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敏:社會領域需要“溫度計”,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

汤敏:社会领域需要“温度计”,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

11月5日,中國善城大會在廣州召開,來自全國50個城市的政府部門領導、慈善組織代表、專家學者、愛心企業家等近150人出席會議。國務院參事、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主任委員、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以“社會領域需要“溫度計”,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為題目做總結髮言。

汤敏:社会领域需要“温度计”,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

國務院參事、中國慈善聯合會鄉村振興委員會主任委員、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湯敏總結髮言

社會領域需要“溫度計”,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

今天聽了許多城市的公益慈善工作,亮點很多,我想用“創新”兩個字來概括。

第一個創新是各地在堅持黨的領導、優化慈善工作方面進行創新。一方面,在《慈善法》出臺後,各地根據實際出臺很多落實《慈善法》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黨委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支持慈善事業,其中廣州2017年投入近8億購買社會組織服務。這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據統計,國際上公益的基金,40%左右是政府的服務外包。政府為什麼服務外包呢?因為一些事情由社會組織來做效率可能更高。

第二個創新是各地慈善總會和慈善聯合會也在改革、在創新。浙江省把兩個會合起來,探索兩個輪子一條路,如果這個改革成功, 就可能成為未來改革的方向之一。

第三個創新是模式創新,揚州的519慈善募捐、江蘇無錫的義倉、佛山的樂善之城,都是非常創新的做法。

我是研究經濟的,跨界到了公益領域。 我認為, 相對政府和企業而言,公益在社會領域主要的工作是做拾遺補缺的工作,處於解決社會問題的邊緣地帶。公益慈善補充政府和企業的不足,不僅在中國,全世界大概都是這樣。但是時代在發展,社會問題更為凸顯。 公益機構能不能擴大工作範圍與規模, 在協助政府及企業解決社會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這就需要大幅提高我們的工作的效率和產出的效果。

第一,如何提高公益慈善機構的效率?經濟學最強調效率,而效率好壞是需要進行量化的評估的。 現在對公益慈善也有評估, 也有排名。 但是我們現在所發佈的公益慈善指標,都是看這個機構接受了多少捐款,組織了多少志願者的等。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只是投入。就如一個企業的好壞, 只看往裡投了多少錢。而真正的效率評估得看產出,企業就要看你的利潤, 看你對社會的貢獻。 不管你投多少錢,如果沒有效益,投的錢越多浪費就越大。在經濟領域, 績效的評估已經以產出為主,而不是以投入為主。 我們公益領域的評估早晚要走到這條路上。

公益慈善的產出績效評估難,重要地是要找出幾個關鍵指標。 這些指標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也不一定要全面覆蓋,可以挑幾個關鍵指標就行。 例如, 國際上評估一國的醫療健康程度, 用的就是幾個如平均預期壽命, 五歲以下嬰兒死亡率等。我們挑幾個指標作為衡量公益慈善的效果,並且不斷完善。

公益慈善的產出能量化測量嗎? 在溫度計沒有發明前,大家都認為溫度不可能測量,因為每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結果發明了溫度計後,這個問題就解決了。社會領域也需要幾個這樣的溫度計,這樣就可以鼓勵企業和公益機構在做公益慈善時提高效率。現在全國每年捐贈一千多億,如果用好了,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第二,應該加強公益慈善機構的橫向的合作,發揮公益的共享效率。長期以來, 公益機構都在單打獨鬥, 在一個小範圍內自娛自樂。 我看到山東省慈善總會已經開始加強橫向合作。他們把深圳壹基金、北京的南都基金會等引過去。我這個省沒有的公益內容與能力,能不能從別的地方引進來,通過合作把更先進的經驗和更多的資源引入。特別對於中西部的省份來說, 把橫向合作做好,就可以更大、更快、更好地解決當地的社會問題。現在單車共享了、汽車共享了,為什麼公益的創新不能共享呢?

第三,如何用公益的方式來協助黨委和政府的重大中心工作, 比如說在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上發揮更大作用。舉一個例子,去年我所在的友成基金會聯絡了北師大、滬江網等機構, 在全國19個省培訓了34000名鄉村教師,每星期兩次課, 我們找了國內最好的培訓教師與內容, 進行了整整一年的培訓。如何教師可以在網上培訓, 為什麼返鄉青年不行?鄉村振興需要大批的有城市生活與工作經驗的年輕人返鄉創業。 否則, 僅靠留在村中的老人鄉村是振興不起來的。 為什麼很多的年輕人不回去?因為他在村裡賺不到外出打工那樣的收入。

怎麼辦?我們要加強培訓,要把各地返鄉青年成功的好經驗,詳細地介紹給願意返鄉創業的青年,讓他跟著學。 我們中慈聯鄉村振興委員會聯合了清華大學社會系、滬江網、中國農民大學等多個機構一起來推動一個 “鄉村振興領頭雁”計劃。 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十月二十九日領頭雁計劃正式開學。在未來的四個月裡,全國2100多名返鄉青年,每個星期三次地學習主要由在農村創業成功的返鄉青年講的課。學員們在手機和電腦裡選修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如鄉村振興政策解讀,鄉村旅遊,種植、養殖,農村電商、社區發展,農村金融等若干門課。目前全國有750萬嗷嗷待哺的返鄉的青年,還有一大批准備返鄉的青年, 他們急需各種實用有效的培訓。這2100人是第一屆的學員。 未來領頭雁計劃將擴大規模,為奮鬥在鄉村振興第一線的年青人提供更豐富的資源。

互聯網等新的科技正在顛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 公益慈善也要更快地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有了互聯網, 很多過去不可想象的公益慈善項目的規模, 內容都可以實現。讓我們行動起來, 合作起來,加強績效評估, 用全新的模式去幫助解決黨和政府最關心的問題,讓中國的公益慈善也跟中國的企業一樣,逐漸走到世界前列。

汤敏:社会领域需要“温度计”,衡量和提高公益慈善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