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沉香解讀《中國后妃全傳》第6期

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為誰。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羅隱為西施寫的詩,詩中所表達的意思是,國家的興亡自有道理,吳國的人又何苦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西施身上呢?若說吳國的滅亡是西施的錯,那麼越國的滅亡又應該怪誰呢?

羅隱說得非常好,若吳國的滅亡是西施的錯,那麼越國的滅亡又是誰的錯呢?如果說西施像妲己那樣殘暴,那麼自然沒有人會有異議,可西施並非那樣,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家的女子,只因為生得美麗異常,就被選入了宮中,作為重點培養對象,最後被送給了吳王夫差。西施的命運更多的是可悲的,為什麼會說她的人生是可悲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

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有人說美貌是女人手中最有力的武器,武器即是兇器,兇器會傷人,但也會傷己。西施便是被自己的美貌這柄兇器傷害的人。

西施原名施夷光,父親是村裡一個普通的樵夫,母親是一名浣紗女,因為她們家住在村子的裡頭,所以又被稱作西施。西施很美,是那種芙蓉出水,驚為天人的美。因為家境貧寒,她從小就跟著母親在溪邊浣紗。傳說中她在溪邊浣紗時,小溪中的魚兒看到了她美麗的容貌也會因為忘記了游水而沉到水底,這就是成語“沉魚落雁”中的沉魚的由來。如果命運就這樣輪迴下去,西施也許會過著和她的母親同樣的生活,嫁給一個年輕的樵夫,為他生兒育女,度過平凡又幸福的一生。但命運卻總是不按常理出牌。

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公元前494年,吳國打敗越國,隨著這一場戰爭改變命運的不僅僅有越國王室、朝臣等人,西施的命運也在無形中改變了。為報此大仇,大夫范蠡為越王勾踐出了一條妙計,他知道吳王好色,就建議在越國民間選幾名美少女獻給夫差,以迷惑夫差,為越國的復國大計拖延時間。

西施就成為了這幾名美少女中的一個,那時西施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浣紗女,每天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范蠡的到來打破了她平靜的生活,她被帶到了越國宮中,每天學習文化知識、禮儀、步態以及一切去吳國需要準備的東西。聰明的西施學得很快,也學得很好,她成為了這其中的佼佼者。

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她們終於來到了吳國王宮中,吳王夫差見了西施,果然非常喜歡,立刻將西施納入後宮。“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用來形容此後的夫差,也十分貼切。吳王自身對西施的沉迷,再加上西施刻意的討好,使得他從此以後再沒有心思用在國事上,一年四季享樂遊玩,不理政事。

吳國漸漸衰敗,越國卻漸漸強盛,再加上越王勾踐和大夫范蠡對吳國使用的計謀,吳國的末日終於漸漸逼近。公元前473年,越國被滅,夫差也被迫自刎而亡。

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可西施的下落卻成為了謎團,有人說她與范蠡雙宿雙飛,隱居去了,這是對於西施的歸宿最美麗的說法。有的人說她被憤怒的吳國人沉了江,還有的說她被越王勾踐殺死了,還有的說她被范蠡沉了江。這些傳說無疑不暗示著西施悲慘的結局。

我們不論西施的結局到到底如何,因為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謎團,我們無法解開找到答案。但西施對范蠡有情是歷史上公認的。傳說中她是被范蠡的愛國之心感動,為了成全愛人的報國之心,才心甘情願去的吳國。她在去吳國之後,一刻也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用盡各種方法,使出渾身解數獲得吳王夫差的寵愛,才使得吳國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國力持續下降,最終滅國的。試想,當她自己孤身一人在吳宮中,孤立無援,無依無靠時,心中該是如何悲苦,卻又不得不整日強顏歡笑,以達成自己的使命。

西施:美貌是她悲苦人生的根源

所以,我說西施的人生是悲苦的,她的苦在於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為了國家興亡去了鄰國,但自己的國家勝利後,她仍然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我們假定西施最後是真的和范蠡雙宿雙飛了,那麼這個男人真的會一輩子敬她愛她,相守一生麼?我們無從得知。更不用說那些傳說中那些淒涼的結局了,那就更苦了。我想,如果時光能夠重來,容貌有得選擇,她會不會選擇生得相貌平平,過平凡但幸福的一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