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從電影院出來,我彷彿走出了另一個世界---一個黑白背景下被戰亂紛擾,兒女情長英雄大義無處安放的世界。,老謀深算的都督,隱忍孤獨的替身,收情忍淚的夫人,忍辱負重的將軍,青春被負的公主…… 生命的結局似乎都已被命運寫好,誰又曾妄想憑一己之力去實現抱負,誰又曾貪婪地幻想過收穫一份被善待的純情,誰又曾真正地活過,誰又曾找到了最初的自己?? 看似不經意間撫出來的琴聲,一絲一弦,其實都是對刀光劍影下一個個靈魂的拷問,混雜著複雜的戰事背景,古風的樂調滲透得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直到最後,你才會發現,原來只有看似不經意的設定才會震撼得直擊心靈。在此音樂背景下,某些角色的懶散,互相偽裝的奸詐才會像面紗一樣被緩緩揭開。開始時,小艾面對沛王的蓄意挑撥和應對,撫琴略顯慌張, 琴聲緊促而收斂;到最後面對境州遠去不知生死,以及對丈夫子虞狐疑冷酷的性情深感厭惡時,撫琴痛快而有力,弦弦皆箭,冷漠而悲痛。這種貫穿全片的音樂對比,何不是一種巧妙的設計呢?當小艾和境州對話間,穿插的隱隱約約的簫聲和琴聲,也預示了二人之後的結局。

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人物的衣服大都皆為黑白布衣,攜著薄紗,看似單調,實則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雖然歷史設定是架空的,但我們幾乎可以從人物感覺推斷鄧超飾演的子虞就是周瑜,那麼,服裝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沉重感。那麼我想,即使張藝謀導演沒有計劃將這部電影做成水墨畫質的,電影中人物的服裝和髮飾也一定是這種黑白色調,簡單,飄逸,低調有風格的。很好理解,戰亂年代,各國紛爭,時局未定,百姓民不聊生。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沛公的宮殿裡也只是屏風一座,大殿空曠而簡樸,那更不用提在民間服飾業,染料業的發展了。也許這麼解釋有點牽強,但我們完全可以抓住人物風格分析。無論關曉彤飾演的沛國公主是刁蠻任性不加粉飾也好,還是她時刻在乎衣著打扮也好,那樣的環境下,她即能衝進士兵營裡衝鋒陷陣,說明在此歷史背景下,無論達官貴族,還是平民女子,都是一心為了國家或生計而活命。那麼,電影中簡單樸素顏色單調的服飾就更說得過去了,而且從某些方面來講,這種簡單色調的水墨色的衣服,更能顯示大導演一心追求的中國風,也很好地與電影主題吻合,如夢似影,虛幻縹緲。

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雖然服飾簡單單調,但影片開始當鄭愷飾演的沛公懷疑境州是替身時,後在宅中小艾與他為了日後能更好地掩人耳目,與他一同撫琴,夫妻和鳴時,我還是從二人的服裝中品味出了特別的美感。身為都督和都督夫人,二人服飾顏色雖然只是黑白相依,薄紗微透,但我們透過黑色的薄紗還是能隱隱約約看到二人內裡夾層衣服的花紋紋路相似,黑白分明,薄紗微透,是不是在這裡就有一些曖昧的色調呢……後來我們從子虞後期的服裝也可以看出來,此子虞非彼子虞,邋遢不在乎形象的穿衣風格,從“都督”境州的服飾的轉換,都顯示了子虞這個人的性格變化。因此不管是上到王公大臣,下到臣民,眾人衣飾均符合人物設定和影片風格,並不像如今一些商業片為了譁眾取寵,人物服裝弄得不倫不類,既和歷史不貼合,又不能同時凸顯人物性格和影片風格。

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境州雖然從小被子虞的叔父收養,作為子虞的“影” ,但由於二人從小生長環境不同,所以這個“影”,一點也不具備影的特點,反倒是與本體大相徑庭。張藝謀說過,關於古代替身的影片在中國一直是個空白。因此他想填補這個空白,但是我們也不知道古代的替身是如何培養的,如何偽裝的,又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可以堂而皇之地代替本體出現。影片中我們看到,自子虞戰敗受傷以來,境州就一直替代子虞完成各種任務。他的病體日積月累已經不能支撐他信庭度步了。最後,當王千源飾演的將軍帶領著清萍公主一舉拿下境州時,擊潰了胡軍飾演的楊蒼戰神最後的心理防線,沛國獲得最後勝利。子虞才得以實現自己篡位的目的,那麼要是沒有青萍最後那一刀,沒有大將軍的堅守,子虞又何來的勝券在握?緊要關頭,境州被人救下,得以保命。我們可以推斷是沛王救了境州,那麼說明這個時候沛王早已知曉境州的替身身份。

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如此一來,影的意義又在哪裡? 豈不是作繭自縛嗎?更何況自己的夫人早已經心意潛移給了境州,到頭來,子虞得到的又是什麼?剛開始我一直以為子虞是因國家是低久年未歸,心痛失土,後來又以為他是覬覦皇位,又或者說蔑視沛公的能耐,而一心韜光養晦,潛心休養,看到最後我才明白,原來子虞的初心早已不再,妻子的背叛,近臣的疏遠,仇敵的勝利,日積月累積壓成的仇痛在他內心早已扭曲,他渴望的早已不單單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而是極度的厭世和悲憤……但是境州呢? 境州心裡一開始裝的只有母親,後來有了愛情,決一死戰的時候他帶著愛情去了,可是最後他的變化讓小艾恐懼,原來在爾虞我詐下,人人都找不到內心的那一方淨土了。

刀光傘影,如痴如夢

總的來說,不管是從音樂,服飾,還是情節設定上來看,我都覺得可圈可點,導演已經很大程度上凸顯了中國風的水墨特色,鏡頭如夢似幻,對比強烈,帶著傳統美學的眼光去看,不失為一部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