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二馬吃盡天下草,“二馬”指的就是馬齊馬武兩兄弟。據《嘯亭雜錄》記載,時明(珠)、索(額圖)既敗後,公同其弟太尉公武權重一時,時諺雲“二馬吃盡天下草”。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可見馬齊馬武兩兄弟在明、索被拿下後,由三權鼎立的時代歸到一人當家了,兩兄弟中尤其是馬齊,更是位極人臣,擔任了首輔這一權職,那絕對稱得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權傾朝野的重量級人物。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那麼,這兩兄弟憑的是什麼吃盡天下草?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先看看兩兄弟的出身,馬齊馬武出身於滿洲鑲黃旗,系戶部尚書米思翰的兒子。米思翰是誰?那可是力主撤藩的功臣,再往上翻兩代,富察氏一族都是跟隨皇帝的家臣,而且在清朝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馬齊馬武就是生在這樣根正苗紅的官宦貴族之家。

再看看明、索之後,馬齊馬武的任職。馬齊系保和殿大學士、軍機大臣、加太子太保銜,用白話講就是大學士之首,內閣首輔,相當於現代的總理級別,而太子太保雖有銜無職,但卻是隻有皇帝的近臣重臣才會被授予的尊稱;弟弟馬武系鑲白旗蒙古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官居正一品,穿戴一品麒麟補服,是皇帝的貼身侍衛,負責侍衛的指揮與調度。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還有更厲害的,我們從清史中尋找答案。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這份來源於朝鮮《李朝實錄》中的中國史料,裡面記錄了康熙六十一年,屬國朝鮮派遣使臣來京進貢,在返回到本土之後,向朝鮮國王遞交的報告中說:“康熙皇帝在暢春園病劇,知其不能起,召閣老馬齊言曰:第四子雍親王最賢,我死後立為嗣皇。胤禛第二子有英雄氣象,必封為太子。”這份報告或許有誇張的說法,但也可以看出康熙對馬齊的信任,似有託孤、讓其輔佐雍正的意味。

另外,在《清代名人傳略》中對於曾語:“馬齊曾幫助世宗皇帝登上寶座”。這點也進一步佐證了朝鮮使臣的報告,就算這兩點都未能證明馬齊盡心盡力幫助雍正,但從雍正朝期間,君臣之間的關係來看,帝王對這對臣子還是比較信任的,因為他們都比較忠誠,還有就是不貪,或許這正是他們立足朝中的根本所在。

關於馬武,歷史上記載的很少,在《清史稿》中探查到了蛛絲馬跡,他在雍正四年時卒,諡號為勤恪,從諡號上來看,此人應該是個勤奮於政事的官員,對所轄的工作能夠恪盡職守,忠於皇家,份內事情做的不錯。

二馬吃盡天下草,馬齊馬武憑的是什麼?

綜合上述來說,馬齊馬武兄弟倆不是吃盡天下草,又是什麼?如果您有更有史料,歡迎推薦爆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