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留學生為何留學不歸者少?其中有一個關鍵原因

民國時期的留學生為何留學不歸者少?其中有一個關鍵原因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後,中國到外國留學的人數大量增加。在這些留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學成之後選擇留在了外國。據說,美國的高級科研機構裡面,大部分都是華人。不過,隨著祖國日益強大,科研條件和科學家的待遇逐漸提高,近年來留學生回國效力的日漸增多。但在民國時代,中國正是積貧積弱的時候,許多的留學生卻選擇了回國效力。他們沒有被外國的燈紅酒綠的繁華和優厚的薪資待遇所誘惑,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用胸中所學或奔走呼號,或著書立說、教書育人,或埋頭苦幹、刻苦鑽研,都成為“民族脊樑”的一部分。其中有代表性的如棄醫從文的魯迅,地質學家李四光,國學大師王國維、陳寅恪,辜鴻銘等。他們或東渡日本或留學歐美,不但對西方文化爛熟於心,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更是學富五車、情有獨鍾,有的甚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堅決捍衛者。這方面特別突出的是辜鴻銘。

辜鴻銘出生時,辜家已在南洋的馬來半島生活多年。辜鴻銘的祖輩由中國福建泉州府惠安縣遷居南洋,在南洋積累下豐厚的財產和聲望。他的父親辜紫雲當時是英國人經營的橡膠園的總管,操流利的閩南話,能講英語、馬來語。他的母親則是金髮碧眼的西洋人,講英語和葡萄牙語。這種家庭環境下的辜鴻銘自幼就對語言有著出奇的理解力和記憶力。沒有子女的橡膠園主布朗先生非常喜歡他,將他收為義子。自幼讓他閱讀莎士比亞、培根等人的作品。後來,布朗夫婦返回英國時,把十歲的辜鴻銘帶到了當時最強大的西方帝國。臨行前,他的父親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誡他說:"不論你走到哪裡,不論你身邊是英國人,德國人還是法國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國人。"這句話牢牢烙印在少年辜鴻銘的心中,多年以後儘管他的足跡遍佈歐洲諸國,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並在當時中國倍受列強欺凌的國際環境下直面洋人時,絲毫不覺自卑。並且他還以自己的才華和學識,經常嘲笑諷刺洋人。他後來還寫成《春秋大義》(即有名的《中國人的精神》)出版。他以理想主義的熱情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才是拯救世界的靈丹,同時,他對西方文明的批判也是尖銳的深刻的。很快《春秋大義》德文版出版了,在正進行"一戰"的德國引起巨大轟動。每逢重要節日,身居國外的他像他的父輩一樣也要在家中的祖先牌位面前供奉祈禱。然而一位外國的老太太卻有點看不慣,見了之後嘲笑他道:“你們的祖先什麼時候才能享受到你獻的祭品呢?”他看了看那位鄰居老太太不假思索的答道:“就是當你們的祖先能夠嗅到你們所供奉的鮮花的香味的時候。”對答十分的巧妙。14年的留學生活使富有天賦的少年辜鴻銘成為精通西方文化的青年學者。後來,蔡元培去萊比錫大學求學時,辜鴻銘已是聲名顯赫的知名人物;而40年後,當林語堂來到萊比錫大學時,辜鴻銘的著作已是學校指定的必讀書了。但功成名就的辜鴻銘放棄了國外的優裕生活和父輩在南洋積累的豐厚財產,依然回到了國內。當時的許多學者名流也大多有留學海外的經歷,也仍然選擇了回國效力。為什麼現代的留學生反而不如以前“愛國”了呢?筆者以為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現代留學生身上傳統文化的缺失。現代的留學生,既沒有家庭傳統文化的耳濡目染,也沒有在學校裡面進行傳統文化加強教育,個別地方甚至把一些傳統文化當做“封建糟粕”而摒棄。使現代的學生缺少正確的信仰和人生觀,因而極易迷失於“拜金主義”之中,在“利”、“義”面前很容易就見利而忘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