批評的越多可能是因為越有效吧,應該沒有比房地產更“極富”的政策了。






徐徐成翔


這是一場豪賭。美國減稅影響巨大,不僅是對其它國家,對自己也是把雙刃劍,從35%降到20%,意味著美國的財政收入幾乎減少一半。當然,減稅能刺激資本向美國聚集、企業到美國投資,但這是個漸進的過程,投資是逐漸增加,而減稅是馬上執行,所以美國的財政收入一開始會大幅下降,之後會隨著投資的進入而逐漸上升,但能否上升到降稅前的高度甚至好於降稅前,現在還很難說。如果達不到降稅前的高度,那麼對美國來說壓力就很大了,20萬億的債務可能會大幅上升,國防、科技等的開支將會大幅壓減,這對美國的國力和全球影響力來說會影響較大。甚至一些原來比較窮的地方政府可能會破產。所以,投票表決才會那麼激烈,贊成和反對竟在毫釐之間。當然,大幅減稅企業和人民都是受益的。

美國的減稅對中國和其他國家也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中國的部分外企可能會迴流美國,一些針對北美市場的中國企業也可會到美國投資,但我覺得不會太多。一方面,外資來我國投資,主要還是看中我們的市場,他們的產品和服務對象本身就是中國或其周邊國家,這樣的企業回美國稅是降了,但人工成本和運輸成本關稅成本都增加了,其實不化算。另一方面,美國產業空心化已多年,很多產業鏈空白或不完整。例如你想到美國建個電視機廠,但一臺電視會涉及數百個配套廠家,而美國現在可能連一半都找不到,你還得把國內的零部件發過去才能生產,這樣效率就很低了。象福耀玻璃這樣不太需要配套的企業還可以過去。需要大量配套的就很難去了,就象富士康這樣的企業,到美國也是很難運作的,涉及的配套廠家太多了。

對於美國的減稅,中國肯定是有預案的,只不過現在肯定不能急,看看勢態的發展,畢竟中國有多年管制的經驗,外資迴流和企業赴美投資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別的國家也肯定會有相應的措施,例如跟隨減稅或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優惠等。如果美國吸引資金未如理想,那麼特朗普這一賭局可能會輸得很慘。

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吧。


梅西大佬


今日,美國參院發起的稅改方案以51:49在本院通過。此前,眾院版本稅改也已在眾院“通關”,雖然兩院版本的稅改方案不盡相同,但均贊同將公司稅從35%降至20%,低於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若最終實現,對全球產生多重影響:

一是全球產業資本向美流動。減稅將促使美國跨國公司的海外資本轉回國內,也將吸引其他國家企業對美國直接投資。減稅意味著直接削減企業的經營成本,美國營商環境必然變得更有吸引力。大量實業資本流向美國,將削弱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增長動力。

二是或引發全球競爭性減稅。為應對美國大幅減稅,其他國家必然會紛紛效仿,全球或迎來一輪減稅大戰。從中短期看,這將直接導致各國政府稅源減少、財政壓力大增。對於一些政府債務水平較高的國家,發生債務危機風險上升。

三是國際金融環境或仍寬鬆。從美國推動稅改的整體方案看,兩院通過的未來10年1.5萬億減稅空間遠遠不夠,大幅削減公司稅將加劇美國債務壓力。當前美國聯邦債務規模20.5萬億美元,佔GDP的110%。減稅會令美國債務問題雪上加霜。將迫使美聯儲放緩加息和貨幣政策正常化步伐,美國與世界各國的利率差收窄或相對穩定,有利於國際金融環境處於較溫和的寬鬆水平。

四是他國企業中長期競爭壓力增大。大量實業資本回流美國,有利於實現特朗普政府重振製造業、提升傳統就業等目標,或可有效緩解美國長期以來的產業“空心化”困局。稅改的更直接影響是,或可改變甚至重塑全球產業鏈佈局。世界各國、尤其是新興市場的產業競爭力將面臨潛在的挑戰。


經韜



不要被特朗普減稅政策引發恐慌!

美國參議院投票以51-49票數通過稅改方案,擬將公司稅從35%降至20%,這一新聞爆出,引發眾多所謂專家學者的驚駭,並宣稱將對其它國家造成巨大影響,有人甚至宣稱會引發世界各國減稅的浪潮……。

我以多年的稅收實踐經驗看待特朗普減稅政策認為:對外國經濟有一定影響,但決不是狼來了的暴風雨前奏。

美國是以所得稅為主要徵收稅種的國家,公司稅就是企業所得稅。而美國實行聯邦、州、地方三級政府根據權責劃分,對稅收實行徹底的分稅制。在美國,公司所得稅佔聯邦全部稅收收入的比例一直10%左右,而個人所得稅佔聯邦收入的45%左右,其次是社會保險稅佔37%左右。在州一級稅收總收入中,對貨物、勞務徵稅佔60%左右,個人所得稅佔29%左右,公司稅僅佔1.9%左右。


就是說,美國聯邦的公司所得稅收入在聯邦政府中不佔主導地位,現在將35%稅率的公司稅稅率調減至20%,在應納稅所得額不變的情況下,其公司所得稅所佔聯邦整體稅收會下降至5.7%,對美國聯邦減稅後十年總和會形成1.3萬億的債務,這是美國聯邦政府必須承擔的。因為減稅,就要減收財政收入,形成債務。

公司所得稅由35%下降至20%,會給公司企業帶來15%的稅後利潤,會刺激美國公司及美國的外國公司把利潤從跨國公司匯回美國,而且能激勵在美國境內建廠經營,然後擴大社會就業渠道,這是特朗普的治國之道。減稅後增加投資帶來的政策效益需要有個2至3年的週期,特朗普只是給下屆政府打下基礎,不會在短時間內形成效益。

所得稅是所有稅種中最難徵收的一種稅,因為它的稅基無法科學界定。公司的收入減掉扣除項目後等於應納稅所得額,然後乘以稅率就是應納稅額。利潤是變量,稅率是常量,有了利潤才會有公司所得稅,如若虧損,再高的稅率也無稅可徵。

各跨國公司都通過對子公司分公司的稅收籌劃,通過導管公司尋找合理避稅措施,通過關聯交易制定關聯定價,躱避高稅率國家。

美國聯邦公司所得稅35%的稅率在世界上是比較高的,即使下調至20%也不是在世界最低的。

以中國稅制改革為例。中國進行稅制改革,將原來55%的企業所得稅稅率降至33%;在沿海經濟特區,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這是特區享受稅收優惠得到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第二步稅改後, 企業所得稅稅率從33%降至25%,經濟特區仍然享受15%的稅率。

2016年5月1日,全國進行了又一輪“營改增”稅制改革,即把營業稅全部改為增值稅。同時為了扶持小型微利企業的發展壯大,將年應納稅所得額不滿30萬元的企業,稅率下降至20%,同時還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實際上小型微利企業的所得稅稅率已經下降至了10%。

目前,中國的所得稅率在經濟特區及西部大開發地區及各省市開發區,都享受15%的稅率,再加上小微企業實際享受的10%稅率,整體稅率低於20%。因此,美國聯邦即使稅率下降至20%,與我國實際稅負相比,還是高的。


特朗普是商人出身,對公司所得稅稅率的下調,不會很大影響美國的財政收入,因為比重小可以承受。公司所得稅調減之後,稅後利潤就會增加,個人收入也會增加,這樣還會通過個人收入所得稅又徵收回來一塊,實際上減稅並未完全丟失,只是稅款部分轉移。特朗普決不會大幅度調減個人所得稅,那是美國聯邦財政根基,都減了政府能喝西北風嗎?

公司所得稅降低至20%,但美國人工成本不會降低,只能逐年增高。因此,發達國家選擇經濟欠發達地區生產建廠,主要考慮是人工成本低廉,才會形成利潤。因此 ,面對美國政府減稅政策,引發驚濤駭浪和恐慌大可不必。


英漢微視


美國大幅下調公司稅率,會使得資金迴流美國、提升美國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促進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影響是世界各國都“坐不住”了,他們都擔心本國的稅率是不是比美國高太多了。

世界經濟論壇(WEF)發佈的《2017-2018全球競爭力指數報告》,德國(48.9%)、西班牙(49%)和瑞典(49.1%)的總體稅率均接近50%,超過50%的有捷克(50%)、希臘(50.7%)、奧地利(51.6%)和比利時(58.7%),意大利和法國竟高達62%和62.8%,此外印度和委內瑞拉也超過了60%。

而根據經合組織數據,名義企業所得稅率最高的國家是美國(35%),其次為法國(34.43%)、比利時(33%)、澳大利亞(30%)等國,最低的則是瑞士(8.5%),匈牙利(9%)和愛爾蘭(12.5%)

Trading Ecomonics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6年12月,各國企業所得稅排行中,阿聯酋位居榜首,為55%。緊隨其後的是波多黎各(39%)、蘇里南(36%)以及阿根廷(35%)。位於30%之上的除了一眾非洲國家外,還包括巴西、委內瑞拉等。發達國家中,美國、比利時、法國的企業所得稅也都在30%之上。

看起來美國的企業稅率和總稅負並不是最高的,可人家都已經開始減稅了!所以,世界各個主要經濟體掀起了一場的全球範圍內“減稅戰爭”!

法國已經呼籲歐盟共同討論美國稅改對歐洲和全球金融的影響,而且法國還在在2018年的預算案中已經通過馬克龍競選時承諾誰該措施,將逐步取消80%的家庭的居住稅,預計到2020年完全取消時能減稅101億歐元。

德國2017年1月宣佈對稅制進行徹底改革,通過減稅政策每年為企業和經濟發展減負150億歐元。

英國政府計劃繼續實行階段性減稅,在2020年將企業所得稅稅率降至17%;

意大利政府也在今年年初批准了一項計劃,在2017年將減少企業所得稅;

荷蘭政府一再強調必須認真考慮企業減稅,打算推行廢除特別稅計劃吸引大量跨國公司;

澳大利亞政府同樣熱衷於削減當前30%的企業所得稅稅率;

日本也加入了減稅的行列,打算2017年進一步降低企業所得稅稅率;

阿根廷也在近期宣佈了減稅計劃。其中,企業所得稅計劃從35%降至25%;電子產品減少17個百分點的稅收比例......

可見,在全球經濟復甦“乍暖還寒”情況下,減稅已成為各主要經濟體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美國這次大幅下調公司稅率,則將這場減稅大戰推到了最高潮!

當然了,在這方面我們中國確實也沒落下,甚至是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行動的,比美國還要早。據統計,光是從2012年開始實施的“營改增”,就已經累計迄減稅1.7萬億元!


金十數據


這個算盤是通過吸引增量,彌補存量損失。美國想要的增量就是各國的存量。

美國在世界的江湖地位類比於天貓在電商界的江湖地位,這次美國30年來最大的稅改,舉個玩笑的例子——相當於天貓即日宣佈商品永久8折,入駐商家收入抽成由8%降至5%。對京東等其他商家會造成什麼影響?

“老大”的優勢:美國經濟不論總量還是產業鏈位置均遠遠甩開各國,經濟資質決定其舉債空間也遠非他國可比,舉債空間是什麼?承受力!各國現在在競爭什麼?高淨值人群和企業!進一步說就是附著在兩者身上的資本,人和企業都要投資、消費、納稅,構成了經濟的循環。如何吸引他們?降低他們的成本!減稅就是減收入,現代國家醫療和養老支出高,一般都常在財政赤字領域混,現在老大帶頭血拼降價,承受力就成了關鍵。可能會有人質疑美國國債幾十年來一路擴大至目前的20萬億美元水平,債務擴張空間大嗎?這個問題只能對比,歐洲各國是獨立算賬的,債務水平整體高而且佔GDP比重參差不齊,決定了歐盟國家負債能力天然不能與美國相比,日本債務佔GDP比重比美國高很多。降價跟不上節奏,必然被擼羊毛,關鍵是觀察陸續被擼多少。

如果不是美國而是墨西哥帶頭宣佈這樣血拼,會是什麼影響?中國、歐盟、日本都不會當回事,你墨西哥是多大的市場空間、怎樣的勞動力素質和基礎設施、各行業的產業鏈基礎,人和企業會光看著錢就去嗎?世界上免稅國還有那麼一小撮呢,沒見誰就崛起了。當然,中國帶頭血拼,各國壓力也會很大。

美國稅收水平高不高:美國沒有增值稅,歐洲國家和中國普遍17%--20%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本土公司實際稅率23%,跨國公司28%,持平於歐盟國家,遠低於日本的37%。據瑞銀估計美國企業在海外的利潤留存超過2.5萬億美元,現在這筆錢一次性繳納14%稅可以匯回國內。

美國的國家作品:特朗普經常被嘲笑為最不靠譜的美國總統,但是決定是否通過立法的是參眾兩院,可以得出結論,特朗普剛上任一年就得到通過的大減稅法案目前看一定是嚴謹的,有可操作性的。未來擼來的羊毛對美國經濟的好處能否抵償財政赤字的加速擴大代價只有天知道,也許各國無奈只是小幅跟進,但是羊毛損失很少,人和企業的流動要考慮的因素太多,個體情況也都不一樣。

特朗普是靠著美國優先口號上臺的,一年來貫徹了這一原則,毫不猶豫的不顧國際社會利益,赤裸裸的坑隊友。他作為美國總統,以美國利益至上,確實是盡到本份,如果各國都這麼狹隘和極端,最後未免是多輸的結局。

附稅改簡述:眾議院與參議院版本存在很大差異。企業所得稅方面,雖然參眾兩院都同意將聯邦企業所得稅率從目前的35%大幅降至20%,但參議院版本的減稅生效時間為2019年,眾議院版本2018年。個人所得稅方面,眾議院版本將聯邦個人所得稅率從7檔簡化為4檔,最高聯邦個人所得稅率維持在39.6%不變;參議院版本仍維持聯邦個人所得稅率7檔,但最高聯邦個人所得稅率降至38.5%。


全部民主黨參議員都投了反對票,最後以51:49涉險過關。

未來幾周參眾兩院將就兩個版本的減稅法案進行協商,達成最終統一版本後再分別提交參眾兩院投票,兩院均表決通過後才能提交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