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圖一:不開小差,認真聽講。

這塊橡皮形狀規整,表面平滑,沒有任何被“折磨”的痕跡,一看小主人就是一直在細心呵護使用。上課時除了做作業寫字需要“上崗”,其他時候想必它都乖乖地躺在鉛筆盒裡,安靜看著小主人認真聽課。

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圖二:偶爾無聊,開開小差。

相比其他,圖二也算是一塊“漂亮”的橡皮,小主人還有點“強迫症”,平時上課偶爾開小差搓橡皮玩,把邊緣搓得圓圓潤潤以後,再心滿意足地繼續聽課。

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圖三:經常走神,容易分心。

這位學生很喜歡拿橡皮開小差,手裡握著橡皮就忍不住開始“蹂躪”,結果一不小心攔腰截斷,好好一塊橡皮被掰成好幾份,上課質量也大打折扣。

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圖四:整節課都沒好好聽。

模擬圖四時,我們都忍不住心疼這塊新橡皮,又是“殘缺”又是“毀容”。小主人先用筆把橡皮用鉛筆戳成“麻子臉”,再搓幾下摳幾下,用力過度不小心掰斷,全班最慘的橡皮應該就是它了……

你家孩子上課開小差嗎,看看他的橡皮吧?

圖五:???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通常會怒吼一句:又把橡皮弄丟了?!你怎麼不把自己弄丟,啊?!

想要知道孩子在學校裡上課是否認真,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是什麼?直接問孩子,向老師打聽,還是看考試成績?

有老師提出:都不對,最快速準確的方法是:看!橡!皮!

這兩天,杭州很多老師都轉發這樣一條朋友圈截圖(其原作者已不可考,但能夠讓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都深有同感,應該也有幾分道理)。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很多家長都想了解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上課到底認不認真?本人從事一線教育工作多年,所得一條重要定律,可以幫助你清楚明白地瞭解孩子的上課情況,準確率高達99%。

操作步驟如下:

打開孩子的鉛筆盒,取出橡皮。

(由於原圖較為模糊,錢報記者找來幾塊橡皮,99%還原了配圖中所說的五種情況)

橡皮作為小學生鉛筆盒裡的必備文具,兼具實用性、柔韌性與美觀度,是學生上課開小差的“必備良品”。用橡皮來判斷學生上課情況,不得不說是有道理的。

杭城某公辦小學的龐老師也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張截圖,下面有不少家長留言,都說觀察了一下,發現挺準的。

“低年段的孩子上課注意力比較難以集中,不光是玩橡皮,只要是擺在桌面上的東西,他們都可以玩起來。尺子、鉛筆都是開小差常玩的東西。只是橡皮磨損比較明顯,容易看得出來。”龐老師說,“除了橡皮,家長還可以看看孩子的作業本和課本,是否有塗鴉或者揉皺,也能快速判斷孩子上課是否專心。”

杭州長江實驗小學的陳老師也認為,孩子上課時開小差,主要就是在玩桌上的文具,不止橡皮,其他文具也會玩。“玩得最多的就是鉛筆、尺子、橡皮,有些男孩子會用它們做成飛機、蹺蹺板等,女孩更喜歡玩橡皮屑。”

針對上課玩文具,陳老師在班上立了一個規矩:上課時如果不用寫作業,就把文具都收進抽屜,手放到桌上。“桌面上沒有東西可玩了,學生就不容易分心,上課開小差的現象減少了很多。”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小學老師三令五申,不準家長給孩子購買顏色鮮豔、有圖案花紋文具的原因。因為這些花哨的文具,更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上課分心。

當然,也有老師認為這個方法過於絕對。杭州賣魚橋小學的戚老師就認為,“雖然有一定道理,但還是以調侃為主,用橡皮受損程度來確定孩子開小差程度,這並不是絕對可靠的。家長快速瞭解孩子在校情況的方法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就是跟老師溝通,打電話、當面聊都可以。”

“用橡皮判斷孩子上課是否用心”的文章在錢江晚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上推送後,也引起了廣大家長的熱議,不到一天時間就達到了10萬+。

家長們的留言,除了“回家測了一下,還真準”外,也有家長認為,橡皮的質量有好壞,質量壞的橡皮就容易折斷磨損,不能就憑此認定孩子在學校不認真聽課。

有不少家長,因此想起了小時候上學的情景。評論點贊排第一的留言是這樣的:“太真實了吧,我小時候就是這樣:低年級都是第二張圖,高年級變成了第一張圖……然鵝(然而)我還是個學渣啊,哈哈哈哈!”

有個家長留言說:“我小時候通常都是把橡皮切成骰子的……”還有些家長稱,自己小時候把橡皮雕刻成了各種雕塑。

所以,既然家長們小時候都這麼玩橡皮,那麼咱們現在就不必太苛責孩子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